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闻11日被北京定为排队日,我有一种怪怪的感觉,似乎首都人民熙熙攘攘到无以复加的地步,直逼迫得政府请有秩序象征的“11”出山坐镇京城;而在此之前,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11”和光棍颇有渊源。
我生平第一次当记者,对“11”进行了采访。下面是我们的通话记录:
记者(以下简称记):11先生您好,祝贺您成为我们的“国宝”。
11先生(以下简称11):国宝?我什么时候成了你们的大熊猫了。虽说文明无国界,但我毕竟是阿拉伯数字啊。
记:老先生误会了,我是说您老作为“秩序”的代表被北京请出这事儿。北京是我们的首都,放到昔日帝国里,您老相当于国师坐镇京城,现在废除帝制了,说您是“国宝”一点儿都不为过。
11:哦,你说的是11日被北京定为排队日的事啊,这事儿我现在还迷糊着呢。说我是“国宝”,是给我戴高帽子,就这件事儿,我充其量相当于某名人被某大学莫名其妙地封为“名誉教授”——你们排队不排队关我什么事?我只是个阿拉伯数字!世界上不少国家和地区,没定我当代表,不也一样有秩有序地排队么!你们北京绝大多数老百姓此前不也是自觉排队办事购物么!
记:老先生该不是还生人们把您和光棍扯为一谈的气儿?
11:您不提我倒忘记自己还有这个名号呢。1月1日小光棍节,11月11日大光棍节,1月11日男光棍节,11月1日女光棍节——这都什么和什么啊?还是那句话,光棍不光棍和我不相干,我只是个阿拉伯数字!有些所谓的“意义”,是你们强加于我身的。不过,说句实话,相比政府命名的排队日,我还是比较喜欢光棍这平民化的称呼。呵呵。
记:我注意到,您总是强调自己只是个阿拉伯数字,我能否理解这句话里充满了平凡和骄傲?
11:人贵能认识自己。我们阿拉伯数字历史够悠久了吧,代表一种文明,谁也离不开我们,但如果我们因此而忘记了自己是劳动人民创造的,囿于庙堂宗室,肯定早就被历史、被人民唾弃了。我们的生命力正在于平凡,在于脚踏实地地为民众服务,我们为此而骄傲。所以无论“排队日”、“光棍节”,只要有益于你们,我都乐意接受这些称呼。
记:问您一个现实问题——在排队日,您排队吗?
11:你们市长购物时排队吗?
记:这个,我不知道。我只在电视上经常见他讲话,生活中未碰到过他,或许秘书帮办吧。您问这个问题干什么?我们市长购物排队和您在排队日排队有关联吗?
11:怎么会没关联!本来,即使不在排队日,我干什么都是排队的;但如果你们市长购物不排队,那么我会焦虑,继而也会不排队,即使他在电视上如何推崇我,即使在排队日!
记:这倒也是。我在报纸杂志上读到过西方某些国家的总统、市长生活中提着菜篮子排队,并和身前向后的老头老太聊得快乐。也就是这些国家,他们准备拆掉红绿灯,他们用心灵感受秩序。现实中,我们见不到市长排队购物,但却常见他的车队常常改变红绿灯,把堵塞留给其他路人。大家对此很是反感,又无可奈何。
11:怎么无可奈何?大家会由开始的反感渐变成仿效他。当所有的人都无视红绿灯的时候,他也会被堵塞的,或许这一次,他得了脑梗塞,急需时间抢救。你们的官员说自己是人民的公仆,表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很好,如果能做到,就更好了。
记:嗯——说远了。最后一个问题——关于排队或秩序,您有什么良言?
11:让遵守秩序成为心灵深处的一种习惯,需要长久地自律;社会看政府,市长要带头。
记:谢谢您接受我的采访。下次再见。
11:还是不要再见的好,和你们这些成人在一起,我很累。我喜欢孩子们天真地说:1+1=2。
(2007·2·4)
-全文完-
▷ 进入九哥儿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