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开头语
2001年春天来了。正是我们全家第一次在浙江永康市古山镇团圆过年,意犹未尽之时,是鄂平的热心关照,建杰于2月26日(正月初八)从长沙来这里的<星月公司>做事。带来元亮弟写的《人生一瞥》稿本 (后于年底修订打印成册寄我),连同他此前写的《过去了的与不断延续的岁月》,都主要是写的家庭、个人经历。我叫它”姊妹篇”(以下统称《人生一瞥》)。毫无例外,我都是先一气看完,后又慢慢品阅。读之读之,这来自家乡的《人生一瞥》,吐露那大家庭的芳香,给我有异地他乡读家书之感。正是这思绪的驱动,本来生性沉默,口笨手懒的我却萌发了将我或在脑海中闪现、或在心中涌动的人与事、情和爱、苦与甜挖出来的念头。这念头恐怕就是我真情《故事》的影子。
我是大家庭中的一员,排行老二。《人生一瞥》中的二兄即我。我自觉有责任也要写一点,加上自我消遣的浓厚兴趣,把我记得的、难忘的”故事“收集起来,公之于众,如同《人生一瞥》一样,不也是对大家庭的一个贡献么?!心动之行动之。于是拿起笔来开始了我称之为新”长征”的第一步。
说时容易做起难。苦于脑钝,限于笔拙,不成文章,如何是好?更困惑的是手头无任何记录资料,几次构思,几次动笔,都望纸生畏,几乎打起退堂鼓来!怎了心愿?!好在我暂住古山,在家休闲,环境幽静,又有《人生一瞥》的先导,翻来覆去还是开始了《故事》的旅程。从2001年三月初到六月六日,用4个月的时间,完成了初步框架结构。后又想一点补充一点,九月八日回武汉,十月二十八日完成稿本。《弓[出故事吐真情》终于诞生。
毕竟由于时间久远,记忆有限,又考虑篇幅的精简,便以人为本,以情感人,以事为实,没有想到,也没有那写作能力来驾驭《故事》的全貌。因而用什么形式,什么体裁来写都懒得管它了。从内容讲,十个题目和故事情节,没有按时间顺序来排列,而是将一个典型事例为主线列一个标题,再将相联、相近的事放在一起。时间有月日差误,事实无半点虚构。名为《故事》,实是泛指和总称。细看里面没有一个单个的、有头有尾、有情节的故事,读来乏味。这是我的遗憾。于是我掺进了一些图片,多少增加了《故事》的生动性。从文体格式看,有“开头语”却没有“结束语”。而是用“余杂谈”来收尾。这正是贴近生活的考虑。因为生活在继续,故事在延伸,只有用“杂谈”来告一段落。增加了“故事”的趣味性。
这《故事》无传奇色彩使之动听,无华丽的辞藻为之感人,旨在忆往事聊家常;或触景生情发感慨,或觅生活细微处见真情。这便是我最大的快乐!
《故事》是我茶余饭后的凑合,拿来自我消遣罢了。不妥之处在所难免。其中如有“春姐”、“亮弟”、“德珊”等的称呼,其实他们已是六七十岁的老人了。我都毫不在意。诚然,实话实说。我都是随手拈来,脱口而出的哩!
