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从书上看到,说生病是一种特别的个人经历,有助于加深一个人对生命、对苦难、对死亡的体验。记得当时看到这种说法有着太多的不以为然,体验人生,不一定需要生病,人性本健忘,好了伤疤忘了痛,这样的事情已经很多了。这个世上只有很少一部分才能从疾病中或得解脱,更多的人只是安于疾病所带来的种种无可奈何。
但是,人在病中看问题确实是区别于平常的时候,尤其是人为医务人员,如果因为种种人为因素而经历疾病,其中的感悟自然会很深。
还记得刚从医学院毕业,初上临床也是充满热情,可是,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渐渐的热情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麻木。心里也是有着无数的疑惑,是不是一项工作从事太久了就会忘记工作最根本的意义,而流于一种形式。医院本来是一个让人滋生希望的地方,为什么在人们心目中医院是令人望而生畏的地方。
托马斯是美国著名医学家和医生,读过他所著的《最年轻的科学——观察科学的札记》,我终于恍然大悟,想来托马斯真是一个伟大的医生,他的深刻睿智广阔的人文视野和丰富的同情心,让人心中释然,原来真正的医生在这里,是这样的,是可以做到的。医学这把钥匙既可以开启天堂之门,也可开启地狱之门,究竟打开哪扇门,则有赖于人文指导,他在书中写道。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拥有了越来越多的先进的仪器和设备,毫无疑问这是进步的标志。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这也在医生和病人之间横着一层冰冷的距离。医生和病人之间的亲密关系也一去不返了。抚摸和谈话曾是医生的法宝,现在被各种各样的机器取而代之了。病人住院之后就成了一个代码了,托马斯在书中写道,技术再发达,病人仍然需要医生给人希望的温柔的触摸,和无所不知的从容长谈,能够做到这些看上去并不难,但只有真正的医生才可以,其实这也许与技术无关。他这样的标准可能有些感性化,但是却道出了一个社会现象。
他还有一些其它的理论,在现在看来都有些怪。譬如说,他觉得每个从事医护的人员每年应该生一两次病,这样更有助于体会病人的感受和需求。倘若每个医护人员都能通过生病而真正了解病人受到疾病袭击的痛苦,和面临死亡的悲伤,就能充分理解病人对于爱抚和同情的渴望,就会把病人当成一个真实的人,而非抽象的疾病标本。他在文中说,一个自已患有过重病经历的医护人员往往更富有人性。
很显然,在他看来,人生体悟和人道精神应是医生的必血品质,其重要性至少不在医术之下。其实道理很明白,医生必须是一个人性丰满的人,他才可以把病人看做一个人而不只是疾病的载体。
当然文章中还有很多让人感受深刻的观点和思想,有幸能够静下心阅读这些文字,皆因为我生病在家。正如托马斯所写的那样,如果不是因为生病在家,我想我始终不会有机会静下心好好反省自己,每日里忙忙碌碌却找不到自我,这对于生活来说无异太过于浮躁。
当我用一种安然的态度面对疾病,我甚至有了一种感激的心情。曾经耿耿于怀的纠结终于可以释然,原来,当一个人面对生死的时候,才发现人世间很多感情和事物都可以舍弃的。
也许一个人只有学会了放弃,然后才会明白生活所赋予内容。一场病让我的人生开始清明如许。当我再次回到工作岗位上,工作再也不是我的负担而是生命的安慰。每日里用心对待生命中出现的人和事,并无所要求。
终于明白,一个人若是在付出的同时有着期待的心情,这本身就是对自己的一种伤害。只可惜,这样的体味并不是每个人一开始就可以懂得,总要经历千转百折才能明白。
-全文完-
▷ 进入曾经沧海难为水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