——汉滨区文广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纪实
题记:在时间的长河中打捞沉淀的记忆
在历史的背影后凝望远去的背影
保护文化遗产 守护精神家园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民族人民世代相承、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非物质文化遗产既是历史发展的见证,又是珍贵的、具有重要价值的文化资源。但是,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增强,经济和社会的急剧变迁,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保护和发展遇到很多新的情况和问题,面临着严峻形式。曾是中华民族发祥地之一的陕西,一些依靠口授和行为传承的文化遗产正在不断消失,许多传统技艺濒临消亡,大量有历史、文化价值的珍贵实物与资料遭到毁弃或流失境外,随意滥用、过度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象时有发生。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已经刻不容缓。
老树开新花
提起汉调二黄,家住汉滨区城关镇的赵志敬老人眼前一亮,滔滔不绝的摆起了“龙门阵”。据老一辈说,光是民国年间,咱们安康的汉剧班社就有数十个,甚至有的一个镇上同时有三个班子摆擂台比赛,到我们这一辈子手上,更是红火的不得了,演到哪里,群众乌丫丫的就涌到哪里。说到现在,老人沉默片刻摇摇头叹道:“现在不行了 ,看的人也少了 ,喜欢演的也少了,年轻一辈的都不知道咱们的汉剧都是些啥……”
汉剧是大型古老剧种,迄今有四百余年历史了,有文字记载从清代嘉庆中叶至民国年间,就有大型班社在安康或安康属地札班演出或设科授徒,先后培养出百余名各科优秀演员,职业和业余班社活动日盛,历代艺人又把汉剧带到汉中、商洛、关中甚至陇东一带,南趋川北、东到鄂西一带。汉剧的唱腔共有五类,其中包括西皮、二黄、反二黄、四平、词牌,共有板式46个。
汉滨区文化文物广播电视局副局长袁朝玲女士介绍说,建国之后,汉剧才获得了全面发展,由安康自乐社和同仁社合并成立了安康人民剧院,派出新文化干部进驻剧团,实行新的管理制度,引进"导演制"。在整理规范剧目、移植排演一批新编历史剧和现代剧的过程中,对汉剧进行了全面继承和改革,至此汉剧演出火爆异常,常常日演三场门庭若市,汉剧进入了鼎盛时期。
但是,随着文革的到来,汉剧的发展再次沉入谷底。艺人断档、后继乏人、观众群锐减,使汉剧面临岌岌可危的局面。
阴霾过去,阳光普照,1977年以后的汉剧进入了建国二度发展的时期。汉剧演出活跃,业余班社纷纷建立。陕西省1987年至2002年间,举办了三届艺术节、汉滨区均组团参加,演出大型汉剧《板桥轶事》、《马大怪传奇》、《枇杷村里镇长哥》,分别获得铜牌、金牌和数十枚个人单项奖牌。其中《马大怪传奇》还被陕西省选出,代表陕西省参加在北京举办的1990年第二届中国戏剧节,获优秀演出奖。
汉剧的发展壮大令所有关注它的安康人为之欢欣,但另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又摆在了汉滨区区委区政府的面前,即汉剧的后继传承问题,经过反复研究慎重考虑 后,2001年区委区政府牵头,面向全社会公开招收汉剧班小学员。通过专业考试和精挑细选,50名具有良好艺术潜质的孩子被送入汉剧培训班,并由安康汉剧团的专业导师对他们进行文化艺术指导和全方位培训。
2006年,喜讯再次传来,由市文化局安排部署,区文广局着手开展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工作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终于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安康的本土剧种"汉调二黄"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消息传来,上下为之精神大振。同年9月,区文广局经过精心准备,在金洲广场上,向全区人民献上了一台精彩的"汉调二黄"新秀答谢演出,担纲此次演出的正是5年前招收的小学员们,5年过去了,他们已成长为一批英气勃发的花季少年,这次演出是他们在全区人民面前交出的第一份成绩单,孩子们的表演固然稚嫩,但一招一式有模有样一丝不苟看的在场群众们感叹不已,纷纷激动的说:“多少年没看到汉剧的演出了 ,娃们演的好,咱们的汉剧总算是后继有人了。”据悉,这批学员在区委区政府的关心和重视下,通过择优录取的方式,已经得到了妥善的安置。
“汉调二黄取得的成绩是骄人的,但摆在我们面前的任务就更加艰巨了,”区文广局局长夏亚洲如是说。“作为本土剧种逐步走入艺术的高级殿堂固然是我们最高的追求,但如何能使它深入民间,做群众喜闻乐见的民间艺术,才是我们最大的心愿,走进于民间,扎根于民间,传承于民间,才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最根本目的。”
