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张宗昌轶事斗南子

发表于-2007年03月13日 上午10:46评论-2条

“张宗昌,坐济南,中华民国十五年。抓大车,拉子弹,抓小车,推洋面,抓壮丁,上前线,阎王不知小鬼怨……”这支民国年间的济南民谣,深刻地揭示了“狗头大帅”张宗昌盘踞山东济南时的民怨。

直系军阀张宗昌,山东掖县人,土匪出身,身高1米85,生得五大三粗却性情刁钻。适逢民国兴起,改朝换代,他舞枪弄棒、打家劫舍,拉队伍、抢底盘,侥幸混得一席之地。袁世凯称帝后,更得发迹。1915年10月,孙中山任命陈其美为淞沪司令长官,出兵讨伐袁世凯。袁世凯悬赏40万大洋,命张宗昌除掉陈其美。陈启美被他人谋杀后,张宗昌因残害反对复辟帝制的正义将领有功而被袁提升。军阀混战时期,有奶便认娘的张宗昌又先后混迹于直、奉军阀之中,不惜以涂炭百姓、惨害生灵来攫取高官厚禄。直奉大战后,被委任为直鲁联军总司令兼国安军副总司令,入主山东济南,成为山东最大军事头目而自称“张大帅”。

做坏事、出歪招是张宗昌的本行,他一贯“吃喝嫖赌吹,捎带砸烟灰”。然而却“三个没数”:“手下有多少军队?没数”、“屋里有多少小老婆?没数”、“拥有多少银子、钱财?没数”。所以,济南人一直流行着一句妇孺皆知的歇后语(方严称侃子):“张宗昌的兵(或媳妇、或钱财)——没数”,并为其起绰号“狗头大帅”、“狗肉将军”、“三不知将军”、“五毒将军”等。

张宗昌的手下人,有许多是他的掖县老乡,凡投奔他来的,大都依仗他的权势狐假虎威,鱼肉百姓,常常打着“张大帅”的旗号,干坏事、抓壮丁、敛钱财、抢女人。夜晚,手下人打着灯笼出门,灯笼上写着“掖县”二字,人见人怕,大都慌忙躲避走开。躲不及的难免会受欺负。这些人的作为,给本来就坏透了气的张宗昌平添了不少坏名声。

张宗昌是个瞎字不识的大文盲、土老冒和大老粗,在济南制造了不少笑料。京津地区对济南人的认识,大都是从张宗昌这些笑料中知道的,无形中给勤劳善良睿智通达的济南人脸上,抹上了一道挥之不去的黑灰。

他刚来济南时,齐鲁大学邀请他去作报告,这对他来说无异于张飞绣花,勉为其难。不过他还是耀武扬威的走上讲台,面对一群大学生,咳嗽一声说:“哎哎!俺怎么听说,你这些念大学的,个个都会好几国的英语,兄的俺,就连中国的英语也不会……”话犹未尽,台下面爆发出一片哄堂大笑……

张宗昌要到大明湖、趵突泉、千佛山这颇具文化气息的三大名胜观光游玩,手下的文人墨客便逢迎着、陪他玩。在趵突泉,有人向他诵读和讲解了一些诗联,“云雾润蒸华不注,波涛声震大明湖”。张宗昌听不懂,不耐烦了:“什么他娘的狗屁诗!老子一句也听不懂!看俺张大帅做一首来”。于是,顺口胡诌道:“趵突泉,泉趵突,三股水,光咕嘟,咕嘟咕嘟光咕嘟!”随行人等听了,笑不敢笑,只好敷衍“好好好。”

张宗昌来到大明湖,随人们又为他讲了刘鹗、杜甫等对济南风光的评价,也讲解了一些诗联,“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海右此亭古,历下名士多”。可惜,张宗昌根本不“干冒”,没头没脑地问:“杜甫是谁?他会打炮么?”“俺怎么没听说有个铁公?他有多少人马?”随人们解释说:“大帅,那都是些古人,死了多年了,这只是他们留下来的诗文对联。这对联是十分好的。”他却说:“有什么好的?凡是俺张大帅听不懂的诗,都是狗屁诗。看俺也来一首。”

