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沌世界清醒的表达
——我读辛建斌小说《混沌与亢奋》
严格进入小说创作领域,我对教科书上关于小说的定义越来越怀疑,而且显得似是而非。建斌兄送来他刚出版的长篇小说《混沌与亢奋》,并让我读完写一点文字,这无论如何让对文学缺乏系统性训练的我为难。况且,我正沉浸在小说经典《百年孤独》的阅读中,希望自己的笨拙文字和世界一流作家接轨。很含混的送走了他,我竟然不由自主的放下自己的活计,两天时间断断续续读完。其原因就是他的小说引起了我对小说表达问题的思考。
应该说,在小说创作上,辛建斌比我起步早,一直20多年来操练着,不象我先是写诗,接着是新闻,再写小说,我们在小说上没有共同点。但《混沌与亢奋》让我的观点多少发生变化。他写的是一个村庄的记忆,一个历史文化积淀非常深的广陵村,1964年到1980年之间几十个小人物的心灵史,平民化的视角,原色化的语言,特别是穿插着作者很睿智的现代社会对历史的思考,与我正在从事的“咸阳笔记”短篇小说的写作异曲同工,让我想起起了马尔克斯、福克纳、莫言等文学巨匠。从这个意义上说,这本书标志着作家小说创作达到了他自己新的高度,值得肯定。
翻开小说,李庆父、英子、周幽、孙汤、八斤、范枭等等性格各异的农村小人物,幽默的同时,让你笑的同时,充满着对弱者的悲悯和权贵的鄙夷。阅读从表面也许是轻松的,但回味起来,就让任何有农村经历或者善良品质的人唏嘘不已,这就是表面上轻松实际内心沉重的辛建斌小说艺术的阅读魅力。关于这种情绪,我最喜欢书中“打倒城市人”的精彩情节,淋漓尽致,精彩纷呈,几乎揉杂了作家小说才华的全部。特别是他几乎是和生存方式同步的原生态的语言风格和第一人称的叙事角度,应该让以往曾经对他的小说不屑的“小说家”和“评论家”们刮目相看。“他的小说行文明白而流畅,巧妙的伪装成口语,非常灵活的搀入和吸收口语中的俏皮话和装腔作势的用词”,英国作家略萨关于优秀小说家应具备的语言潜质,我以为用在辛建斌的《混沌与亢奋》的语言追求上,毫不过分。
当然,从真正文学意义上思考,《混沌与亢奋》仍存在许多需要商榷的地方。但我们无论如何,应该为辛建斌小说表达方式的清醒而祝贺,并给予相当的关注。
2007年3月20日正堂
-全文完-
▷ 进入马凉坡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