二、茅屋歌
“ 竹篱茅舍风光好”。我高兴地为伴我度过童少年的茅屋而歌唱。
这一节原为“一瞥赞”。是去年我在浙江古山时收到亮弟的《人生一瞥》手稿后,我的第一稿中写的。去年底他将《一人生瞥》打印成册时将“《一瞥赞》收入“亲友留言录中(见《人生一瞥》62页2l题)。为不重复,我增写了《茅屋歌》填补到《故事》中来。
那是坐落在朱家冲婆婆湾里的一栋四缝三间披杉厢房为主体,外有猪、牛栏,冲米房(即臼米的地方)等用房。屋后是青山竹林,屋前是我家租种的一片梯田。北边紧靠着菜园。爹妈常在早晚来浇水种菜。菜园门口有棵老桂花树和梅树。南边不远是泉井和水塘。我常用小桶挑井水吃。用蔑饭蓝放些米饭、螺丝肉、紫苏叶作鱼饵沉入塘里捞鱼玩耍。塘基上有两棵桃树和柑子树。这样便把我带进了三月桃花红,八月桂花香,柑树花开点点白,腊月梅花对雪开,交相辉映,争奇斗艳花的世界,也给了我美好生活的向往和人生意志的熏陶。
茅屋门前是一块不大不小的坪地,白天晾衣晒谷,晚上全家人在这里乘凉闲话,我躺在那用得老红的竹床上看月亮数星星。时而听见小鸟在屋檐下做窝的卿卿喳喳的叫声,田里的蛙声呱呱夹杂着牛的反刍;蒙胧中耳边传来母亲剁猪食的蹦蹦声、在圹边洗衣服的擂捶声。这时,姐姐给我讲‘嫦娥奔月’、‘牛郎织女’的故事;等一会,妈妈坐在靠椅上不停地用芭蕉扇帮我拍打蚊虫。这是一曲人与自然,人和动物和谐相处的田园交响曲!不知什么时候她眯着眼睛睡了,我此时也早己进入了梦乡……。
然而,茅屋的命运如同我的人生一样,有过坎坷和痛楚。记得我进厂后在夜校读到”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时,就伤心地想到她——我家的茅屋经常被风吹破的不幸的遭遇!尤其是那北面当风的厨房屋顶,一遇大风吹过,就被掀开一大块,从屋里望得见天空。每当这时,急得爹爹爬上屋顶加盖稻草,再用门板、石块压住。一年又一年地使我们有个安居之所。
那还是在1943年的时候,当时我在中屋学堂念小学,有一天,我在操场上玩耍,突然传来一阵”救火”的叫喊声。我一下子就惊呆了,原来是我家的茅屋失火了!顿时我痛哭了起来,泪水蒙住了我的双眼,但我仍清楚地看到,屋顶火光冲天,浓烟滚滚;村里男女老壮的人群涌向火场,有的拿水桶、脸盆,有的扛梯子、扦担,有的爬上屋顶……,就这样,他们在没有任何现代灭火器材的情况下,凭着阶级的情,茅屋的爱,智慧的手与火魔搏斗,终于将火扑灭,保住了茅屋也就保住了我家生命财产的安全,谱写出一首团结奋战,人力胜天的正气歌!。
身居茅屋,还总是以自信和微笑面对生活,把全家人乃至所有关心她的人凝在一起。我记得爹妈在这里摆上好菜美酒,堂屋里高朋满座,欢送姐姐出嫁;哥哥在这里举杯答谢亲朋,迎接春姐喜结良缘。满屋充满了欢乐。周边的乡亲或做田里工夫,或砍柴放牛,乃至过往行人不论男女老少,都喜欢进屋里歇脚聊天。爹妈总是笑脸相待,叫我端茶递烟。遇到吃饭,就留人家就座。年复一年,屋子里笑语欢声不断。
沧桑巨变,这茅屋伴我度过了童年和少年时期。解放后,我家分了田地,我们离开茅屋搬家到下大屋居住,开始了新的生。1998年我回乡,留意那茅屋已不见踪迹。我只得在屋前田间收割时留影,写道:”看那山下婆婆湾里我们曾住过的茅屋,似乎还隐约可见父母带我们种田的身彭影……。”表达了我对茅屋的仰慕和思念之情。然而生活中有人以偏见对待她,认为茅屋只不过是穷人的陋所,这是不公正的。我要理直气壮地说:这茅屋是我遮风避雨的港湾,启蒙知识的殿堂。现实茅屋离我远去,新瓦楼房到处可见。我在武汉住的是八层高的楼房。此时,我看到了”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呼唤已成为现实,听到了时代的脚步声:我们正阔步走在建设小康社会的大道上。
-全文完-
▷ 进入悠悠寸草心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