于是,诌道:“大明湖,明湖大,大明湖里有蛤蟆。蛤蟆叫,咕儿呱,咕儿呱咕儿呱咕儿呱!”其实,大明湖自古就“蛇不见、蛙不鸣”,从没有青蛙的叫声,张宗昌不过是为拼凑他的邪诗胡诌而已。他一面胡诌,一面学着蛤蟆叫的样子叫唤,众人忍俊不住,笑出声来。

张宗昌虽是粗人,可是粗人往往羡文而效细。特别是觉得自己既然身为孔圣人家乡的父母官,不带点斯文,空有了山东省,枉坐了济南府。于是,用公款、花重金,请山东的清末状元王寿彭当他的老师,教他认字、写字和做诗。王寿彭还为他起字号曰“效坤”。慢慢的,张宗昌也能为人题匾额,留“墨宝”了,但都是王寿彭写好以后,张宗昌描红写成的。过了一段时间,张宗昌竟出了一本“诗集”,曰《效坤诗抄》印制成册,送给他的相好。现抄录几首:

1、《笑刘邦》:

听说项羽力拔山,吓得刘邦就要窜。

不是俺家小张良,奶奶早已回沛县。

2、《大风歌》

大炮开兮轰他娘,威加海内兮回家乡。

数英雄兮张宗昌,安得巨鲸兮吞扶桑。

3、《泰山》

远看泰山黑糊糊,上头细来下头粗。

如把泰山倒过来,下头细来上头粗。

4、《天上闪电》

忽见天上一火链,好象玉皇要抽烟。

如果玉皇不抽烟,为何又是一火链。

5《蓬莱阁》

好个蓬莱阁,他妈真不错。

神仙能到的,俺也坐一坐。

靠窗摆下酒,对海唱高歌。

来来猜几拳,舅子怕喝多。

很显然,即使这种所谓的“诗”,“安得巨鲸兮吞扶桑”以及许多字句,也不是他的原创,很可能是他老师王寿彭为他改写的。

民国年间,日本侵略者一直在觊觎我中华,便巴解张宗昌与其沟谈。一次小鬼子请“张大帅”吃香蕉。张宗昌没吃过,拎过来就往嘴里填。翻译官悄悄制止说:“大帅,香蕉得剥了皮才能吃。”可这时他已经填进嘴里,正在咀嚼。小鬼子便嗤笑他的土气、莽撞和无知。张宗昌看出事来,大笑道:“哈哈哈!你懂个屁!吃香蕉必须带着皮儿吃,带着皮儿吃能败火!”翻译官只得如实翻译过去,这种有失“大帅”体面的尴尬立刻化作笑谈。小鬼子也不得不惊叹它的灵活机敏。

那一年,济南大旱不雨,庄稼枯死,百姓心焦,许多百姓顶着烈日、冒着酷暑,成群结队的跪在路边焚香祷告,向苍天祈雨。张宗昌得知后,拍着桌子大骂起来:“什么他妈的老天爷?不就是高小子么。俺做了济南府你不下雨,还不是冲俺来的么!你要是再不下雨?俺就使大炮打你!”他大骂溜庭一番,老天爷还是没下雨。第二天就传下命令——“炮打老天爷!”于是,军士们在南郊山顶上支起大炮,对着苍天,毫无目标的“呼呼隆隆”放起大炮来了。人们都说,放大炮根本不管用,白白得罪老天爷。可是很奇怪,一阵大炮轰鸣之后,居然阴云密布,下了一场好雨,旱情解除了。所以,张宗昌“炮打老天爷”的故事,在济南一度传为奇谈。

张宗昌是个是非不分、坏事做尽的旧军阀,但却也有些孝心。他不仅十分孝敬他的亲生母亲,就连他妈给他找来的后爹,也是百般孝顺。一次,他后爹过生日,他不惜重金(当然是搜刮的民脂民膏),从北京请来梅、程、荀、尚四大名旦,在珍珠泉唱大戏庆祝后爹寿诞。期临时至,三通锣鼓正敲得山响,许多高官已经陪他后爹坐在台下准备看戏,只是他妈还没到,不能开戏。其母为何姗姗来迟?

