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怡情悦性。可以博彩,可以长才。
古人云: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车马多如簇。
倒不是为灿灿黄金与倾城绝貌美人而读书,却恰是道出了读书的心境。
书是知识的源泉,是人类文化的传播与继承。读一本好书,就是与一位优秀的人对话。深入他的灵魂、触摸他的感情、体会他的思想、总结他的彻悟。开拓自己的眼界,陶冶自己的情操,提升自己的修养、塑造自己的个性!读一本好书,就等同于相交到一位好朋友,他或正直,或善良,或睿智,或沧桑,他是你坎坷人生路的向导,他是你知识海洋的指明灯。
读到一本好书,最适宜的环境是清幽,最佳的方式是独处。
《红楼梦》中贾政与众清客游大观园,见一带粉垣、数楹修舍、千竿翠竹遮映,院后墙下有泉,灌入墙内,绕阶缘屋至前院,盘旋竹下而出。贾政曾赞“若能月夜坐此读书,不枉虚生一世。”。这此地,便也就是“潇湘馆”。想那多愁善感的林黛玉,经常在这溪水月光,手捧几世几代的诗书,墨香淡淡,清风几许,与前人一颗颗诚挚的诗心沟通,偶而有一竿竿青竹,于她或倦惫或思索之时发出龙吟数声,凤尾潸潸,其雅,其乐,其趣、其温馨、其宁和、其心得与领悟、其幽深,灵魂早已融合了周遭环境,抵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那幸福和满足实乃令人羡慕和向往!又岂是快乐二字就可道全乎!
五柳先生曾言:“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欣然忘食”,黄庭坚说过:“三日不读书,便觉语言无味,面目可憎。”莎士比亚说:“没有书籍,如同鸟儿没有翅膀。”孔子言“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风云三尺剑,花鸟一床书”、“知于天地外,意在有无中”,这许许多多前人总结与抒发的读书乐趣,又实难用文字来全面表达。读书,读到极致,会忘记时光、忧愁、饥饿、困倦,手捧一本好书,书边一杯香茗,无论凄冷早晨或风雪黄昏,都因读书而变得悠然自得、温暖惬意、短暂而不知今夕何夕了。
“狡黠者鄙读书”,自恃头脑聪明,却不知书中有乾坤、字中有真界,是为最无知者!“无知者羡读书”,此类人徒有理想,无实际行动,愿望天天承诺,却于瞬时凋零。读书,不过一句空口号,不读却又盲目崇拜书本,是天下之最愚蠢者!“唯明智之士用读书”,懂得读书的人,不会轻信书本,也不会对书尖酸挑剔,不为吹嘘炫耀而读书,也不会凌驾于书本之上。书籍就好比是他每日裹腹的食品、他的精神食粮,一日不读书就感觉内心空虚、失落,唯于定时定期地阅读,通过一本书开启自身的灵魂与思想,吸取书本的智慧与能量,运用书中的真理及知识,才会充实、快乐、满足和丰盈!是最聪敏者!
然而读书,一定要懂得选择。学会掌握、发挥和利用。
众所周知:阅史使人明智、吟诗使人灵秀、学数学使人周密、探科学使人深刻,读伦理使人庄重、投心思于逻辑与修辞中使人善辨。大凡有所选择,都可以通过读书来补天然之心性不足,转变秉性之缺陷。沉闷之人就多读诗,灵活之人就多读史,正如身体百病,只需对症下药,皆有其病愈健康的一天!只要坚持不懈,阅读下去,无意之中,便也自修了其身、养息心性了!
读书,又不可读死书、死读书。一味地相信书,一丝不苟地按照书本办事,不知变通,那书就读得没有意义,反受其害了。有一寓言:一书生背着一箱书准备过一条小河,河面约三尺宽,书生不知如何过河,急忙翻随身携带的书,书上有时写跳,有时写蹦,有时写跨,有时写迈,书生就在河边屡屡试着,好久都没选择到他认为最正确的过河方式!如此迂腐!尚不如不读书了!
读书,如何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实在是一门学问。
一本书的智慧并不在书内,而是在书外!通过读一些书,使我们了解到一些平日里我们不知的大智大彻,从而能够结合自身、灵活运用在生活中,加以思索和利用,才算读懂了一本书,也是会读书!没有辜负作者及这本书的愿意!而当你读懂了一些书,就能于众人的高谈阔论中展示自己;能于凡尘琐事的红尘中保持个性及冷静;能于方方面面与人接触中正确明快地辨别是非善恶,能于为人处事、决断命运乾坤之时不矛盾不犹疑!“腹有诗书气自华”也便是如此!
读书也要像睡觉吃饭一样,要合理安排时间,掌控速度,以便能更快捷而全面地吸收书中的营养!
读一本书,不可囫囵吞枣、也不可过于懒惰。过快只知其概不知其意,过慢思维会滞怠。选对了时间读书,有事半功倍之效!善读书,会读书,又要对书中的思想中心进行精读,必要段落进行摘要。如此读书,久了,才能如入芝兰之室,形同与芝兰相处,让其优雅与风味一点点沾染到心上、思想中。虽此时自己并不闻其香,但他人见你,却总知你有香意,奇香,正从灵魂与骨髓一点点向放释放。
当然读书的方法因人而异,有人愿博闻强志,深思慎取。有人愿只在某一个领域内自在遨游!个人比较倾向孔子所提“温故而知新”。不管你选择了怎样去读书,去学习,只有时常温习所学得的知识,并重新加以整理和巩固,才能不断吸收到更多新的东西。“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同样是孔子的观点,他曾谦逊地说道“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意思是说,我不是天生就知道这些东西的,而是喜好古文献,并以敏锐和全神灌注的精神而追求到的。面对一个伟大的思想家所真挚道出的一句话,我们平凡的、普通的人还有什么理由不读书,不爱读书呢!
“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行万里路,读万卷书”。一切人类的科学、艺术、文学、哲学、智慧、思想的产生并发掘,都被写在书上,人类几千年劳动与苦难所创造、交换的一切、经验与事实也都陈列在书里,人生更是一部书!就让我们爱读书、痴迷书、醉入书本学知识之后,再跳出书本、利用书本,为全社会、全人类,继续传承与书写这分美好而神圣的使命吧!
一切尚在读书中——
-全文完-
▷ 进入紫色菊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