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
这段话出自三国魏人李康的《运命论》。李康,字萧远,中山人,因性情孤傲,受同僚排挤,愤而辞官归隐,有《游九山吟》、《运命论》等传世。《运命论》本是探讨国家兴衰与个人得失的关系问题,明确提出“蹈之而弗悔”的目的就是为了“遂志而成名”,这和儒家“学而优则仕”的观点基本上一至,就是放在今天也很有现实意义,然而却成了很多眼里“中国人自古就嫉妒成性”的一个证据。
白起是春秋战国时期继孙武、吴起之后最出色的军事家,战必胜、攻必克,在其辉煌的军事生涯中,大小战斗数百次,据有关部资料记载:拔城七十二座(相当于其以前整个秦国的版图),斩首、虏敌百万以上(当时七国总人也就三千多万),然而这样一个让东方六国闻风丧胆、完全失去抵抗意志的杰出人物,却被范雎这样一个同样出类拔萃的文臣不容,他利用自己和秦昭襄王关系亲密的机会,屡次进谗,最终导致白起伏剑自杀(当然,今人决不会自杀,调槽却在所难免),从而使秦国一统天下的时间推迟了几十年。白起的冤死,在很多后人的眼里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冤案,既让人有些愤怒,又让人无可奈何,也许这就是历史的魅力所在吧。
在一个庸俗的世界里,人不能太杰出。一个杰出的人往往洁身自好,不肯同流合污,于是他(她)就不能融合到他(她)所处的环境中,于是就会有那么一些人在暗中紧紧地盯着,因为那些人本来也是踌躇满志的:他们忱心你的光芒会掩盖住他们的风头,他们害怕你会威胁他们的既得利益和实际地位,因此,他们会鼓动如簧之舌,想方设法诋毁你、中伤你,进而设下各种圈套,引君入瓮,最后至你于死地而后快。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一个无论如何优秀的人,也应当学会审时度势、适应环境,要知道,世界上任何一个人都不可能会一帆风顺,切不可孤芳自赏、我行我素,尤其是当他(她)处在是非旋涡、风尖浪口的时候,更要学会韬光养晦、慎独行事。也许这就叫做“物尽天择,适者生存”吧。
-全文完-
▷ 进入青河浪子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