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略的统计一下,由中央电视台热播的历史大剧中有《雍正王朝》、《康熙大帝》、《汉武大帝》、《卧薪尝胆》、《贞观长歌》等等(排名不分先后),还有即将拍摄的《大明王朝》,每部都在四十集以上,可谓央央大观。这还不包括以吕不韦、武则天、慈禧太后等为主人翁的历史剧,不包括对乾隆皇帝等诸多历史人物的“戏说”,不包括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将历史人物弄飞起来的武打剧,不包括各地方台小打小敲播出的非历史正剧。
由于本人的不幸,没有机会在那个圈子里混,所以无从得知当时拍这些历史剧的理由。要照我的意思,凡事物的发生、发展以及消亡都是有理由的,我不记得是哪个伟人说过的“给你一个理由,你就可以成为波斯人的王。”我无法成为王,所以只有被动的享受央视等媒体演绎给我的文化大餐,这似乎也是我们伟大的社会主义新社会给我们的文化福利。如果说你不喜欢这样的“福利”,那么你尽可以手拿遥控器,跳过这样的节目。而特别值得我庆幸的是,至少我在选择观看哪个节目、哪个频道时,还是充分的享有民主和自由的。遗憾的是我无法回避主流声音对我神经的冲击。因为无法回避,从而导致我只有去正视,去胡思乱想——
首先我想到的是,这样大量播放的历史剧,它并不是表明我们社会的进步,要照我的理解,它正好显示我们这个社会智力的衰竭。因为我们立足的是现代、面对的是未来,面对未来就应该对那个未知世界进行勇敢的探索和大胆的设想,最好是科幻,以便引导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而不是面对过去,去怀念、去回忆。而那些大量的历史剧的出现,你说它不是一种回忆,难道还是创造?而回忆一般都表征着衰老,这一点梁启超先生在《少年中国说》一文中早已阐述。所以我有理由认为历史剧的反复播出,是反映了我们这个时代艺术想象力的枯竭和智力的衰退,尽管那些剧情和道具弄的很好看。
其次我想问的是,拍这些历史剧宣扬的到底是一种什么精神?宣扬的到底是一种什么价值观念?按照我的理解,诸如此类的历史剧无非就是宣扬皇权至上,宣扬人治问题,它不断的对受众进行一种心理暗示。因为几乎没有人在看到诸如汉武大帝、唐太宗、康熙大帝的英武圣明之后,不会不为他们的雄才大略所折服,于是自然的联想到是我们现在的社会,并将我们的领导和他们进行比对。我们下意识的渴望也出现一位英明的圣主、渴望出现一位清廉的大臣、呼唤出现一位贤明的领导人。而这样联想的结果,我们就忘记了对制度和体制的完善,最后我们仍然蹈入人治的覆辙。殊不知现代社会文明不是靠个人的英明而能改变,而是依托于制度和体制的保障。因此我有理由认为,历史剧的播出不是宣扬民主和法制精神,而是宣扬“皇权至上”,是封建思想的死灰复燃。当然,肯定有人不以为然,其理由是“历史是一面镜子”、“读史可以使人明智”等等,以为有了这面镜子可以使我们不致于重蹈历史的覆辙,还能进行文化的传承。那么我想知道的是,我们的历史覆辙是什么呢?是农民起义还是皇权至上?如果换一种角度说,这样的历史剧唤起的是人们对民主政治的认同还是对“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权力崇拜?如果我们的社会果真无法逾越那个周期律,那么我实在无话可说。
现在让我们比对一下东西方对历史剧处理的异同。我没有“西方的月亮就一定比东方圆”的先入为主的成见,要说先入为主,肯定是我们祖先留下的东西。当然西方的历史剧我看的不多,最多也就是由文学作品改编的历史剧,如“斯巴达克斯”、“李尔王”、“安东尼奥”、“铁面人”等等,尽管他们有的也是演绎一种宫廷之争,但是给我最为直观的感受还是他们宣扬的主题是一种正义、是一种英雄主义精神。而遗憾的很,我们的历史剧演绎的宫廷之争,给人的感觉是没有道义,即便有点“义”也是充斥着江湖之间的“匪气”。当然这与我们的春秋之战均为不义之战有关。而令人难忘的是,西方的大片它不断的将人类设置在一个险恶的环境之中,甚至设置一个假象敌人,并与之战斗而最终取得胜利,其过程必定塑造一个英雄人物,比如那位英雄必定带领着人们去与自然战斗、与外星人战斗。这就不错,因为它一方面宣扬了代表正义的英雄主义道德观,另一方面也告诫人们不能懈怠,同时也让人们对科学研究充满了期待。而反观我们的影视剧,除了反映人与人之间的那点勾心斗角、尔虞我诈,除了拍点如《红高梁》、《大红灯笼高高挂》那些启发我们内心的民族自卑感之外,就是像《举起手来》如“阿q”般的自我陶醉式的搞笑,或者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将人物弄飞起来的“仗剑天涯”式的成人童话。
我知道我们拥有深厚历史文化,并为此由衷的产生民族自豪感,而且这种自豪感还可以通过影视传媒变成他人的钞票,变成某些人活生生的物质享受。令我困惑的是,我们主流媒体如此不辞辛苦的拍摄和播放那些历史影视剧,是在不断的宣扬“天授皇权”?还是在以一种反讽的方式进行民主启蒙?抑或是“愚民政策”的在新时期的翻版?
2007年3月16日
本文已被编辑[无缘牵手]于2007-3-16 21:11:12修改过
-全文完-
▷ 进入林步山人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