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学期的北欧一行,在我们这个以前出访机会几稀的地方确实可以说是风光一时,也很让同事们妒羡。去之前侧面听到有人说,怎么评优是他的,竞聘是他胜出,很多工作让他负责,好不容易有一个出国机会,又是他的?我不必也不屑于分说什么,但是,当时自我感觉底气是很足的。
繁华过尽是落寞,北欧不过几天的国际会议,很快就算圆满完成了任务,但在我自己的心目中,我知道,其实事情做得并不够圆满。在宣读了论文之后的答辩过程中,偏巧我们的论题很吸引人,提问的非常多,因为我的听力还是存在障碍的,有的时候是要求别人重复过的,也有一个问题因为提问者的英语也有口音,我最终没有完全听懂,只好借题发挥才不致冷场。所以,这落寞主要就来自我突然对自己的外语水平的不再自信。以前囿于自己的窝里(不大的单位),确实曾经颇为沾沾自喜的,走出去一看,即便不是和母语就是英语的人相比,差距也依然存在。我以前还进行过双语教学,到目前也在承担专业英语教学,真的有些自我怀疑,不禁反躬自省,我是不是一直在误人子弟?所以,落寞也就随之而来了。
当然,我也进行了更深入一步的思考,那就是,作为会员学校,我们当然还会有参加类似国际性会议的机会,即便今年这个国际会议由我们国家自己申办成功了,真正与会的话,也依然需要使用流畅的英语。我本人或许英语水平谈不到高,但是,在本学院也依然可以排在中等偏上的程度,那么就等于说,我们的教师普遍需要提高自己的语言水平了。从那次国际会议上我发现,因为我们的专业特点,国际其他院校的教师,大多可以使用相当娴熟的英语进行交流,这应该说属于一种行业国际标准了。而我在那里的程度只能够得中等甚至中等偏下程度,那么,依此类推的话,我们学院需要提高的人就太多了,换句话说,我们的老师,真正合格的也就寥寥无几了。所以,在自己深深感到惭愧的同时,一种危机感也油然而生。“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由于专业特点,我们面临的本来就是国际性的竞争,每天还忙于思考好事都落到了谁的头上,而不考虑如何充实自身,适应形势发展,真的就起点不高了(当然,在多数人看来,似乎我这样说就有站着说话不腰疼之嫌了)。
也许是因为一向脸皮厚,回来向领导汇报以及向同事们谈起的时候,我从来没有隐瞒自己在会议上所遇到的尴尬。除了脸皮问题,其实,我也是想引起领导和同事们的重视,明白我们的差距,“八荣八耻”我是说不上来,但所谓知耻近乎勇还是牢记于心了的。可以说,我已经尽力了,能收到什么效果,毕竟我的影响力十分有限,也只好凭天。
刚好,今年开学以后,学校组织一个教师英语培训班,自费,由外教任课,每周4学时。可是,考虑到大家可能报名踊跃,设置了一个不高但刚好可以把我挡在外面的门槛。当我正在为自己可能失去这次难得的学习机会而郁闷的时候,峰回路转,领导通知我交费参加学习了。后来我得知,那是学院党政两位领导分别出面给我争取来的,因为他们仍然记得我从北欧回来后谈到自己感触时候的沉重表情,所以,心头又有一种感激。
然而,中国人的惰性又一次被我们的老师们发挥得淋漓尽致。开班以后,第一次虽然有不少人迟到,但还没有缺勤的。那加拿大籍外教极其认真地点了每个人的名字,并要大家作自我介绍和谈参加他的培训班的目的。可惜,从第二次课开始,迟到现象依然严重不说,而且大约有1/3的老师就不再出现了。那位mr·daymon确实与我不同,如果是我,学生缺勤严重势必影响我的教学情绪,他则不然,照样激情饱满,只是在点名的时候,也每每无奈地耸耸肩。而且,他的记性极好,说来惭愧,我虽然不缺勤、不迟到,却每次要早退几分钟去赶班车,第一次和他说过以后,第二次课开始,每每快到时间了,他就会过来提醒我可以离开了,让我感到很不好意思,却也无可奈何。
几次课的学习,进步当然是有的,我甚至可以说,还算显著,但突飞猛进的进步却也是绝对谈不到的。我的感觉主要还不在英语学习本身,而是通过这几次课的学习,对自己的教学理念的改进发挥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可以说,从那位mr·daymon身上,至少就目前来说,我学到的主要还不是英语,更多的是一种从来没见过的教学理念和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就以最近这次课为例,他让我们搞了一个教学改革论坛,方法是,先把所有学员分成了三个小组,采用的是角色扮演的方式,也就是,让一组(我所在的小组)扮演一个来自上海的富足的家庭,二组扮演一个来自甘肃的贫困农民家庭,三组则很本色,扮演一个天津本地的一个中产阶级家庭。显然,这位加拿大人虽然没有大山的普通话水准,也可以算得一位中国通了。然后,他给各组发了纸张,要求每组列出占在自己所扮演的角色的角度看,中国教育应该朝哪个方向改革。因为时间有限,当然我们也没有可能进行太深入的思考,所以,现在想来,当时提出的建议难免肤浅。记得我们组罗列了如下几点:完善教学设施,购买一流的教学实验设备;加大师资投入力度,聘请全球范围内的知名专家来校任课;加强国际交流,选派更多的学生到国外学习,尤其可以考虑与发达国家进行换位学习,比如我们的学生在本校学习两年,到国外大学学习两年,而国外大学的学生则对等地来我校学习等等。