2007年元旦伊始,汉江大剧院内座无虚席,"汉调二黄"大型演唱会的序幕悄然拉开,这是一场专业与实力的演出,无论是经风历雨的艺坛老将还是初生牛犊的后起之秀,扎实的功底,嘹亮的唱腔,赢得了雷鸣般的喝彩与掌声。时隔月余,区文广局与安康人民广播电台、安康教育电视台取得沟通后,从2007年1月开始,安康人民广播电台将在fm897新闻广播中每天固定时段播出半个小时的汉剧折子戏,安康教育电视台将开设汉剧专场在每周几个固定时段 播出汉剧选段,从多种媒体渠道最大限度的推广汉剧的影响力,区文广局除每年在广场上举行几场大型演出外,还将在每个月举办一次小型"汉调二黄"演唱会,演唱会采取录播的方式,在安康教育电视台进行播出。
百花齐放春满园
汉调二黄的成功,给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小组注入了一支强心剂,汉滨区历史文化资源厚重,民间艺术种类繁多,在全省全国具有重要影响。近年来,我市、区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有关部门制定落实了一系列切实有效措施,为民间传统文化的保护奠定了一定基础,我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继承发展"的指导方针,按照"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明确职责、形成合力,长远规划、分步实施,点面结合、讲求实效"的原则来推进,切实做到抢救、保护、利用的有机结合和协调统一,努力使我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保护,得以继承和发扬,逐步建立起比较完备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制度。本着这种指导方针和原则,汉滨区文广局的又沉下心来,面对申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契机,开始了新一轮的挑战。
2006年4月,区文广局在区委区政府的带领下,尽早动手,着力抓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成立了以主管领导牵头的工作领导小组和联系会议制度,并邀请了一批资深民间文学、民俗、民间戏剧、音乐舞蹈专家成立了专家组织机构,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做好专业鉴定和指导。
2006年5月,区文广局申报工作小组正式成立,并就"确定申报项目"、"搞好摸底调查"等主题先后召开专家论证会10余次,并组织人力利用近2个月的时间深入基层,对全区的传统民间文化深入开展普查工作,普查小组先后到汉滨区恒口、五里、建民等5个乡镇,采访询问50余名民间艺人,为不同年龄的民间艺人登记造册,有效地抢救、保护一些珍贵、濒危并具有历史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2006年7月,经过申报小组的努力,将普查的结果整理出《汉滨区优秀民间文化名录》、《汉剧四集》和《音乐集成》等珍贵资料,通过领导和专家小组研究决定,最终确定了龙舟风俗、小场子、八岔戏和安康道情四个项目为本次申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点项目。
2006年10月,根据省级"非保"申报要求,区文广局选送一批人员参加省、市普查管理类和专业技术类培训,培养了一批骨干队伍,从而保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申报工作的顺利开展。
月底,申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工作文字材料基本完成,同步拍摄的录象资料交由安康电视台专业制作班底完成,并得到了领导和业内人士的肯定。
2006年11月,根据申报的各项资料要求,申报小组共整理出照片700余张、光盘64张、电子文本4份、文字资料70余份,2006年11月 日,申报工作圆满完成,并于规定期限内将所有资料报送至安康市文化局。至此,申报工作全面结束。
2007年元月,新的一年到来之际捷报频传。龙舟风俗、小场子、八岔戏、安康道情分别通过省级专家鉴定组评审,均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政治是形象,经济是命脉,文化是脊梁。文化遗产是人类的创造和智慧,也是人类走过的足迹。香溪洞的传说、民间花鼓戏、牛马社火、采莲船······,我区的民间瑰宝数不胜数,它们的继承、推广和创新是肩负在我们身上不可推卸的重担。抢救非物质文化遗产,守护人类精神文明家园,其意义是重大而深远的。挽弓当挽强,充满希望的2007年,让我们一起拭目以待吧!
本文已被编辑[无缘牵手]于2007-4-1 22:22:02修改过
-全文完-
▷ 进入我们都是农民的后代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