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年岁末,借着喜庆咱新人也和“烟雨”扯上一把淡
——题记
过完小年这“狗狗年”眼看着就要汪汪而去了,从打工仔到个体户,鄙人一路走来似乎注定遁逃不出写年终总结的宿命。但许多事物往往有着一种美妙的蜕变,负担在惯性过后可以成为嗜好、享受,这不刚刚做完了公司的年结,俺又突生兴致,总结一下自己狗年里的网络文学之路。
我的网络发表之路是从“子归原创文学网”始步的,后来又到辗转过“红袖添香”和几个原创论坛。随着一些客观的变故及主观的拗见,在涉足网络文学的第四个年头,也就是去年上半年,我开始对网络文学逐渐地心灰意冷。看不惯良莠不齐的大环境下许多不负责任的评价;看不惯“礼让斑竹”成风后,故作姿态的英雄相惜、献媚追捧;看不惯初露峥嵘便不可一世的样子;看不惯东拆西凑后,乔装挚爱文学的表情……可看不惯又怎样呢?朋友说了,闭起你那双小眼该干嘛干嘛去得了!
说的总是轻巧,可是文字却和吸烟一样,好上了就戒不掉啊。揣着挥之不去的心瘾,在去年九月的一个上午,我叩开了“烟雨红尘原创文学频道”的门。说真的,一开始我感觉这网站的名字有点俗气,不像“子归”的名头下藏着四川人对诗仙李白笃爱的典故,“烟雨红尘”一定是个南方人搞的网站,仔细一查,果然是广东人做的。可转念一想,谁又能说网络文学不是大众文化,乃至“俗文化”呢?有一点可以肯定,这里至少有着五年之久的历史,也是我草略观察后发觉得人气最旺的原创文学网站之一。于是,我决定在这里写上一把,做个“烟雨人”,这里人多嘛,怎麽着也混个人多势众。
一转眼,从一个初来乍到的新人我已在“烟雨”待了小半年,也发表了八十余篇文字。总体感觉,这里的确不赖,有文品、有人品,也有骨锋铮铮的讨论。虽说随着年龄增长,俺对文字早已失却了不切实的奢望,或者说抱负,但有了“烟雨”这块心灵宿地却足以给手中的笔留个盼头。咱就风骚点儿把这盼头说成希望吧,有希望的生命总盈荡着感恩、感动,所以在辞旧迎新之际,我必须说一声:感谢“烟雨”!
按照咱中国人的习惯,大过年的尽得拣好听的说,但是面对抱有希望“烟雨”,我不想假模假式地歌功颂德,也不想歇斯底里地吹毛求疵,只想唠唠心窝子,真实地展示出自己心中的感受,如果过于狭隘,大家全当扯淡即可。
◎我与“烟雨”自明说
我是个喜欢在茶余饭后码几行小文打发闲暇、愉悦情致的人,但由于自身的惰性,以及工作原因,着实做不到勤奋阅读、博览经籍。因而,俺的文字也时时处处透出没文化,既然没文化,俺也就只能另辟蹊径找条“野路子”——说实话。这麽多年来,俺一直遵从以情代文、倾诉心声的媚俗路线,侥幸的是,无论是在平面还是网络都不知不觉有了几个忠实读者。也因为这,俺私下里也飘飘然了一把,大言不惭地说,写字只图个痛快,要是恰巧有人读了也痛快那就更好,痛快的多了,不快自然就少了,世界也就更好了。
其实,每个人写字的目的不尽相同,何必一个定论。写吧,沿着心的方向。
◎我与“烟雨”星星说
“烟雨”的作品等级分为三类:实五星——精华;虚五星——推荐;无五星——普通。
如果说,在文学网站发表,一点功力心都没有,我不相信。但是功力心太重却也大可不必。我对自己的斤两还是比较清楚的,比起不会写文章的老百姓,俺还是信心满怀,怎麽着也有几招云山雾罩的花拳绣腿。可要是遇上了真正有武功的作家、职业撰稿人,俺就只剩下跪磕头的份了。在网络文学这个鱼龙混杂、缤纷绮丽的花花世界里,俺想俺应该算是中等偏下的写手。可即使没有水平,也没有人愿意丢掉鸿鹄之志啊,精华精华何日到俺家?(曾在“红袖”飘过红,“子归”推过荐的俺早已就“心怀鬼胎”。)
有名言曾声称:面包会有的。在某一天俺幸运地摘到了第一颗星星,后来又偶尔得之。人的欲望总是无底的深渊,当你拥有了就想要更多,恨不得天天流星雨。就这样贪婪着、矫情着,有时候发过一篇自以为得意的文章后没得到星星,心中不免一些失落。直到我在“烟雨”阅读了许多朋友的文集,才在心里狠狠扇了自己几巴掌。我发觉许多朋友也认认真真、扎扎实实发表了十几万乃至几十万字的作品,却经常连虚五星都得不到,可他们依旧一如既往、淡定坦畅地继续写着。我看到了一种坚持,一种信仰,我必须致敬!我羞愧地扪问自己,你口口声声说着书文无所求,可你真的能做到泰然而就吗?
