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汉字形态变化趋势
——汉字的形式化演变之三
在汉字的形成和发展中有四个方面的演变:一是结构,二是形态,三是简化,四是读音。它们经历了不断地扩充、约简、变形、变音,这样规范化的过程。
我国有据可查的文字始于商代。专家们认为,商代有三种文字:甲骨文、族徽文和一般金文。族徽文是一种族群标志,源于图腾崇拜,只是一种符号,并不用于记事。它在很大程度上保留原始形态,有繁杂美丽的图画。笔者认为它只是带有文字性质的标记而已。
商代正规文字是金文。它是铸在铜器上的文字,用于记录成句成段的语言。金文可认为是最原始的系统的文字。从形态上看它残留着浓厚的图画意味。许多笔画特别是相交处呈块面状。而甲骨文则进一步,几乎都改成廓空的框框和线条的笔画。这是三者在形态上演化的区别。当然这也与使用的工具有关,金文是铸的易有块面出现,而甲骨文是刻画的便于线条,但毕竟是向抽象的进化。
在演变中的商代文字还很不规范。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文字不定型,异体字多;二是方向不定,多数文字左右不分;三是两个字合在一起,合文现象严重。
周民族本是商王朝的一个异姓诸候国。是和商同文的。周灭商后全面继承了殷商文字。主要是金文大量增加铭文篇幅较长,四五十字以上的很多。最长的宣王时代的《毛公鼎》有497字。从形态上来看,周的金文字有两个演变:一是块面笔画线条化;二是诘诎笔画平直化,那种残留画图痕迹的曲曲弯弯的笔画平直了许多。
这说明在结构演变的同时,形态的规范化也同时在进行。从西周早期到西周中、晚期,汉字在形态上有明显的从块面笔画向线条化过渡的迹象。线条化可是一次渐进的革命,没有线条化就不能彻底脱离图,不能约简为符,不能演变为后来的笔画。
在汉字规范化中值得大书特书的,就是秦的"篆"。在战国时期语言文字不统一。虽然大家都在拼符造字,但各地差异很大,带有随意性。秦统一后,强行标准化。以秦文为本,参照史籀大篆,略加省改,由李斯、赵高等人作范本。所谓小篆。大篆也是秦文,差别不大,不妨统称秦文为篆文。
秦文小篆的第一个特点是结构上的规格化,组成文字的符件的画法一致,无论这个`符'出现在哪一个字中,而且符件在字中的组合位置也整齐化——或左右、或上下,或包含都有明确特定的布局。如`言'`女'字偏旁,在金文中有居左居右,在小篆中一律居左;小篆的第二个特点是追求线条美,使其或平直或匀圆,摆脱了象形的约束。这一抽象是一个飞跃。是从具象表意的`意符'向抽象化形式化部件的飞跃。所以,现在选择汉字构件还按什么金、木、水、火、鸟、兽、虫、鱼、花、草、竹来分类组合编码,实在有背于汉字形式化的发展。秦篆的第三个特点是汉字的简化。用秦和六国中已省改的字代替未省改的字。简化也是汉字规范化发展的一个方向。
"隶"书做为篆的俗体,是由简略的篆书逐渐演变而成的。相传秦代开始就有了与篆书相近的隶书,在民间使用。在西汉时期,隶与篆并存。到了东汉对古隶改进产生八分书。字的结构平整,笔画趋于平直,并简化笔画。史称隶变,它最大的功绩是完成了汉字的形式化,彻底破坏了篆书中残存的画图的意味,使汉字完全革除象形性,因而是汉字发展史上最重要的一次变革,"是古今文字的分水岭"(詹鄞鑫语)。
隶还改变了篆的"笔顺",把篆的圆转笔画改为折转。因此隶在汉字形态的方块化,笔画的平直化和严格的书写顺序三个方面奠定了现代汉字的基础。
正如平易的篆成了隶,平易的隶成了楷,唐代楷书已成熟,到宋代发展为宋体(今日字)。
篆的匀圆转笔,隶的“头雁尾”都还有一丝刻意画的痕迹,到楷便平易书写了。但楷比起隶来无大变革。
-全文完-
▷ 进入行吟者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