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有纯之又纯的爱吗?谁都希望有,歌里不是在唱“让世界充满爱”吗?可是爱是相对的,有局限性的,爱是与现实紧密相连的。
都说母爱是伟大的,无私的,可是立即有一位小朋友用事实反驳了我。有一次,他、他同学、他同学妈妈一起坐公共汽车,同学妈妈让他坐在靠窗的晒太阳的不舒服位置上,他同学却享受着妈妈的呵护并坐在舒适的位置上。他很委屈,可是又没有别的选择,因为只剩下那些位子了。对于他同学来说,他妈妈的爱是自然的,纯真的;可是对他来说,母爱这时对他没有任何意义。他想,换了我妈妈,也许也会这样做的。这是一个少年成熟起来的必然过程。
都说爱心是不图回报的,可是爱心有时也会害了人。前几年有报道说,某一贫家子弟考上了重点大学,家里却没钱供他上学,此事一经媒体报道,立即四面八方给他汇来了大量的钱,结果除了学费外居然还有不少的剩余。曾经贫穷的他思想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他开始利用别人捐出的钱讲究起吃穿来了,还大摆酒席宴请老乡,给记者逮个正着。你看,假如你的爱心就这样给人挥霍掉了,你会心甘情愿吗?最起码这位曾经贫穷的少年应该懂得回报,回报他人,回报社会。你说这时爱心不可以图回报吗?
老有赞美说母爱是最伟大的爱,母爱是不图回报的,我看也未必。人世间有多少不孝子弟啊,自己有钱有能力却不给老娘穿衣吃饭,弄得白发苍苍的老人家向路人哭诉自己当初是如何一把屎一把尿拉扯大小孩的,现在却不懂得回报了,没良心啊。母爱不是不图回报的吗?不图回报你怨人家不肖干么。民间有一说“养儿防老”,图的就是回报啊。
不多说了,象这样的事太多了。不可否认爱与爱心是伟大的,但不是绝对的,我们应该辩证地、理智地、客观地看待这一问题。基于这一点,基于目前我国献血献骨髓献遗体的人廖若晨星,我才提出自愿贡献者应该给予一定的补偿,也就是爱心要给予适当的合理的回报。
我国目前的现况是,医院经常闹血荒,全国每年都有十几万的肾衰竭病人正等着肾移植,全国每年都有几万的病人需要骨髓移植,又有多少失去光明的人等着眼角膜移植后重见天日,这意味着有多少人会在等待中失去生命。目前的技术条件下,有很多病人就是死亡后医生也不能真正搞清楚真正死因,而作尸体病理解剖是认识疾病的一个重要途径,不能更好地认识疾病以后医生怎么给类似的病人诊治呢?医学生们学习用的尸体不够用,几个人才共用一具尸体,这样能学好吗?医学生们学不好意味着以后看不好病。
所以我们大力提倡人们献血献肾献骨髓献角膜献遗体,以自愿为原则,媒体上也作了大力宣传,个别志愿者也给了崇高的荣誉,可是可是,这还远远不够,上面我提到的现象还是年复一年地出现。为什么?这需要我们冷静地反省、深思。除了观念问题,还有什么阻碍了良好风气的树立呢?
我看,干脆一点、通俗一点地说,就是目前的做法不符合经济规律、市场规律,目前的做法过分追求精神而过分忽视了物质,过分顾虑“爱心与回报挂钩会变味”。只有对自愿贡献者活着的时候的实际利益产生积极影响才会得到更广泛的响应和推广。就拿献血来说,以前是可以以血换钱的,结果医院门前就出现了大量以卖血为职业的人,现在提倡的是无偿献血,献血时不拿一分钱,但实际上也是有一定某种意义上的报偿的,比如一个人合格的献血量超过600毫升后其本人、父母、子女、配偶如果要用血是可以报销的,有好多人就是冲着这点才积极去献血的。说实话,除了以前行政上“逼”着我去献血没办法外,如果没有这些措施,我虽然愿意,但也是懒得去献血的。没必要指责这些人太势利,而需要指责的是有关部门还没有更好的政策去鼓励更多的人们更加积极地献血,怪不得时不时还会从报纸上看到血源紧张的报道。
所以,爱心与回报应该有合适的挂钩,而我提出的回报并不是无限扩大化的,是社会可以接受的,没有占用社会太大的资源,没有为社会带来不可承受的负担,却给贡献者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和荣耀。比如,我说给志愿者在生活中排队的优先权,春节期间火车票很难买,排长龙也不一定能买到,而志愿者不用排队就可以买到,上火车时志愿者不用跟大家挤在一起,可以走贵宾通道,这对社会损失了多少东西吗?这样做恰恰体现了社会对作出贡献者的理解、尊重、肯定。而且可以这么说,志愿者对社会的惠及比得到的回报要多得多。当然,有人狮子张大口就说我可以志愿啊,但给我出国享受三年,给我房子,这就远远超出了社会所能承受的能力,是万万不能提倡的。
不管出于什么目的,能够勇敢地献血献肾献骨髓献角膜献遗体就是有爱心的表现,我们没必要苛求这爱心是纯之又纯的,苛求爱心的纯洁单一不是理智和成熟的表现。也许爱心与回报挂钩后会出现各种各样不和谐的音符,也就是人们所担心的变味,但一点也不妨碍献出爱心后对他人对社会的惠及。什么事都会有利有弊,爱心与回报适当结合能鼓励更多的人去当志愿者,也会促使产生投机者,但利还是大于弊;只提爱心不提回报,高尚是高尚了,结果志愿者廖廖无几,更多的病人因此死去,弊远远大于利。提倡人们高尚一点没有错,可是一味地提倡高尚,却不能把事情办好,那就是脱离实际,那就是无能。现实情况下,还不如不要纯粹的高尚,把事情办好了才是最根本的。
别再过分唱高调了,清醒清醒吧,爱心与回报挂钩又何妨!这样,你就能理解本文开头提到的别人的母爱很难惠及到自己身上,曾经贫穷的大学生挥霍别人的捐款,世界上又有多少不孝子孙!
本文已被编辑[无缘牵手]于2007-3-9 14:34:55修改过
-全文完-
▷ 进入医的眼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