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是一个普通的农村妇女。
母亲出生在一个多子女的家庭。连带着舅舅和小姨,母亲一共有十姊妹。当外婆生下第四个舅舅的时候,作为家中老大的母亲便不得不辍学回家,承担起照顾弟弟妹妹的责任。那时,母亲刚好十岁,正读小学三年级。
母亲在学校表现突出,是学校宣传队的主力成员,而且成绩优异,每次考试总是名列前茅。因此,在学校和老师的强烈要求和邀请下,母亲在辍学一年后又重新回到了学校。可是好景不长,一年后,第五个舅舅出生了,母亲不得不永远的告别了学校的大门。所以,母亲的最高学历是小学四年级。
母亲成绩好,但没机会读书,因此母亲最大的心愿是让自己的子女多读书,弥补自己过早失学的遗憾。当我年幼时,农村的经济是很困难的,生活常常难以维持,读书更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和我同龄的女孩子,一般是小学没毕业就回家给家里帮忙。母亲不仅让我念完了初中,又接着让我念高中。高考那年,我因4分之差而被拒于大学的校门之外。那时小弟正患阑尾炎住院,家庭经济极度紧张,我是不敢有复读的奢望的。而且,在当时农村人的眼里,女孩子是不应该也不必要念那么多书的。“嫁出去的女,泼出去的水”,是他们普遍的想法。父亲也打退堂鼓了,决定送我去学缝纫,那是许多失学后的农村女孩子所走的路。母亲把乡邻的闲言冷语置之脑后,毅然决定送我去复读,才使我有机会跨进大学的校门。现在想来,没有母亲的坚持和支持,我这辈子恐怕是与大学无缘了。
母亲让子女多读书的心愿从未动摇过。近些年来,农村兴起了去广东打工的热潮,许多目光短浅的家长都把孩子从学校了拉回来,可母亲却坚决把弟弟妹妹都送进了县一中念书。每当我们一家人坐在一起时,母亲总是和我们谈她过去在学校里的情况,谈她想读书而不能读书的遗憾,希望我们珍惜读书的机会,鼓励我们好好学习。用母亲的话是:“读书总是有用处的,我希望我的子女个个有知识,有文化。”现在母亲的心愿已经变成了现实,她的四个子女都上了大学,而且一个个走上了工作岗位。
母亲给予了我们无私的奉献和爱心。父亲为了这个家,经常在外奔波,可是由于没有一技之长,也赚不了多少钱。爷爷上了年纪,人也变得多病了。家庭经济没有来源。靠着一点微薄的收入和亲戚朋友的帮助,才维持了我们读书的局面。可是在我的脑海里,从来没有拖欠学费的记忆。每学期开学的时候,母亲总是如数的把学费交到我们手里。这么多年来,母亲一直用自己孱弱的身躯承担着家庭的重担。为了维持生计,母亲养了很多的家禽和猪。每天,母亲早早的起床,不但要做好家务劳动,而且要帮着忙责任田里的活计。母亲起早摸黑却毫无怨言。她跟别人说:只要孩子们能读好书,我吃点苦也值得。
母亲不但能吃苦耐劳,而且心灵手巧。母亲总是把家里收拾得干干净净,村里人最喜欢到我家来串门。母亲做的菜最好吃,母亲的缝纫技术也不错。所以虽说家里经济紧张,母亲总能让我们吃得饱穿得好。母亲还有一大特长是打毛衣,母亲织的毛衣又精致又暖和又新颖,在街上是买不到的。邻村的姑娘媳妇经常到我家来请教,母亲可是远近闻名的能人!
母亲用她的爱支撑着我们这个家,母亲的恩情做儿女的是永远也报答不了的。母亲为了我们读书,付出了很大的代价。母亲已老多了,她的额上已爬满了皱纹。母亲也瘦多了,她的红润的脸已经瘦削和憔悴了。特别是那双勤劳的手已满是老茧,一到冬天就龟裂流血。拿什么来报答您啊,我的母亲!
母亲,我的勤劳而善良的母亲!
母亲,我的平凡而伟大的母亲!
-全文完-
▷ 进入女人如花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