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咱生来就是漂泊的命。十来岁时,便离开父母到百里外的县城上学,之后便是初中、高中、大学,转而从军入伍,褪下戎装后,又独自闯荡南粤职场,十几年南南北北的风雨漂泊历程,使自己成了一个地地道道的江湖人。家乡对于我来说,或许用陌生形容远比那亲切等字眼来得更为准确。“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漂泊的日子里,人,是孤零零的;这思维,也就跟着孤独,满身满脸只有无尽的怅然和寂寞,异乡的风土人情,衬托着浓浓的乡思,伴着那记忆里父母的唠叨、故园的年味、幼时的伙伴,挥不去也散不尽,在风雨中一路飘摇,使人来不及看一眼路旁的风景,就不经意地迈过了少年,蹚过了青年,继而又将跨入人生的中年。岁月倒转,竟如此之易。
人生的驿站,如风般地从身旁掠过,成了天边的一抹云彩,挂在记忆里越荡越模糊。思乡之余,我便摆弄起文字,以寄托那沧桑的心情。这个驿站写几页,那处驿道涂几笔,十几年下来,倒也积累了不少。那一摞摞、一叠叠的手稿,摆在床头,散在桌旁,悄悄地记载着成长的故事,掩藏着失意的心绪。然而,那无根的心弄出来的文字,又怎会有灵气?涩涩的、苦苦的、杂杂的,在奔波中沾满了无尽的风尘,随着行囊南来北往,茫然中寻找着自己的归宿。
总想啊,这漂泊的身影能够找个港湾好好地停驻一下,以卸去那一身的疲倦;也总想这漂泊的文字,能够随着心情的宁静找个驿站慢慢放下,以整理成不再漂泊的思绪。寻觅中,这缘,终于来了。不经意间,我挤进了烟雨这方热土地,多年的漂泊文字,终于有了一丝可以驻足的角落;多年的奔波身影,终于在烟雨的字里行间中得来了些微的抚慰。这浮躁的心,也终于静了,在烟雨里徘徊,淡然地享受着或自己、或他人的生活感悟和人生情怀。
轻轻地拂去浮云,静静地淌过烟雨,躲在红尘一隅,看那世事变迁,细说文字风情,成了我每天工作之余的一种奢侈享受。也许是浪子生活的习性使然,在烟雨呆得久了,便慢慢地、习惯性地用驿站的思维角度来看、来读、来思这片似喧哗、似迷离、似火爆、也似柔情的文字驿站,总想深入地去探个究竟。
关于烟雨,网友评价不一。有人说,烟雨里充满了南国特有的妩媚,而缺乏雪梅般的傲骨;也有人说,烟雨终究没能逃离大众网站的世俗,时而虚幻、时而迷离、时而做作;还有人说,烟雨的文字缺乏提炼、缺乏内涵、不够精致……这些,或许都有其道理。但是,从南到北、从北到南的漂荡经历告诉我,这世上不可能存在世外桃源。大千世界,处处充斥着人生的酸甜苦辣和世情的亲疏冷暖,圆满和完美永远只是一个善意的慌言。世情尚且如此,我们又怎可去对一个不谋世利、只谈文字的心情驿站提以过高的要求呢?又何必在意那虚幻世界里的功利爱恨、尺短规长呢?毕竟在烟雨里,只是文与文的碰撞,心与心的交流。面对今儿在、明儿走的文学驿站,去真诚地沟通,开心地交流,友善地探讨,岂不为好?
对于我,烟雨原创文学肯定是今生不可逃避的一种文化情感。可能是刚进来心太纯的因素,也可能是全身心投入的原故,在短短的时间里,我便对烟雨这方水土不经然地、或多或少地,在内心深处留下了不可抹去的印痕,为它笑、为它乐、为它伤感、为它抱怨。也许,咱不是一个合格的写手和读者,因为咱在烟雨这方大众化的文化土壤里,曾有过不理性的文字批判,也曾有过贼喊捉贼的勾当,更干过灌水糊泥的恶剧……不过我想,正是这些或好、或坏、或顽皮的事情,才是最深的记忆和回味,坦坦荡荡的、无忧无虑的,想着是那么地温馨,并难以割舍。
是驿站,便终须离的。也许有一天,我会因为生活的辗转而告别烟雨,悄悄地来,又轻轻地走,捎走朋友的思念,留下自己的牵挂。但是,只因为咱曾深爱着烟雨,深爱着那些不见面、却交心的朋友,深爱着那或长、或短、或精、或糙的心情小语,便自进烟雨以来,无不认真地把每一份人生的感悟和思绪,细心地索绕成千千心结,编织成串串情鹤,挂在烟雨这个人生的漂泊驿站上,或张扬、或炫丽地,渲染着这一路的空寂心情,伴着孤影走过,直到永远。
本文已被编辑[帘外落花]于2007-3-7 22:01:36修改过
-全文完-
▷ 进入洞庭樵夫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