网络文学的偶然性、差异性、甚至欺骗性都很大。譬如“烟雨”来说,一篇精华大致只需征服两个人亦可。如果你的文字打动了审稿编辑,他就会建议精华,然后再由一个编委审核通过就会被推出。故而,一些不错的文章邂逅了与作者思维方式有差的编辑也许就错过了精华,而精华经常也会代表少数人的欣赏角度,反调、论战、笔战也同刻而生。
我因为要写一篇论述网络文学的文字,曾做过一个极度无聊的游戏,就是在一些文学网站注册不同的马甲,再把一些很优秀地方作家的文章原文搬上,看发表后的反响。结果大多数文章无人问津、黯然无光。由此,我得出一个偏执的置换,就是网络文学还是存在人气综合症,也存在缺乏内质、修辞不谨的稚嫩与通俗。说实话,很大一部分网络精华,是达不到平面发表高度的。当然,“烟雨”也不乏优秀作者,比如“轻轻走来”女士的散文,“运涛”先生的随笔,“暖玉”女士的杂文,“踏秋而歌”先生的现代诗歌等等……
文学在每个人心中的地位与含义是不一样的,但我始终认为文学是一门绝对的艺术,审美价值绝对大于功效性。就学术角度而言,刨除书心言志之外,好的作者、好的文章必须有丰富的内蕴、深厚的功底。曾在“烟雨”目睹过一个根本就没弄懂“文学”二字为何的哥们,激昂怒斥“纯文学”的文章,叫俺大大地喟叹了一回。我们必须分清,好文与热文,尖锐深刻与哗众取宠的区别。我们也要懂得尊重,不能一碰到文学造诣高深的朋友,就摆出一副“道不同不相为谋”的阿q面孔,也不能以“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的泼皮精神去排斥。我不敢苟同,一位朋友文中所述:在网上谁不能写两行字,别把自己太当回事。
我理解大量推精是“烟雨”调动写手积极性的网站推广手段之一,但是既然有了推荐对文章表示了认可,可不可以减少一下精华的数量,让精华实至名归是不是会有更佳的效应呢?
