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君书》中记载,商鞅准备在秦国变法,制定了新的法律。为了使百姓相信新法是能够执行,他在京城南门口树了一根大木,对围观者说:“谁要能将这根木头从南门搬到北门,就赏他50两银子!”大多数人都不相信有这等好事,恐怕商鞅的许诺不能兑现。就在大家犹豫不决时,有一个人却扛起木头,从南门一直走到北门,商鞅当场兑现,赏给他50两银子。这样一来,人们都相信商鞅说话是算数的,商鞅变法也因此取得成功。
时过境迁,现今一些当官的是如何给百姓承诺的呢?据《新京报》3月14日报道,山西绛县103名农民工在近两年的时间内讨要被拖欠的近13万元工资无果后,打算向运城市委反映,为劝解农民工返回绛县,该县一副县长当场写下书面保证:三天之内解决,否则从县财政支出。然而,时隔一年有余,非但问题没有解决,该副县长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反倒表示,当时去做劝解工作,本来就是让农民工回绛县就算了,“写承诺的事儿怎么能当真?”
是啊,这位副县长给百姓写的承诺的确没有当真,不知道他给组织写的党性分析材料和个人述职报告等材料是否也没有当真?
联想到《红楼梦》中的那个贾雨村,其言行和这位副县长没有什么两样。《红楼梦》第二回,贾雨村当了县太爷,上任时轿子里看见甄士隐家的丫环娇杏。甄的岳父封肃告诉他女婿一家的变故,外孙女儿看灯那日也丢了。书中说他倒也“伤感叹息了一回”。他对封一口承诺说:“不妨,待我差人去,务必找寻回来。”这种承诺想必应是非常真诚。当初他穷困潦倒之际,借住庙中卖文为生,甄慷慨解囊大力资助,他才得以上京赶考得偿夙愿。如今他做了官。碰到这件事,岂不应该尽心尽力,帮助寻访?何况君子之言,一诺千金。大多数读者看到这里都以为甄的女儿这下有救了。谁知道事实并不尽然,贾的如此承诺,不过是随口应景罢了,他的用意其实不过是为了“向甄家娘子要那娇杏作二房”。除了那天晚上他对封肃作过一回口头承诺外,谁也没有看见他在寻找甄的女儿这件事上再有个什么动作。
不知道降县的那位副县长平时和这位贾雨村一样是否也是整天用“皇恩浩荡,自已必当殚心竭力图报,决不因私枉法”之承诺不断反复向上和向百姓表心迹的。果如此,这种承诺,能当真吗?
-全文完-
▷ 进入良药苦口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