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在改制中被一私营企业主收购整合。整合后的企业,内部机制也进入了革新阶段。
老国企时留下的人浮于事,机构臃肿的肿瘤正在新企业一步步消化、切割。
眼看车间的优化组合已接近尾声,转眼就到行政各科室了。
我所在的财务科,按改革目标由原来的六人即将优化为三个人。老总聘科长,科长聘科员,按老总的话说这叫优化组合。看看同窗奋斗多年的昔日亲如兄弟姊妹的六人,在这关键时刻,话不敢多说,各自盘腹着各自的心事,各自在揣摸着老总的嗜好及特点。
盘点财务科,这是国企时留下的产物,在我们科文凭最低的都是财会毕业的专科生,是科班出身。并且从有着蜘蛛网一般的关系在网着,要不三个人可做的活,为何要这多人盘踞于财务科呢?往来账的大刘,省财贸学院会计系本科毕业,练就了一手好字,书法家协会会员,自身就非同小可,更重要的是他还有一个当县长的父亲。据说,这次改制从头至尾就是按他父亲说的办理,这优化不是光头上的虱子明摆着吗?成本会计张晓,经济论文就发表了不少,除了科班出身外,她母亲是主管企业的局长。说来说去,就只有李三没有任何人际关系了,但他是科里唯一的注册会计师,这次优化整合看来看去,只有我这个会计师下岗了,因为我没有关系网。现金出纳张阿莉和银行出纳阿花是本市出了名的漂亮小姐,老总当然舍不得摘掉这么美丽的鲜花了。
财务科充满了硝烟,脸上个个都挂着笑容,心里却在盘算着如何被老总点中,要不,你说这年纪都不大不小的到那里求职。
行政办的各科都优化整合完了,只剩财务科了,办公室主任说,我们的档案材料老总都烂熟于心了,说这是非同小可的岗位,还说要公开考试择优录用竞聘上岗呢。
大家都在焦虑的等待中,度日如年。
有日,老总拿着一沓单据走进财务科,要求财务报账,出纳看了单据后,不动声色地递给会计审核,会计审核后签上了字,最后一关到我这科长把关了,我拿过一看,是两张收据,一张是修车费8000元,另一张是招待费6800元,两张共计14800元,我把收据递给老总说这账不能报。老总脸一沉,丢出一句为什么?我说,收据手续不完备,应换为统一发票·
老总说,我签字不就行了,报也得报,不报也得报。第一次报账就遭到阻碍,这以后工作恐怕是难开展了。
张晓说,科长,反正老总都同意了,就…··
大刘说,科长……
他们都附和着老总,只有阿莉这朵鲜花沉默不语。
我说,坚持原则是我做这行的职业道德·
今天,不欢而散。我想下岗也非我莫属了,在这关键时刻我还欺君犯上,公然顶撞。
第二天,我做好下岗的准备,这可恶的老总又来到财务科,一脸不悦地对我们说:“这样吧,昨天的账,既然科长说不好报,就变通一下,在销售上,正好有一笔收入,你们不要开发票,随便找本笔记本记个流水账,收入不入账,这既可少纳税,又可方便变通消化一些无法报销的费用。”
张晓说,这主意不错。
大刘说,老总真是思路开阔,方法多。
财务科成了比赛场,他们成了老总的啦啦队员,一片附和声。
我说,老总,这样既有违财经法规,更有违税收法规,这是法律所不容许的。
老总一声不吭地走出了财务科。
下午,我在办公室拾辍好自己的私人用品,写好辞职申请迅速交给了老总。心想,先下手为强,等老总炒鱿鱼不如自己炒老总的鱿鱼,这样做会显体面些,反正下岗是迟早的事。
我已拾辍完,等待着老总下逐客令了。这时,老总和办公室主任来到了财务科,老总不动声色地把我的辞职申请摆在我的桌上。
这老总到底要搞什么名堂?说一声不就完了吗?我斜眼一看申请书,没有批字,到是留下了看过的痕迹。
只听办公室主任清了清嗓子,宣布一项公司的决定。宣布完后,老总伸出手紧紧握着我的手说,还辞职吗?待会到我办公室共同研究财务科的工作方案。
我摇了摇头,继而又会意地点点头。
-全文完-
▷ 进入男人三十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