都说星星知我心,我们也得冷静面对那些星星啊。写吧,一泯高低,就为那道风景。
◎我与“烟雨”朋友说
可以说我在“烟雨”有很多朋友又没有什麽朋友。为什麽这样说呢?因为我很少与朋友交流,至多路过问声好。相对有交流的只有别处相识的文友“踏秋而歌”老兄,他也是被我叫来“烟雨”的。
“烟雨”首页有一个专栏叫“每周热文榜”,我仔细一看明白了,那上面就是一周里文章回复量名列前十的热文,要成为热文一般首先要有精华文章的基础。但是,再仔细一看其中大多数热文的高回复总是要靠一堆就文章本身来说毫无意义的拉家常的灌水把楼砌高,所谓的热文,大部分都出自“烟雨”的资深人士与人气选手。
其实交朋友是件大好事,无可争议,问候朋友更是体现了重情重义的优秀品格。可是,我知道“烟雨”有论坛,也有很多朋友相互建了qq群,既然有了这些沟通方式,何必在一些本身很不错的文字后面瞎扯呢?难道有人刻意相把某篇文章炒热?景致属于自然,需要大家来维护,而不是生生捏造,有些都煞光了还美滋滋呢。
据说,“烟雨”有位红人,干脆说名人,相当时尚。长袍、马褂一大厨衣裳,经常大摇大摆、招摇过市。我很是好奇,于是通读了这位明星的文集。的确很不错,但绝对是从一个文学爱好者角度出发,不客气地说,他离居功自恃、扬名立腕还差很远,充其量比我们这些票友好上那麽一小些,可他怎麽就如此张扬呢?前不久,他在一篇今日关注的散文诗下歇斯底里地卓越表现让我对他美好的怀想彻底破碎了,从刮目相看到不屑一顾。我与这位朋友没有交流,因而过结、敌意皆无从谈起,但读过了他的一位朋友为他写的“正名说”,我实在是不明白了。我不知道那位朋友现实中是如何为人处事,但他在网络上的言行确实有问题。诚然,如今是讲求个性、推崇个性的社会,但真正高品质的个性是一种真实的、自然流露的心性与行为,需要被身旁的人悄悄地发掘、欣赏,而不是一种强行地射入。很显然,那位朋友是在刻意地设计一种形象,表演一种轻浮、张狂,来衬托他文字中的纯净、现实中的诚恳、朴实、不羁世事,而后给人一种落差感,乃至赞叹。如果,这位朋友真如自己所述是位成熟的中年人,我不禁要问这样做有意义吗?我还想问那位为他“正身平反”的朋友,你是他真正的朋友吗?朋友,是一种懂。而懂,是懂得什麽对他真正有益,怎样的辅助能让他变得更完美、更优秀。欣赏朋友不是随心所欲的喜欢、缪赞,解读朋友不是遮住他的欠处,高举优点摇旗呐喊。良药苦口利于病,向朋友叫叫板,未必不是一种对他的爱。
烟雨红尘,烟雨人生,我们度不尽虚情假意,我们需要真正的朋友,我们却要先从一个真朋友做起,愿“烟雨”人皆挚友。
◎我与“烟雨”文体说
我不会写散文,但特爱读,我个人觉得散文是文学中最具审美性、最富有质感的体载,所以我很艳羡那些作得一手漂亮散文的朋友。形散神凝的大境界说起来很潇洒,但我深知那是需要拥有深厚的积淀,甚至超人的天赋才能运笔自如的,因而自己那些记录心情的流水帐很少敢拿出来见人。咱是门外汉,只能从一个读者的角度谈一谈需求。“烟雨”有不少优秀作者,读他们的作品的确很享受,不过在这里还是想提一点小小建议。“烟雨”推出来的散文大都是唯美、隽秀的诗化散文,读得多了会给人一种刻意雕琢、故求风雅的倦意。有许多读来很长知识、见识,并很引人思考的记叙文(札记、游记、物记、传记等)时常容易被冷落。其实,散文本该海纳百文,按古人的意思散文囊括了除含律文体、史礼记、小说、戏剧之外的大多数文体,当然,也包括时下颇为时兴的杂文,区分开散文与杂文是近代一种全新的且并无定论的说法,对那些严厉区分开散、杂文的说法俺持保留看法。俺是衷心希望“烟雨”的编辑与写手们尽量多角度入文,在今后为我们这些读者奉献更多样的饕餮美文宴。
我写诗歌,但由于基本不通韵谱,又无文言底子,不敢轻易酿造怪胎,亵渎情致盎然的近体诗板块,所以只能写写相对易学的现代诗。我感觉“烟雨”的现代诗氛围不错,在几个比较有才华并富有热情的斑竹率领下,一大帮新诗拥趸激情澎湃、踊跃创作。感谢“烟雨”,感谢“烟雨”为广大诗歌爱好者营造了一个幸福的诗歌乐园。别的不多说了,新的一年多多写诗,支持“烟雨”,支持诗歌。写诗,真的很快乐!
