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来,春节放假一直是由初一至初七,前后七天。我们已经习惯了这样的假期,因此年年必然都会感受到一种别扭,便是除夕那天由于尚未放假而忙得人仰马翻;但到了春节假期的最后一天(初七),又闲得无事可做,甚至会觉得乏味和无聊。
为什么年年过年都是这样开头紧张,结尾淡而无味?究其根本,乃是春节的放假没有遵循民俗习惯、节日内涵和人们的文化心理的缘故。
春节是中国人传承了数千年传统的节日。在农耕时代,人的生活节率与大自然的四季是同步的。年预示着新一轮的开始。过年最重要的生活与生命的意义便是“辞旧迎新”,也就是送走过往的一岁,迎接姗姗而来的新的一年。于是对往日的怀念,对意外不幸的担忧,对新生活的憧憬与企望———这些心理与情感,全都集中地表现在过年的这几天里。
在春节这几天中,正月初一,元旦之日,新春伊始,固然重要。但除夕这天,似乎更被中国人所看重。因为从时间上看,只有除夕这天,才更具有辞旧与迎新的意味。
故而,在这一天,身在天南地北打工做事的人全要赶回来,全家老小聚拢一起,以美食美酒助兴,相互祝福,享受亲情,共度这个一年一度的“辞旧迎新”的时刻。
为了过好这个隆重又非凡的日子,各种准备工作从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就开始了。全国各地都有歌谣,合辙押韵地道出哪一天要做什么。为了过好年,人们要不断地往节日里增添力气,以表达对生活的热情与希冀。
从年俗上说,除夕这天就是“年”。中国人把这天亲热地称做“大年三十”。这天决不只是吃一顿“年夜饭”。年夜饭不过是除夕的一出重头戏。还有许多必不可少的大活动都要在这一天进行,从敬祀祖先、年夜守岁,到子夜时分燃放爆竹。而这一天最令人欢悦和感动的还是以家庭为中心的人间团聚。不论是男女老少一起忙碌着年夜的酒饭,还是在寒风中终于点燃了烟花的药捻,年的高[chao]、年的情怀,以及最深切的年味都是在大年三十这一天。
因此说,这个真正属于“年”的日子不放假,有点不合情理。近年来,每逢除夕,许多单位领导和老总都注意到“以人为本”,格外开恩,早早收工,叫职工们回去“忙年”了。尽管如此,法定不放假的除夕之日,还是叫人感觉“皮肉不合”,紧迫又忙乱。
再有,便是春节假期的最后一天———初七。待到长长的假期到了这天,该去拜年的已经全拜过了,大小聚会也转过一轮。倘若忽然想起哪位熟人,反倒不好去上门拜年了,怎么挨到初七才想起人家来呢?在传统年俗中,初五之后,生活进入日常状态,商家全都开市,谓之“破五”。到了初七就更没有什么大节目了,实际上已经无年可过。于是这天就成了春节假期的“垃圾时间”,变得可有可无。这样的假期还有意义么?为什么还要放假呢?
为什么不把春节的七天假期前挪一天———从大年三十放到初六?这样,人们既可以把除夕过得更充分、更从容也更尽兴,还可以割掉年假中那条无用的长尾巴。使整个春节紧凑又饱满。
如今,我们已经将春节列入我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节日遗产不同于艺术遗产。艺术遗产的传承者是艺人,节日遗产的传承者是全民。这个遗产的保护是设法使大众永远把节日过得有滋有味。那就首先要遵从文化的规律,顺乎民情表达,合乎年俗内涵,才能使优秀的传统文化得到真正的弘扬。
-全文完-
▷ 进入烟雨小冷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