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几天,我去为弟亲家母送葬。
这天,雨停了,甚至云层中还时不时透出些阳光。我在茶亭下车,打听了当地风俗,买了一卷最长的鞭炮,租乘摩托直至丧家。
堂屋中,停放了丧者的棺木,棺前摆有贡果,用罗卜、黄爪雕成的蟹、虾、青蛙,活灵活现。两边有八仙的挂图,以及一些低扎人等。道人在唱着什么,孝子穿着白长孝衫,立于一边,一会儿就要低头行礼一次。吊孝的人来了,他就得下跪磕头。那边,管乐与花鼓戏班子在吹打、唱歌。鞭炮声不绝于耳。
晚餐,两轮才吃完。这比办红喜事无异,先上四样瓜果,再上10样大菜,这是谢客,
晚上,男女各唱几首歌之后,就是全本花鼓戏<五更劝夫>,那看戏的男女老少一大群,唱到晚10时,戏词中插入了‘恭喜发财’,笑索红包,主家管事就送上红包;隔一会又笑索香烟,主家管事又送上红包代替。末了,又有哭灵,那凄惨的哭诉,俨如她死了亲娘,让人悲痛欲绝,肝肠寸断。……
次日,依然无雨,村民们无不说这是丧者有福气,我也不断地附和,觉得下雨出葬总不是好事情。
出葬了。一十六个青壮男丁,分两头用大麻绳捆住棺木,祭司关照大家看他的动作行事,他一手执令牌,一手端碗白酒,酒洒棺木一周后,将令牌在棺木上一击,一十六个人齐声一吼将棺木抬出堂屋,放在屋前路上,再放上灵杠,装置好横杠,盖上棺衣,那班人紧张之态,我都感到心跳不已,心中默默祈祷不发生意外的事。
起棺了。那个情况比刚才更紧张,一十六个人不能出现一个人有迟缓的动作,否则,1000多斤重的棺木就会压在他一人肩上,受伤不说,大家都认为那是不吉利的事,很久都不能安静心来。还好,一切顺利。走了一程,棺木又停放下来,大家抽烟休息,孝家磕头。其中有一个抬棺的年轻人指定孝婿过来为他磕头,孝婿真的过来向他磕了一个头。我听说,假如不磕头的话,那棺木就始终停在哪不动哩。
就这样,棺木在锣鼓声、鞭炮声、哭泣声中上山,一共停歇三次,才安全到了墓地。
墓室比棺木长宽大一公寸左右,中线平分,四壁平直。这是挖得最标准的,可以少用许多石灰沙浆来填充,又没有违背风水先生的规矩。
趁大家休息时,我特别了解那‘开牛’(抬棺木的方法)的奥妙。村民说:那几根横木是为了顺利转弯、齐步前进的,如有一个‘牛’‘开’反了,棺木就会翻倒。这就是特别要注意的事情。
送葬完,中午又一餐正席,每人还有一袋礼品(毛巾、香烟、槟榔)哩。
下午,还有复土、送灯、烧纸屋。
据礼簿先生告知,这次丧事,仅香烟一项,花去13000多元!
……
我参加土葬的次数很多,除父母、姐姐、姐夫、弟弟等亲属外,还有一些别的人。但那时,根本没心思去想这土葬的具体作法以及其他细节。这次,我用心观察和了触土葬的繁杂过程,才更深刻感到土葬的艰难和负重!
我十分注重村民对土葬的看法。这么个土葬,人力、物力、财力、时间都花费甚巨,何不简化呀!他们也惑无奈。他们说,人死了,不热闹一下,对不住死者,别人会说他不孝。
啊,不孝!
是呀,谁愿背上不孝的坏名声呢。
于是,我就和他们谈起‘孝’与‘不孝’的看法来。
我说:“父母在生,你能对他们好,就尽孝了。死了可以从简,这不是‘不孝’。”
他说:“别人议论不好办呀。”
我说:“举个例子,某人父母在时,他不赡养他们,死后却大肆铺张。这是孝吗?”
他说:“他是做给活人看,又是为死者超度,又为自己赎罪,迷信这些哩。”
我说:“其实,孝是应该有的美德。问题是要知道什么才是真正的‘孝’。”
他说:“你要写篇文章,宣传一下‘孝’,破除土葬旧风俗。”
我说:“好的。”
……
我为了兑现自己的诺言,我把土葬的繁杂弊端写了出来,并说说对‘孝’的看法。
常言道:百事孝为先。那么,到底什么叫‘孝’?具体地说,‘孝’的内容是什么?
孝,是中华民族道德观的内容之一。自古以来,炎黄子孙对‘孝’十分重视,从皇室到平民家庭,‘孝’是维系和谐的重要礼节。即使是代表国家至高无上的皇帝,按家规他还得对父母履行孝道。历史上的‘二十四孝’,其中:就有被世人赞扬、家喻户晓的舜帝、汉文帝、董永、黄香等。
相传舜帝的父亲、继母、异母弟多次想害死他,舜登天子位后,仍去看望父亲,恭恭敬敬,并封异母弟为诸侯。
汉文帝母亲卧病三年,他目不交睫,衣不解带;母亲所服的汤药,他亲口尝过后才放心让母亲服用。
至于董永、黄香的孝心,就更广为人知。
所以,自古以来,凡具孝心的人,都被人称颂;对那些对父母不孝的人,都被世人唾骂而遗臭万年。
但是,在不同社会、不同历史阶段,对‘孝’注入了不同的内容。人们就以这些为标准去评论‘孝’与‘不孝’。而且,‘孝’的内容都是口传身授,是不见诸于法律条文的。
我为了把‘孝’的内容搞清楚,在网上查阅资料,从孔子与别人的对话中,知道了‘孝’的内容,也找到了土葬的渊源。
孟懿子问孔子什么是孝。孔子说:父母在世时,要依礼来侍奉他们;当他们去世之后,又要依礼来安葬及祭祀他们。
后来,子游也问孔子什么是孝。孔子说:今日所谓的孝是指能够供养照顾父母。
孔子还回答了什么是‘真孝’、‘假孝’的问题。他说:真孝者:对于今生父母,重在“以顺为孝”,遇事以“尊重父母的意愿为准则,只要不犯原则(如违背善法的)错误,也当顺之、从之。假孝者:表面孝顺父母,毕恭毕敬,遇事顺从,实则想到的是父母遗产等财物。如某些儿媳、孙儿媳,或不肖子女等。
几千年前孔子对于‘孝’的表述,一直流传至今,成为人们的信条。但是,时代变了,社会发展了,如果对几千年前‘孝’的标准不取精去粕,那就太古板了。
故当前绝不可认为只有土葬才是孝,而认为火葬、水葬、树葬这类不是孝,那就错了。何况土葬的形式弊病很多,加以改革,逐步推行火葬、水葬、树葬等新方式,是对‘孝’的继承和发展,这也是与时俱进啊!
-全文完-
▷ 进入休闲居士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