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都走了,我舒了一口气,该把钱整理一下了。一百块和一百块的叠在一起,码得整整齐齐的,然后是五十块的。忽然,我发现其中一张五十块的钱,皱巴巴的,很不争气地耷拉着。我把它拿在手上端详了一下,马上惊呼一声,天啦!这是一张假钞!办公室里其他同事兴致勃勃地围了过来,这句话很快便得到了验证。总务主任把那张钱接过来,带着一个权威所固有的口气说,是假钞!像一个法官在为一个死刑犯量刑。这句出自“权威”之口的话扼杀了我最后一丝希望。
这的确是一张假钞,而且是非常蹩脚的假钞。它皱巴巴地蜷缩成一团,像一个被擒获的小偷,软绵绵地挺不起腰杆,不敢理直气壮地和我对视;又像一个滥竽充数的乐师,轮到他独奏的时候,在众目睽睽之下,他粗糙低能的演奏技巧马上原形毕露,只好神情尴尬地接受审判。我努力地去想刚才到底是从哪个学生手上接过这张钱的,但是怎么也想不起来。只好赔偿五十块钱了。
那么收到假钞后的我,有哪些真实的反应呢?现在我用“放大镜”的效果将我的种种反应“展示”如下:
计算我的“经济损失”
五十块钱,原本可以让我给远在他乡的女友打两百五十分钟的电话或发五百条情意绵绵的短信;原本可以买一箱优质的牛奶来为我的瘦弱的身体补充营养;原本可以买点东西,用来孝敬那久被我忽略的父母,尽一点少得可怜的孝道;原本可以破天荒地向我的同事请一次客,摘掉“铁公鸡”的帽子;原本可以买一双劣质的皮鞋;原本可以……
自我安慰:五十块钱而已,多了不富,少了不穷。看看我那同事,他们两夫妻一个是初一年(1)班班主任,一个是初二年(1)班班主任,注册时分别收到了一张一百元的假钞,相对他们夫妻来说我的损失算小了。(自我解剖:这里有没有幸灾乐祸的成份呢?)
怀疑我的学生以及学生家长
我的学生在家长的唆使下,拿五十元假钞混进学费,来蒙骗自己的老师!让自己的老师遭受损失!我的这个的学生是不诚实的!这个学生的家长是不文明的!这样的家长将会教坏自己的孩子的!
自我修正:孩子是无辜的,孩子犯错误往往是出于无知,而大人犯错误则多是因为无耻。如果因为一张假钞就苛责这个孩子,否定这个孩子,因为一张假钞就对周围的人产生不信任。那我宁愿相信这是一张真钞,或者宁愿相信这是他们在不知情地情况下使用了假钞,也许他们本身也是受害者。
怀疑我的工作能力
这么假的假钞,我竟然没有及时发现,可见我平时做事有多粗心了。我的浮躁我的粗枝大叶的毛病还是没能改掉。校领导知道了,一定会怀疑我的工作能力,会对我产生不信任。
我一向认为自己很会教育孩子,自认为自己在这方面做的比别人好。可是今天恰恰是自己教的学生用了假钞来蒙骗自己,这是不是一种最强烈的自我嘲讽呢?在教育孩子上,是不是应该承认自己是一个失败者呢?我的同事现在一定躲在暗处嘲笑我的自以为是。
自我修正:别老是把生活的摄相机刻意地对准自我,刻意地去追求一种完美的表演,唯恐自己的一言一笑,一举一动不符合剧情,而遭人非议,变得拘谨而敏感;别总在自己的角落里孤芳自赏又自怨自艾自怜自叹。生活总难免有这样那样的缺憾,别人其实也没有闲暇去看你的热闹。
我产生了“邪念”
得找个机会,把这五十元钱花出去,以挽回我的损失。是找个比我更傻的人吗?捐给希望工程来沽名钓誉吗?不,最好找那些为富不仁者,为非作歹者,造假作伪者,贪赃枉法者……我这叫为民除害。
自我修正:这不过是一种闹剧式的想法,只是为这一个“悲剧事件”,营造一点喜剧氛围,决不会付诸行动。如果真把这假钞花出去了,那我的人格将会因此贬值,那么和这一张假币又有什么两样呢?
我撒了谎
父亲从我的房间地板上捡到了这张假钞。他马上紧张起来:“哪来的一张假钞?是不是你被人骗了?”
“没有,怎么可能呢?你的儿子这么聪明会被人骗么?这钱是我捡来的,想留着当范本,训练辨别真伪的能力,以免今后上当。”我干巴巴地说。
父亲仍是一脸的疑惑,但终于没再说什么。
自我安慰:我是对父亲撒谎了,但这是善意的谎言。对这个省吃俭用,负债累累的老人来说,五十元钱上凝着血与汗啊。我可不想让他为失去血汗钱而心疼,为儿子的不稳重而不安——善意的谎言不算欺骗……
我的收获
从这张假钞上我获得了灵感,前后写了两篇文章,一篇是小说《父亲的假钞》,一篇就是这篇杂感《收到假钞以后》。在我看来,这两篇水平也许不算高的文章的价值,远远地超过那赔掉的五十块了……当然我的收获还远不止这些。
-全文完-
▷ 进入凡人莫烦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