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小时候对乞丐的印象还是蛮深的。他们大都穿着破衣烂裳,唯有那用来装别人施舍物的袋子是比较新的,年纪稍大的还拿着一根拐杖。他们在向别人乞讨的时候,一般都会说些吉祥话。农村人是 淳朴 的,侧隐之心人皆有之,我们大都会给他们一些大米之类的东西。他们的身份我们是无从考证的,从他们的言语中我们大致可以断定应该是属北方口音吧!
随着年龄的增长,对乞丐的认识也越来越多了。他们可以是男女老少,单门独户或成群结队;吹弹拉唱或妙语连珠。这林子大了,什么样的鸟都有!从乞丐这一现象,我就顺藤摸瓜,来个刨根问底的调查了。从乞丐的群体来看有的是属专业的,有的是业余的。乞丐,我想我应该为这个词正名。行乞也应该算是一种职业吧!人的生存方式本来就不同,他们的职业就代表了他们的呐喊。他们在提醒众生要多做善事,助人为乐,保持一份不泯的同情心,以修身养性。这样来说,他们的职业应该定义为高尚。他们是我们精神家园的清道夫。
现在的感觉就是行乞者少了很多,现在看到的大部分都是有残疾的。这就代表国家的经济体制和政策体制有了很大变化。大家都可以安定生活了,谁还愿意风餐露宿,遭人啐弃呢?如果有一天,你又看到了倍增的行乞者,那肯定不是灾荒之年,就是国家的体制出了问题。
二 现在我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城市里生活,对行乞者又有了更深入的看法。在公交车站、人流密积的繁华地段,行乞者大多是残疾人,他们露出最抢眼的伤残处,躺在天桥下或人行道边,旁边放着一个装钱的盒子。城里人有时也会丢下一些零钱,然后目不斜视的走开,那种神态不知道是怕人家嘲笑他,还是真的漠然。我曾看见一对年轻的恋人,男的拿了一枚硬币,像瞄准一样把硬币扔进了盒子里,发出“咚”的一声,这“咚”的一声很刺激吗?有一种捉弄人后的快感吗?随着物质生活的不断提高,他们的灵魂渐渐被铜臭味给替代了!
在行乞者茫然无助的眼神背后,我想应该还深藏着些什么!他们的行动都成问题,是怎么来到这里的呢?我心中充满了怀疑。不找出问题的症结,我是不会善罢甘休的。于是我要等待。在等到繁华褪去、夜深人稀之后,答案终于浮出了水面。这些残疾的行乞者原来是有人来接送的。那些人都是穿着整齐的人,他们是什么人呢?他们的亲戚或家属?我无法知道。看到这一幕,我愕然了。他们居然成为某些人谋财的道具!那些人也许还有一幅救世主般的尊容吧!也许他们要说:“没有他们,这些人也许早就饿死街头了。”这中间的对与错,我是无法定论的,利与弊的权衡,永远是矛盾的。国家的体制还不健全,到目前还没有专门收容他们的场所。
这些行乞者的存在,早就在街头巷尾引发过了大争议。多数人认为应该把他们谴送回原住地,但这样他们的生存又由谁来保证呢?去与留都是棘手的问题,但原社会能多关注这些问题,以便能找到妥善解决的渠道。
后记:走南闯北,对行乞者已是司空见惯了,也就有些麻木了,但毕竟那善存的一点社会责任感,于是我就用文字表达出来了。虽然观点不够透彻,但我努力了。
-全文完-
▷ 进入拓荒者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