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企业办内刊成为一时热潮,很是风光了一阵子。随着企业改革的发展,尤其是处于转轨时期的多数国企经营面临困难,不少企业内刊也在一阵阵“破三铁”的呼喊声中悄悄隐退,大多数却是随着企业的破产也都树倒猢狲散。到上世纪九十年代末,企业内刊所剩已然不多,但也不乏一些灿烂的面孔始终如一地坚守着企业文化的窠巢。到本世纪初,企业转型加快,民营经济日益呈现出他妖娆的风采,企业内刊也似乎雨后春笋般茁壮成长起来,这叫一些从国企嬗变中黯然生存的宣传文化工作者们猝不及防。在国企时代一直坚持做着传统思想政治工作的专门人员却一直没有做好的企业内刊在民企时期,却让这些一心赚钱的“老总”们给拾掇得有模有样。在疑惑不解的同时不由得反思起当时那种“两张皮”互相纠葛和平衡的尴尬时代。是的,当作为思想和文化主题存在的企业内刊找到她生存的土壤和环境时,企业家们关注的是她潜移默化中施与企业的管理、经营、决策和发展的精神内核以及由这种内核所激发出的企业向心力、发展力和凝聚力。这种不竭的动力正日益被大家认可成企业发展的源泉。如果说打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就是打造企业科技创新和科技进步的实力的话,那末这种文化力就是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源动力,是核心中的核心,是企业取得成功的本源所在。
制度经济学家科斯认为,企业的存在是为了减少交易成本。我认为,办好企业内刊,来优化和推广企业文化,把企业民主管理同加强企业管理结合起来,并最终上升为一种企业经营理念。把这种理念同我们的企业内刊默无声息地回馈给广大职工,使大家共同完善、修正、提升这种理念。果真如此,这种氛围就必然会形成一个强大的文化场力,形成我们企业独有的个性的东西,这可能就是科德斯所说的减少交易成本的最好的归宿吧!
前不久,参加了几个办内刊的同志自发组成的交流沙龙,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的谈起办内刊的感受。有的谈到了经费的困顿,有的谈到了文化的尴尬,有的谈到了商贾的自私……都是实实在在的感受,但我却苟同不起来。我总感觉他们过于“专业”,他们过于“文人”,他们似乎在为自己筑起一道高高的墙,千方百计把自己和老总以及企业管理者隔离开来,把自己同职工隔离开来。如此似乎还不够,墙外还要插一标牌,“此是媒体机构,闲人莫入”。他们在书房里闻着学院派的“经典”散发出的墨香,悠然自得地虚构着自己办报的梦想,让自己飘在企业的车间上空……这样的内刊还能存在吗?或许是在矿山生活得久了的缘故吧,我的观点倒是使他们大大惊讶了一回。在他们面前,我变成了一位十足的矿工,而斯文却成了我戏谑的下酒料。我说在我们的内刊上能闻到矿工们的汗渍散发出的气味,能看到车间里那种争先恐后却又有条不紊的场面,能听到下班后矿工那种独特的粗狂的歌唱。我说我们的文字大多不是出自记者们的手笔,我们甚至没有设专门的文字记者,我们的文字来源于拿习惯了钢钎的粗大厚实的手,他们没有基本的文字功夫,但我们主张他们写,想什么就写什么,看到什么就写什么,反对什么就写什么,高兴怎么写就怎么写……·我们要的是原汁原味的生活实料,做编辑的不应追逐文采的奢靡,而要寻找文字的真实。真实在哪里?在我们的井下作业面,在我们的矿工手上。如果我们的矿工能从自己的内刊上感受到自己工作服上油腻腻中夹着烟草味的气息,那么我就可以说,作为内刊人,我做了我该做的。
内刊人是企业职工中的一员,他的喜怒哀乐首先要和着职工和企业决策者的情感反应,他编辑的一切文字记录的都是这个企业自身发生着的一切可褒可贬,可抑可扬,可歌可泣的事儿,至于编辑自己的个性却是要依存于企业的个性之下的。否则,企业内刊的存在与否倒是值得考虑的。内刊人不为企业老总服务,不为企业发展服务,自然就要考虑自己的生存状态了。话是说重了点,但大家终于算是接受了我的观点。一位老兄恍然曰:“我们太自以为是了,忘记了给谁办刊,原来我们一直在为自己办啊!定位有问题。”
办内刊是一件十分辛苦的事。她不需要“正规”的职业记者、编辑,但又不能随意,漫不经心涂鸦了事。她需要充分了解企业和职工需求的同志用高度的责任心去营构每一期,每一个版面,每一篇文字。办内刊还要坚持,这点很不容易。办好几期容易,要办好每一期并长期坚持下来,就很难了,办出品味叫人爱不释手就更难了。
6年的办刊经历,体会颇多。我坚信,内刊是企业管理、企业文化的风向标。她必须随时追逐企业发展的崭新路径,为她服务好每一个发展阶段。我坚信,内刊人要懂行,单纯是一个文字工作者远远不够,这一点比专业记者的要求似乎更高,他必须熟悉企业流程和核心业务,必须是企业最真实的服务者,才能把内刊办成企业文化的助听器,成为企业价值观的传播机。内刊人要有精品意识,要有自己办刊的准确定位,要有内刊自身的个性和脾气,这样才能有希望使企业内刊成为企业一张靓丽的名片。当然,要形成这样的优势,作为内刊人,还要做出很多很多的努力。
-全文完-
▷ 进入松韵鹤翔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