就我个人来说,最喜欢、最擅长的是小说,但我的小说基本不在网络上发表。(俺对自己的小说还是抱有那麽一点点小幻想。)浅谈一下对“烟雨”小说的看法,坦诚地讲“烟雨”的短篇小说并不是很筋道,也许跟网站风格趋向有关。许多作品都是一些“意识流”小小说、微型小说,有一些甚至是长篇记叙文,有体载混淆之嫌。短篇小说不只是具备了时间、地点、人物、情节发展后,再配上一点哲理、思考,就成事了那麽简单,小说也不是一种汝不知、吾不知的感觉境界,否则要寓言故事和现代诗歌干嘛?小说应该是通过对现实生活的具体描写,来透视社会、揭示人性、探讨生命的过程,而短篇小说更应该据其特性来精心琢磨,通过入性入骨、有血有肉地细致创作来完成长篇所无暇细化的触角与筋脉。所以,谨待小说、善待小说是我们小说爱好者需要注意的。至于长篇小说,由于时间原因我在“烟雨”只读完一部半,所以没有发表看法的依据。不过拿我读完的那部来说吧,错别字及误处甚多,严重影响了我阅读的兴致。那是一部精华作品,作者功力也不错,确有几分味道。可我有点不明白,一部长篇不是朝夕之事,好不容易完成了,为什麽不仔细校对一下呢?为何如此急切地发表呢?
小说是文学最具象的一种舞蹈,希望新的一年“烟雨”小说的舞姿再精彩些!
◎我与“烟雨”编辑说
我与“烟雨”的编辑没有怎麽交流过,唯一的交流恐怕就算曾被我恶语相向过“风在先”了,可就是从那一次开始我对“烟雨”的编辑群体产生了好感。由于一次偶然的情绪化我给“风在先”先生发去一条不负责任的并带有人身攻击言论的短信,以至倍感无辜的风先生用一篇杂文向我还击。读过那篇文字之后,我有些气急败坏,未加任何思考,喋喋不休地向他开炮。但就在此时许多“烟雨”的编辑却过来调解,并且帮我说话,尽管后来我认为理并不在我这边。最后,在“文若书”的调停下,我和风先生握手言和。我欣赏风先生的大度,也为其他编辑保护弱势群体(编辑与会员之间)的行为所折服。“烟雨”真的应该因为拥有这样的编辑而骄傲,他们是“烟雨”的财富!
说完好听的,咱也免不了挑刺的“恶习”,给“烟雨”编辑提点小建议。总体来说,“烟雨”编辑的文字水平还是要胜出大多数会员一筹的,所以我不认同有朋友在文中说的借编辑之便互赠精华之说。但是苏轼老人家早就声明过“高处不胜寒的”的道理,在高出、在明处就免不了,受更多的关注与监督,所以随之而来的质疑、妒嫉,甚至中伤也是难以避免的。因此,希望编辑们有一个好的心态,淡定处之。
同时也希望编辑们在审稿时更具客观性,尽量剥离主观印象,那样可以避免某些文章的争议性。另外,也劝一劝极少数自持才高的编辑放一放架子,注意一下评语的措辞,有时一副“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样子并不具备说服力,还会丢掉亲和力。俗话说,天外有天,所谓的高低都是在一定局域中和一定历史时期内。编辑和会员是相辅相成的,就是面对会员低水平文字也理应给予足够的尊重,若没有会员之低,又岂现编辑之高呢?
当然,“烟雨”编辑都是毫无报酬的义务劳动,对他们这种无私的奉献我们必须致以最诚挚的感谢,也要给予深切的理解与支持。我就看到过杂文版主编“帘外落花”女士曾感叹道,大量的审稿占去了她过多的时间,导致她失去了创作的精力和状态。编辑确实不容易,谢谢了!
趁着这狗年还在,俺很主观地说了说自己心中的“烟雨”,若说错了,大家别气,就当俺是“那个”嗷嗷叫了。这里也就不俗里俗气地拜早年了,说点许望吧:狗年要过去了,狗年也还会来,衷心希望所有的“烟雨人”对待文学、朋友,永远都像狗一样忠诚。
本文已被编辑[文若书]于2007-2-12 20:14:12修改过
-全文完-
▷ 进入小涛s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