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若书先生的文章,基本上都看过。独独对他的杂文,一直持怀疑和批判的态度。以前总以为,他对观点的只破不立,如同一批注者,或者一牢骚者,是因为表达方式的问题。看到《思维空隙》一文,才明白文若书先生写杂文所出现的问题的根源所在。故写此文,旨在与文若书先生商榷,并无它意。
《思维空隙》一文,虽然文若书先生说是偶发奇想,并声明这是一篇思考的提纲,没仔细论述,大多是观点,但也同时强调,虽未严密论证,但也经过严密思考。但是,读罢此文,笔者认为,如果诚如文若书先生所说,此文是经过严密的思考后的文字,就只能说明一个问题了:文若书先生的理论知识的缺乏或者对历史的了解不全面。当然,这不在本文的讨论之内,本文仅仅《思维空隙》一文所出现的漏洞来谈思维方式。
首先,他在文章的开篇就来一句:中国文化,是现今世界上唯一硕果仅存的古典文化。中国文化是不是现今世界上唯一硕果仅存的古典文化,已有朋友在评论中指出:全文第一句话就犯了常识性错误,中国文化绝对不会是唯一硕果仅存的古典文化,象南亚如印度文化,东南亚之泰国文化,西亚之两伊文化等等都存有古典文化部分!严格来说,中国传统文化,是世界上四大文化体系中唯一没有中断的文化体系。也许文若书先生认为,抛弃了中国重考证的思维,就可以进行观点创新了。可这种创新,却与事实大相径庭,如何叫人相信呢?
其次,他认为直到现在,许多人在做学问时,还都是论而不断。好一个论而不断!笔者不知道文若书先生是如何理解“论”和“断”的。从字面意义上,“论”就是论述、论证,“断”就是判断。从做学问的角度,“论”可以理解为论证过程,“断”应该是论证的结果,即观点了。按文若书先生的说法,论而不断,就是只有论证过程没有结论了,或者说只有论述没有论点。笔者学识浅薄,到目前为止,基本上没有读过一本甚至一篇只有论证没有论点的学术论文。相反的,笔者只是在文若书先生的文章里,看到了一种真正的断而不论。可以这么说,文若书先生的杂文,只有观点,没有令人信服的论证,这才是事实。说到这一点,不能不谈到文若书先生在《思维空隙》一文中所崇尚的盲人摸象法。盲人摸象,摸到了什么问题,并大声说出来,本来也无可厚非。而问题并不在于摸到了什么,而在于怎么说出来。文若书先生也许只是觉得盲人摸到了问题的伟大,却忽略了盲人摸象的可笑之处不是他们说摸到了耳朵、鼻子、尾巴什么的,而是他们把耳朵、鼻子、尾巴什么的说成了大象。
第三,文若书先生认为,在重考证的思维方式下,新的思想和观念就很难产生,外来的思想观念也很难进来。据笔者所知,中国文化所具有的一大特质就是和而不同、博采众家之长的文化会通精神。中国文化不仅在国内的各门派之间进行会通(如道家和儒家的融会贯通),对外国文化也是兼容蓄收,这一点在佛教的中国化中体现得非常明显(中国禅宗文化的形成与发展)。中国文化在自身的发展中,保持其自身特色,和而不同,却被文若书先生认为,“最后不是让新东西改变旧东西,而是让旧东西改变了新东西。致使新东西完全失去其新的意义,和旧东西混为一谈,最终也变成旧东西而失去其本来的效用了”,笔者不知道文若书先生是在吹毛求疵,还是真的孤陋寡闻。
第四,文若书先生认为,中国除先秦之外不再有哲学,并把原因归结为中国重考证的思维方式。据笔者所知,中国先秦之后没有出现哲学家,应该是与我们历史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禁锢有关。只信奉儒家的东西,压制甚至毁灭其它的思想,本身就抛弃了真理,也当然不可能有哲学家了。文若书先生将此归结为中国重考证的思维方式,笔者认为确实有失偏颇之处。
第五,文若书先生说:“人们总是为我们的文化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而骄傲,而自豪。但是,只要我们放下面子和架子,平心静气地好好想一想,我们的思想文化真的就那么博大精深了么。源远流长,这是客观的事实,不必多说。它只能在古老的基础上有些见多识广而已。它几乎是无所不知,又无所不容,可很多时候,就是不能够无所不能。这就是问题的症结所在了”。文若书先生为什么要否定中国人的民族自豪感,笔者无从考证。但是有一点,文若书先生在这里也犯了一个常识性的错误:他认为中国的思想文化只是在古老的基础上有些见多识广而已。其实他不明白中国文化的真正含义。什么叫文化?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把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仅就精神财富来说,就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人类在社会中的一切能力、习惯。中国文化不仅源源流长,也具有渊博无际。不谈别的,就是老子的《道德经》,区区5000言,其中就包含了多少的哲学原理,至今为全世界所关注。这仅仅是见多识广所能达到的吗?同时,文若书先生认为,中国文化“几乎是无所不知,又无所不容,可很多时候,就是不能够无所不能”,“问题的症结”在于中国文化并不博大精深,只不过是见多识广罢了。大概文若书先生也不知道,中国传统文化在日本、新加坡、韩国等国家进行现代转换之后,正发挥着其独特的功能。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之所以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是因为由于多种原因造成的传统文化现代转换的落后。所以,中国传统文化面临一个现代化的问题,每一个研究文化的人应该好好思考和琢磨怎样赋予传统文化的时代意义,并使之成为社会的核心价值体系。这才一个研究文化的人的品质和社会责任。文若书先生显然不知道这一点,也难怪他会如此理解中国传统文化。
至于文若书先生认为的“导致了全社会的浮夸和虚伪,心口不一,言行不一的矛盾处处都是的思维基础”是考证型思维的观点,更是让人觉得似是而非。人们的社会行为需要寻求理论的依托,需要寻求一种大众化的认同,这本来是人作为社会人的一种心理行为反应,在文若书先生的思维中,却成了考证型思维的产物。如此看来,西方的行为科学应该放弃实证研究而采纳文若书先生的考证思维了。最关键的是,文若书先生认为,有文件可查,便是考证了。什么是考证?所谓考证,其实就是根据一些历史资料,经过综合;分析、推论,得出符合实际的、新的结论。文件的规定,是表明社会要求的理想状态是什么,代表的是应然。社会现实的情况,表明的是社会要求的理想状态实现的程度,代表的是实然。社会要求的应然与现实的实然之间的矛盾的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但绝不是文若书先生所说的考证思维。可见,文若书先生并没有完全弄懂他所批判的考证思维究竟是什么。
文若书先生在文章的最后指出:至于改变考证型思维缺陷的法子,其实也很简单。只要我们多一点道德的勇气,敢于面对真理和谬误就行了。多一点道德勇气,就可以改变一种思维方式,真是抽象得不能抽象了。因为道德勇气,不仅可以用来改变的是一种思维方式,还可以改变很多东西,如可以使人知耻明辱、改邪归正,可以使人面对错误,维护正义等。文若书先生之所以以道德勇气这一抽象之词来结束他的文章,可能是他自己也不知道具体应该怎样做吧,因为他崇尚的是摸到大象的鼻子就说是大象本身。
-全文完-
▷ 进入吹糠见米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