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雁荡气势斗南子

发表于-2007年03月16日 早上9:04评论-1条

“欲写龙湫难下笔,不游雁荡是虚生”。我游雁荡山,第一站便是大龙湫。

去看大龙湫,素有“看山不爬山”之誉。一条蜿蜒曲折且无陡坡待攀的游道,铺设在一道深深的、宽宽的山谷中。行进在相对平坦的游道上,一路浏览两旁那奇形怪状的山峰,成群结队的争相峥嵘于高高的天际之上,若人若兽、如船如帆,确是奇峰秀丽、千姿百态。只可惜赤日炎炎、酷热难当,免不了汗流浃背。我们顺路走去,但见谷中有一奇峰,巍巍壮观。导游介绍说,这是芙蓉峰。可是它不像山峰,反倒像一位风姿绰约的采药少女,向我们微笑。走不几步,那“少女”魔术般地变成了一个威武雄壮的“武将”。此刻,只觉得凉爽起来。啊!那山间的樟树和毛竹,那些叫不上名讳来的大树,使劲地的向高高的天际伸展而去,那炙热的太阳也就无奈的躲在绿荫之上了。走在这浓荫密实的绿色长廊里,嗅闻着从天而来的香气,沐浴着夏日少有的清凉,我们游兴大增。

导游说“一步万景”并不夸张,如果立在这里不挪步,转着圈的拍下一万张角度不同的照片,那一定是张张秀美,万般模样。一旦你挪步向前移动,它们的变化岂止是“万”?说话间,那芙蓉峰一再变换着奇怪的形态。一会儿像一道擎天柱,一会儿像在狂风巨浪中行驶的风帆。忽而变作了高高的桅杆,忽而变作了明代的一大武将。转瞬成为老虎吃天,转眼成了凶恶的狗熊。他竭尽无限变换之能事,出尽了似像非像的种种风头。芙蓉峰从我们的前面绕到左边,又从左边躲到后头,眼见得它变来变去,永无穷尽。可是峰回路转,它终于害羞似的躲藏起来,看不见了。

一个翠屏式的山梁闪过去,听得声震耳际的哗哗响动,就见到一条巨大的“水龙”高高地挂在“山崖”上,把它的水倾泻到那个碧波荡漾的瀑潭里,故而发出巨响。导游说,这就是大龙湫。

大龙湫忒大了。用个“大”字并不确切,用个“巨”字难释其大,用个“宏”字不够分量,用个“伟”字尚显小气。不!不是“崖大”,不是“瀑大”,而是气大。恢宏之气,磅礴之势,叫做气势,那可是大气势!那山崖,那瀑布,那碧潭,怎么就能造就这种大气势呢?

我看它,山崖上端有白云缭绕,山崖下端接着瀑潭。那山崖是红褐色的,并非平铺下垂,而是里出外进、陡帮陡底、臀腰瓦肚。说其险,几十层楼房无险可比,若说峻,它山难有此绝。惟其险要与峻绝,只觉得人极渺小。你即使是领袖、伟人、将军、元帅、画家、艺术家,在它面前也只能是微不足道的一粒沙。

在那极端宏大的山崖顶端一侧,在那白云缭绕的天际之处,一泓飞瀑从天而降。那飞瀑缘石矸下,从乱石里钻进钻出,乍小乍大,鸣渐壮急、声震耳侧。那水瀑,或窄或阔,时横时竖,不断变换姿态,勃勃然如苍烟,霁霁然若霏雨。瀑水倾洒下来,箭一般向下面瀑潭里的怪石射击。天然的、零乱的摆放在瀑潭里的嶙峋怪石,毫不气馁的挺起胸脯,坦坦荡荡的迎接瀑雨之箭的猛烈射击,用千年的时光把自身打磨成朱红颜色,莫非那是巨型的红宝石?我们禁不住对神奇的造物主感叹起来。

哪个游人不爱水?见了这天降的飞瀑,一个个拥挤着争相来到瀑潭一侧的落水处,亲身体验这飞瀑的洗礼,接一瓶似乎是“圣水”的清流喝上一口。然而,那飞瀑却是飞无定向、落无定处的“游水”,还没走到落水处,那“游水”忽然嬉戏般的斜洒过来,似乎在为游人“洗尘”,一个个被淋成落汤鸡。“圣水”没接到,弄得湿漉漉,只得嬉笑着“逃之夭夭”。

大龙湫的飞瀑虽然不一定是“圣水”,可那瀑潭里的水却清澈得如同嫦娥的眼泪。瀑潭里,水面上层层涟漪,模模糊糊倒映着不完整的山崖,最底层尽是翡翠般石子,粼粼闪光。水里的斑鱼(红地黑斑的鱼),似在透明的玻璃中游来游去。我没有夸张,“土”字在这里没有立足之地,从水中到石崖上,没一点土的痕迹,所以那潭水的纯净度可想而知。奇怪的是,在瀑潭附近没有土的石头缝里,有着天然的“无土栽培”典范,那翠竹、灵木照样生的青枝绿叶、鲜活嫩绿、晶莹剔透。莫非,大龙湫的水可以使竹木无土而生么?那是雁荡山的灵气所在。

啊!江南的温州,温州的雁荡,雁荡的大龙湫!秀美,是你的内心世界。壮观,是你的坦荡胸怀。而你的恢宏之气,你的磅礴之势,则是你的灵魂。我为大龙湫的磅礴气势所倾倒,流连忘返,又不得不返,就想把这种气势带回去。于是说:“阿彬,快!用数码相机,照下这难得的气势!”阿彬看着那小小的显示屏,寻找了许多角度,叹口气说:“太大了!照一万张,也照不上气势!”我着急起来“广角镜、长角镜、摄像机、摄影机呢?”“不!就算是‘万’角镜也白费,直升机也无用的!”我无奈的说:“阿娟,写生,用笔画下来!”阿敏摇摇头:“这气势,唐伯虎在世准没用,毕加索也白搭!”

归来的路上,在芙蓉峰一旁,我看到有卖雁荡山vcd光盘的,说那是中央电视台记者坐在直升飞机上拍照的,一定能把它的气势表现出来。于是,我买了一盘带回家。

打开一看,绝对正版,画面十分清晰,真山真水。可是,我很扫兴,那画面很小气,根本没有亲临其境时的那种磅礴气势。至此,我才知道,气势,是带不走的。假若能带走,那不是雁荡山,那不是大龙湫!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斗南子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 编辑点评 ☆
烈酒红袖点评:

通过对大龙湫的描写,写出雁荡山恢宏之气,磅礴之势。抓住了景物的灵魂。期待你的首发作品!

文章评论共[1]个
斗南子-评论

旅游归来不作诗,不如在家看电视。at:2007年03月16日 下午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