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阵风吹来,我的脸如刀割一般,走在回家的路上,不禁阿了个哆嗦。前面的人真多呀!走近一瞧,原来是卖艺在表演“绝活”:一名10多岁的小男孩拿着锣使劲地敲,另一名4岁左右的女童正卖力的翻跟斗、压腿。在他们的对面,一位10多岁的小女孩在三角架前,用嘴含住它的顶部,身体悬空并吃力地转着身体。由于长时间扭曲身体,女孩的脸涨得通红,而另一名男孩向围观的人要钱。
我递给他5元钱,他连忙说了声谢谢。随即,我离开他们,回家了。
慢慢地,我陷入了沉思:
为了生活,他们背井离乡,为了生活,他们四处闯荡。他们的处境,让人忧心。他们的年龄应该是在上学呀!
反观他们的同龄人,有的是“温室里的花朵”,有的是“小皇帝”等等。想到这里,让人担心。
计划生育政策在我国实行后,每家只能有一个小孩。“物以稀为贵”嘛,家长们对小孩悉心照顾也是情理之中的事。而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一家至少有两个,再加上繁重的农活,哪有经历去照顾他们,有时抱抱他们,也会成为一种奢望。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人民物质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为了能让孩子有一个难忘的童年,家长们对他们百依百顺。这样做,无可厚非,但仔细一想,问题多多。
爱吃爱玩是小孩的天性,零食、玩具等应该满足他们,但应有个限度。有的家长为了能让自己的孩子开心,对他们的想法从不反对,而是一味地迁就,衣服旧了就买,裤子旧了就换。而应该给他们讲道理,潜移默化,让他们慢慢明白。
现在是知识竞争的时代,没有丰富的知识,在竞争中会处于不利地位,因此,为了能让孩子上大学,有些家长不惜贷款也要支持。
竞争大,学习压力就大,除了学习外,家长们把孩子的其它事情全部包干,如:帮着盛饭、提书包等等,就是在为他们节约时间,让他们能有更好的精力投入学习。这样做是没有错的,但长期下去是不好的。
学习,不光有书本上的,其它方面也应有的。日常生活中的事,看起来虽小,但也不能忽视。
有句话这样说: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它道出了小事的重要性,一个连自己房间都不能扫干净的人,怎么能治理好国家呢?
因此,首先应保证孩子有足够的时间学习,其次应让他们多参加社会实践,增长点见识,丰富自己的阅历。
街头琐事虽小,意义颇大。
-全文完-
▷ 进入四川半山沟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