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回岁晚冰霜少,春到人间草木知。
便觉眼前生意满,东风吹水绿参差。
——张栻《立春偶成》
今天是立春,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一年的分界线是以“立春”之时算起,而并非以除夕之夜零点算起。自秦代以来,我国就一直以立春作为春季的开始。
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之首,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劳动人民的独创。它反映季节的不同变化,影响着芸芸众生的衣食住行,是我们先辈了解自然的结晶。古有谚语云:“春打六九头”。明天六九,今天立春。立春这天“阳和起蛰,品物皆春”。过了立春,万物复苏,生机勃勃,一年四季从此开始了。常言说的好:“一天之际在于晨,一年之际在于春。”
立春,天气乍寒乍暖。塞北荒原,河流解冻雪消去,残雪消融。江南都市,溪流淙淙,草与水同色。长城内外,大江南北,万物复苏春来时,棠棣丛丛,到处春意盎然。春天的晨曦,于朝雾蒙蒙中,展开了清新的画卷,到处荡漾着春的旋律。
虽然立了“春”,寒冷的北方大部分地区仍会有霜冻冰雪出现,便会有“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的景象;而此刻温暖的南方,却有了“嫩如金色软如丝”的垂柳芽苞;泥土中跃跃欲出的小草,等待“春风吹又生”;“律回岁晚冰霜少,春到人间草木知”,形象地反映出立春时节的自然特色。
尽管历法中的“立春”,与我们现实生活中的春天,还有一段时间上的距离。但是,数千年的文化传承,在诸多的民俗流传中,显示出了对这一节日的尊崇。丰富的民俗中,当代人最熟悉的莫过于吃春饼了。据说,这一习俗,在唐代已经盛行,人们称之为“咬春”。为了迎合节气,我也与爱人和孩子一起来到了父亲家,烙了一些主食春饼,做了一些副食中的春卷,以示对春天到来的迎接。实际吃什么并不主要,让老人享受天伦之乐,才是其中的主要命题。朋友,今天是立春,您陪老人一起“咬春”了吗?
近年来,在立春这一天,那些淳朴有趣的民俗,渐渐被现代化的人们遗忘,而某年“无春”是“寡妇年”之类的无稽之谈,却喧嚣了好久。今人碌碌,古老的立春有很多的风俗,传至今日已流失多半,现在又有几人仔细的在心底掂一掂这个“春”字呢?
春,总是在积存一冬的寒意渐渐消融时,像个耐不住寂寞的孩子,忍不住的探出头来,等待一刹间的勃发。春发乎于情,情催生了春。春天,在漆黑喧嚣冬夜里,无声地悄然而至。遥望苍穹,朦胧中已看到雪姑娘正移步飘逸,到人间再次传递春的消息。
日有阳光,春育雨露。并非是我对春的来临太敏感,而是春无论在谁的眼里,都是个明媚的字眼。在人们的心目中,春是温暖,是生长的温床;春是鸟语花香,是生机的滋养;春是绿色的海洋,是播种爱的最好时光。春到长门春草青,红梅些子破,未开匀。碧云笼碾玉成尘,留晓梦,惊破一瓯春。花影压重门,疏帘铺淡月,好黄昏。二年三度负东君。归来也,著意过今春。”愿朋友们莫负好春光。
立春,是春天到来的使者。在2007的第一个春夜里,在微笑的、丰富的、多彩的、芳香的春天将至的时候,我把大地的芬芳捧给朋友,我把春天的祝福送给朋友:祝福朋友,祝福春天!祝福朋友的每一天,都是一个崭新的日子!
-全文完-
▷ 进入文清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