为脚大问题。

张母本是种地出身的庄稼人,天生一双大脚丫子,不曾缠脚裹足。时下,民国推翻帝制尚不太久,仍然大兴妇女缠脚裹足,人们的审美习惯,仍然以小脚为美,以大脚为丑。高官张大帅的母亲当然应该是美丽的小脚,怎么会是大脚丫子呢?就为此事,母子间发生了矛盾。下人们正要起轿,张宗昌发现了他妈的两只大脚露在轿外,很不雅观,怕人笑话,就耐心劝说他妈,把两只大脚缩回轿内:“妈,你……就把脚缩回轿里去吧,别让人看见!。”张母一听,原来是儿子嗔嫌自己的脚大,忽然上了邪劲:“噢!你是嫌俺的脚大呀。你越是嫌俺,俺越是要露出来!”张宗昌实在没法子,跪在地上哀告道:“妈,俺当儿子的怎么能嫌当妈的呢!只是济南府的人这么多,要是有个看不惯的……不就……你老人家要么就答应放下轿帘,要么就缩回脚去……”

张母越听越生气,干脆冲儿子吼:“好啊,你嫌俺丑啊,哼,你爹还没嫌俺哩!”张宗昌没了办法,只得容许他妈向轿外坦露大脚丫子,忍任济南百姓嗤笑。

一切逆历史潮流而动的势力都难逃覆灭的命运,张宗昌也不例外。张宗昌被奉系军阀张作霖提拔到天津任督军后,开始他还以为荣耀,慢慢觉得不如在济南好,一心恢复失去的天堂。1932年8月,他从天津回到济南,但济南已经是韩复榘天下。一天下午,张宗昌要回天津时,在济南火车站,被郑继成击毙身亡。

郑继成本是郑金声的侄子和养子,郑金声是民国元老冯玉祥的拜把子弟兄。原来,在一次军阀混战中,郑金声被叛徒出卖给张宗昌囚禁。张宗昌的直鲁军吃了败仗,在落荒逃窜时,用乱抢打死了郑金声。冯玉祥得知好友郑金声被张宗昌打死,极其悲痛,便提携重用了他的养子郑继成。郑继成便天天谋划为父报仇。

当下,郑继成得知张宗昌要上火车回天津,便设计杀死张宗昌为父报仇。9月3日下午,张宗昌在石友三等人的陪同下来到济南火车站。他已经登上了津浦铁路北上天津的特快列车,正嘻笑花生地和站台上送行的人们挥手作别,郑继成忽然从人丛中抢前一步,举枪瞄准张宗昌骂道:“我打死你这个王八蛋!”并立刻扣动扳机。不想第一枪竟是臭弹,枪未打响。没等郑第二次扣动扳机,张宗昌调头就朝车内逃跑。郑迅速跳上车去紧紧追赶。慌乱中,张宗昌又跳下火车跨过铁轨仓皇逃命。这时,停在附近的兵车中突然射出一阵子弹,郑也快步追上去连发两枪,张宗昌遂在乱枪声中倒在铁轨上,一条罪恶的生命从此泯灭。

郑继成打死恶贯满盈的张宗昌为父报仇虽属正义之举,但毕竟未经法律审判,为民国所不容,郑继成大义凛然、视死如归,投案自首了。经冯玉祥一再斡旋,蒋介石处于对自己前途的考虑,才致信韩复榘释放了郑继成。

“张宗昌,坐济南”,给山东人、济南人的形象造成了许多损害。从民国一直到建国之后,外地人对济南的认识、对山东的认识,往往是从张宗昌这里开头的。就连侯宝林先生的相声,只要一说到山东济南,那方言和掌故也常以张宗昌为济南人的形象代表,很不公平。有时还把张宗昌的掖县话与济南话混为一谈。至今,一些外地人也分不清哪是济南话、那是胶东话,常常认为胶东话就是济南话或唯一的山东话。

张宗昌,一个罪恶的名字、丑恶的形象、历史的笑料,不过是一个跳梁小丑而已。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斗南子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 编辑点评 ☆
千叶红点评:

本文从各个方面对张宗昌其人进行了详尽的描述,让我们对这个历史上的跳梁小丑有了更深的认识和了解。

文章评论共[2]个
帘外落花-评论

这文字我咋那么熟悉,好象在关注杂志上看过at:2007年03月13日 下午3:07

斗南子-评论

不错,这篇文字首发在《三联报》副刊上,后被其他报刊转载和另发,也有些附加后的另类文章。本次粘贴再发,本人也是做了一番新的加工后而发出的。
  【斗南子 回复】:但是,作者的作者身份无容置疑。 [2007-3-17 18:08:43]at:2007年03月17日 下午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