“甘肃家庭”和“天津家庭”则分别提出政府加大教育投入和对贫困生减免学费的问题,另外“天津家庭”还提出建设低收费或不收费的平民学校。然后,mr·daymon选择了三位学员坐到讲台处,模拟教育部官员,对我们三个“家庭”的建议分别提问,接着让我们三个家庭就自己的建议进行阐述,互相提问,开展辩论,三位“官员”则到教室外面磋商。针对来自“甘肃”的家庭提出的学校应该减收或不收学费问题,我发表站在上海富足家庭角度的看法:学校不是福利机构,如果不收学费,势必影响学校软硬件的建设,最终受害的还是学生。我们可以考虑由政府解决一部分,民间捐助一部分来解决贫困生问题,甘肃“家庭”代表为自己的论点进行了辩护。记得我和来自“天津家庭”的那位发言者还真的展开了激烈的辩论,我提出反对设立所谓平民学校,因为那样的学校会使学生产生自卑感,影响其终生,他则反过来举例美国等发达国家有国立大学(收费低廉)和私立大学(学费昂贵)并且相当成功来进行反驳,后来因为词汇量不敷使用,逐渐加入中文词汇,最后时间到了,我们还约定课下继续探讨。然后,三位“官员”磋商完毕,回到教室,向大家宣布“官方意见”:政府加大投入,搞好助学贷款,吸引民间投资等。整个过程,mr·daymon并不多发言,而是认真作着记录。结束后,他把大家的发言进行了归纳,把他听到的我们辩论过程中的各种单词或语法错误写到了黑板上,采取启发的方式,让我们自己进行更改,而不是直接说出正确答案。显然,他很会找切入点,论题是每个人都关心的,所以,发言必然踊跃,也因此会得到英语训练。而错误都是大家自己犯的,又是大家自己改正的,印象当然也会更深刻。
这次课的开始,mr·daymon引导我们进行了加拿大与中国教育现状的比较。首先,他罗列了加拿大教育的各方面情况,比如义务教育年限、学生上学放学时间、假期(有的学校实行三个假期制度)、课后作业情况、学校收费情况等,然后,让我们相应地罗列中国教育的有关情况。临近下课,他让我们以两人为一组,分别回忆自己印象中最好的老师,然后说出好老师应该什么样子,不好的会是什么样子。最后,他把他心目中的好老师回忆给我们听,也回忆了他自己印象里不好的老师,即每天让他祈祷(他是无神论者),他认为是对他信仰自由的干涉。最后,他又在黑板上写下了好教师应该具备的素质以及其反义词,也就是不好的教师可能呈现的情况:
1· patient(耐心)――impatient(不耐心)
2· organized(准备充分的)――disorganized(敷衍了事的)
3· strict(严谨的)――lenient(松散的)
4· dedicated(专注的)――undedicated(漫不经心的)
5· creative(创造性的)――dull(呆板的)
6· knowledgeable(知识丰富的)――unknowledgeable(知识贫乏的)
7· motivating(互动性的)――unmotivating(自说自道式的)
8· sympathetic(同情的)――cold(冷漠的)
我不禁对照几次课来他本人的表现,发现他确实做到了言行一致。而且,从中,我也找出了自己与他之间的差距,比如说,学员迟到了,他并不是质问原因或无动于衷,而是在给大家布置好任务后,会特意走到迟到者面前,把自己刚刚讲解过的内容耐心地向迟到者做出说明。显然,在他看来,我们交了学费,就等于买到了他那个时间段,他必须提供我们所满意的服务。当然,我欣赏他的这种理念,却不准备身体力行,因为毕竟,我们有自己的国情。倘若我也这样对我的学生,大约课堂也就可以非常安静了(空无一人的安静)。还有,课堂上,他经常变换各种花样进行授课,要搬动桌椅的时候,他都是自己动手,而不需要我们帮忙。我就不同,如果哪节课间学生没有把黑板擦干净,都可能招致我的不满。当然,我未必需要在这些具体的事情上机械地模仿他,但是,这样的服务精神还是值得我好好学习的。对比的结果,在耐心、互动和创造性方面,我发现自己的不足最为明显,或许,这也是许多我的同行们身上所存在的通病吧。
有时候,我们抱怨的东西很多,教学条件不具备啦、课程内容艰涩枯燥啦、学生基础太薄弱啦等等等等,却从来不想从自己身上找找原因或挖掘潜力。这次外教英语培训,因为多媒体教室紧张,也不过安排了一个普通教室,但那位mr·daymon却借助图片、卡片等极其传统的方式,采用丰富生动的教法,使教学内容显得多姿多彩,课堂变得活跃而有序,每个人的注意力都被他牢牢抓住了,他看似并不多说什么,但显然主动性是控制良好的。每每上课以后,我在复习课堂所讲内容的时候,都可以回忆起课堂上的每个情节,这在以前确实没有体验过。
“功夫在诗外”,这次通过跟老外上英语课,至少到目前为止,我可能英语进步还不是主要的,更主要的是,得到了一种体验,也引发了一种思考。目前,这思考似乎还很朦胧,但是,随着课程的继续推进,我想,很多事情终究会弄明白的,有一点是再清楚不过的了,也就是一旦弄明白,可能就会比我英语上的收获更值得夸耀,而且可能会受益终身。
-全文完-
▷ 进入白马非马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