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看到本地报纸上有一则新闻:一个十二岁的小男孩,因为找母亲要一元钱买零食未果,而用一根鞋带结束了自己的生命。死之前曾放过话:你不给,我就上吊!家长当时并未在意,以为是气话。
如果是我,我会非常紧张,因为我的孩子在她未满五岁之时就曾威胁过我:你不让我怎么怎么样,我就跳楼!
当她第一次对我说这样一句话的时候,我内心的震惊和疼痛是无法用言语来描述的。看着她作势往阳台上走,我只能紧紧拉住她,虚弱地跟她说:“你告诉妈妈,跳楼这话你从哪儿学来的?”孩子可能从来没见过我如此地“温柔”,有些胆怯地说:“是从电视上学的。”
我们的生活无法拒绝电视的影响,我也不能关住孩子从此不出门,生存的压力使我们的情绪难以做到和风细雨,烦的时候可能骂了,怒的时候也会打的,可是孩子,父母疼爱你们的时候有很多很多,为什么你们记住的只是我们一时的错误?——如果那真的算是一种错误!
不是每一个人都是心理专家或教育工作者,所以更多的家长面对孩子,其实很无助。
孩子从几岁开始有些叛逆,我已经记忆模糊。只知道,她会经常对你说“不”了,还会时不时地蹦出几句惊世骇俗的话:“爸爸,你为什么不叫妈妈‘亲爱的老婆’?”或者学着《虹猫蓝兔》里的腔调对我说:“美人儿,嫁给我吧!”有时候也会指着电视上的人物问:“那个女的是不是喜欢那个男的啦?为什么他不喜欢她?”
写到这儿,我的内心自责不已:这难道不是自己的疏忽吗?我为什么让她看到这些无聊的电视?可是,即使是动画片,又有几个不带色情或暴力的?就连那什么灰太狼和小羊的故事,也会有狼夫狼妻在“老公”“老婆”地叫。
电视,可真是一个潘多拉的盒子啊!
记得我们小时候,也是喜欢看电视的,可电视里的恋人们,情绪激动的时候,顶多拉拉手而已。可现在你看,那亲嘴的镜头,就象我们日益提高的生活水平一样,动不动就可以啃啃猪蹄啦!看得成人寡然无味,而孩子却好奇心大起。
再长大一点,孩子的脾气是越发大了。有多少小学生知道生气了,就离家出走;有多少初中生,很自然地在大街上高声畅谈:“你给你老公织什么颜色的围巾啊?”有多少高中生知道怀孕了该去什么地方打胎!他们将成人的一套早早地搬到了自己身上,反而真正成人了,学成了,却不知道找个什么样的工作。求职场上,有多少父母代替孩子在满脸堆笑地转悠……
到底是我们轻视了孩子,还是孩子辜负了我们?
我只能尽量检讨。然后牵着孩子的小手,来到阳台上,指给她看:“孩子,跳下去很容易,可是你知不知道,跳下去不一定会死?”孩子很疑惑:“跳楼不就是自杀吗?自杀不就死了吗?”我说:“是的,死是有可能,可是有时候也不一定会摔死,可能会摔残废,手脚断了,再也走不成路,天天躺在床上,不能出门玩了;也有可能摔坏了脑袋,就成了一个傻瓜。”我学着她曾见过的一个残疾人,斜眼歪嘴的样子,孩子终于笑了,退离阳台三两步。或许给她讲这些真的很残酷,可是我不知道还能有什么更好的方法,让她只想到美好的东西。
从此,我断了让孩子成龙成凤的念头,只一心想着如何让她平安、健康地成人。
-全文完-
▷ 进入新莲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