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差去小城,晚上和几个朋友一起吃饭,喝着酒,漫不经心地聊天。我喜欢这样的饭局,没有大吵大闹的划拳拉酒,也没有那些酒桌上流行的黄段子调侃。只是轻松的谈心,谈对一些事情的看法,聊我们都关心的一些热点问题,甚至探讨当今一些社会现象。期间,我们就谈到对行乞者的施舍问题。
话题的起因是朋友赵的公文包里总是放着一把硬币。赵说:“我出门总是在包里放一些硬币,在街上给那些向我要钱的乞讨者。”于是在酒桌上,我们就要不要给乞讨者钱的问题展开讨论。
赵说:“对于那些弱势群体我不能给他们一定的物质帮助,我能做到的就是给他们一元硬币,尤其是对哪些在街上抱住你的腿不停地磕头的乞讨者你实在不忍拒绝,他们真的很可怜。”赵本就是一个温文尔雅、心地善良的人。
一旁的朋友吴立即持反对意见,他说:“在小城的大街小巷经常能看到一些衣衫不整、蓬头垢面的乞讨者,他们常常伸手向行人要钱,甚至会抱住行人的腿让人寸步难移。不给钱不让走,其实他们大部分都是“职业乞丐”,正是利用民众的善良和同情心来索取钱财,以达到致富的目的。我们坚决不能给他们钱财,以免助长行乞日盛的现象。遇到这种情况,我们可以送他们去救助站,或者给他们一些食物和衣物。”
坐在吴对面的朋友王说了他的施舍标准,他说:“遇到那些残疾人或者是无生活能力的老年人我会豪不犹豫的帮助他们,因为他们自身没有生存能力。对于那些四肢正常的流浪汉我是不会给他们钱财的。”。
吴说的利用民众的善良和同情心来索取钱财,让我想起一件事。我告诉他们:有一年我在南昌火车站坐车回家,正在排队买票的时候,突然旁边一个小孩冲过来双手抱住我的腿,没等我反应过来,他就“咚、咚、咚……”地磕起头,嘴里念叨:“给点哟,给点哟……”那个响啊把我吓的直哆嗦,慌忙给他一块钱,急着想看他的头有没有磕破。没有想到小孩拿了钱又磕起来,嘴里念叨:“再给点哟,再给点哟……”我赶紧又给了一块钱。他还是不走,而且我发现他头一点事都没有。这时我前面排队的中年人喊,你再不走把你送到派出所去。小孩才走了。我感激的对中年人说谢谢,再磕下去我的火车票都会给他的。中年人告诉我不要理他们,小孩都是大人带着做“乞讨”生意的。所以说那些追踪、下跪的行乞者其实就是在试探我们的善良和同情心的底线。
我问赵:每次遇到行乞者都给吗?赵说有一次没有给,那次赵看见一个行乞者在十字路口跪在地上抱住一个女士的腿要钱,女士吓得用手提包想拨开他的手,没有想到那个行乞者竟然骂她,站起来要打女士,还说她小气。赵忙上前去制止,更没有给他钱。可见这样的行乞者是不值得我们同情的。
吴说媒体上经常有报道,说有的地方整个村子人都在外面靠装乞丐来骗取钱财,回家盖楼房,甚至还拜师学艺、带徒传经、拉帮结伙,严重影响城市面貌和治安。报纸上也呼吁市民不要向行乞者直接施舍钱财,防止被不法分子利用。我告诉他们:前不久还在街上看到有个青年女子跪在路旁,边上有个牌子写着“求助五元路费回家”,我给了她五元。没有想到过了一会儿在商场又看到她,还是要求助五元回家,我上去问她回家到底要多少钱。她认出我,悻悻逃走。赵说:“这是针对那些行骗者的,对于那些真实的弱势群体我们怎么能不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呢?再说也不可能随时都给他们捐赠食物和衣物。”王说:“我在街头看到那些实在是可怜的、残疾很严重的、年龄很大的行乞者,不管是不是骗子都忍不住要给钱。”
是的,面对街上那些真真假假难以分辩的行乞者,我们怎么去仔细的分辨清楚呢?讨论没有结果。
于是,喝酒。
本文已被编辑[傲雪迎风]于2007-3-10 20:38:30修改过
-全文完-
▷ 进入孙孬子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