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黎松曦先生的《心路远足》有感。
读了黎松曦先生的《心路远足》,看了几遍,文中所涉及到的一些事例与作者的观点,我做为女人的角度来讲,许多观点与作者有着不同的看法,有着太多的不统一。故写出来,我文中的观点,只是个人不成熟的浅见。
作者阐明“一个人不但身体要有个居所,心也得有个存放的地方,有时残酷的现实竟然使心与载体的躯壳不能同处一所。”作者的这个观点,我赞同。现实生活中的人们,每个人的心灵都希望有一个可以存放的地方或者可以倾吐心扉的对象。这个心灵的栖息地,在许多时候,是难以找到安身立命之地的。因为,在中国这块古老的土地上,许多时候道德与伦理的框架,在束缚着我们。尤其对女人来说,这个束缚不是随着时代的变革就能尽快改变得了的,更不是一天两天能改变得过来的。
说到“人性完善”,是人类进化和转变的过程,这个过程是人们逐步从蒙昧与落后向文明与先进过渡的历程。几千年以来,不断有先哲高人摆出人性完善后的美景诱惑众生。可是,经过了若干年的不断努力,时空在不断转换,物质也在飞速发展,可是人性却没有发现太大的变化。追求进步是生活在人世间的每一个人潜在的欲望,虽然“社会性”的概念将“人性”的概念向前推进了一个层次,也让我们有了新的目标,但这种追求所付出的努力和所得到的结果往往都是不能成正比的。
“家庭生活”与个人内心世界的“感情生活”,不是同一个概念。家庭生活所需要的是义务和责任,而感情生活需要的可能是精神上的一种寄托和互补。作者在文中写道:“殊不知家庭感情生活只是感情生活的主体,人还须要有升华了的友情,来弥补家庭感情生活的缺憾。这种升华了的友情,即不应该取代家庭生活,也不可或缺。”写的非常有道理,可我总觉得升华了的友情(尤其是婚姻之外的男女友情)是对家庭感情生活的侵犯。因为,这种升华了的友情,往往是人们所鄙视的或者误解为“第三者”插足的现象。这种“升华了的友情”,意味着什么?它的存在可能会弥补空虚、苍白的心灵,但在弥补了空虚、苍白的心灵的同时,是必为会正常的家庭生活带来一丝暗淡阳光下的阴霾?当爱情升华了的时候,会有肉体的结合,继而是婚姻的成立。那么,当男女之间友情升华了的时候,产生的是心灵的共鸣。那么,心灵的共鸣之外,又是怎样的一种弦外之音?这一点上,作者的观点,做为女人的我不敢苟同。
说到完善,我们的生活中需要完善的东西太多了。法律的不健全需要完善,教育体制的残缺也需要完善,人的情感世界也与大气候一样需要进一步完善,男人与女人之间的关系在需要完善的同时,也应该让社会对女人的偏见多给一些完善的理由。任何事物由不健全到进一步的完善,都需要有一些陈旧的事物被废弃,一些为时代进化而付出生命的牺牲者为之付出代价。而这代价的付出与所取得的回报,永远不能成为正比。
作者在文中又写道:“矛盾没有了解决的途径,压力没有了释放渠道。最终家庭的感情生活不是在激化的矛盾中以悲剧形式终结,就是过着没有感情的纯理性的社会结构生活。”我认为任何矛盾都有解决的办法,只是寻求解决矛盾的方法各有不同。任何压力也都有释放的渠道,只是释放的渠道不同。有的释放可能是与现实生活成背道而驰的状态,这种释放于情来讲是合理的,与理上来讲就是说不通的。
当今的人类文明是什么?文明的发展,是不断向前进的。欧洲中世纪黑暗中的禁欲铁裤,可以说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一个阶梯。当今的人类文明,无疑是千万年人类文明的最高峰。那么,这个文明的最高峰又在哪里?它的高度又如何来衡量?这文明不应该是灯红酒绿的花花世界,不应该是红灯区小姐们的扭捏繁华,不应该是黄色书刊的遍地开花,不应该是淫秽杂志的琳琅满目,不应该是情人泛滥成灾的婚外情,不应该是放弃家庭责任的频繁离异,更不应该是艾滋病那如洪水猛兽般地泛滥……现代化的文明,讲的是精神境界,而今天又有多少人的精神可以达到人们所想象的如此高尚?我想说的是,现在有许多人在借崇尚文明而为太多的不应该发生的情感故事找借口。
作者通过老教授和一位学者的事例,讲述了这只能说是个例。男人在妻子有病的情况下,就可以找个知己来释放心理或所求生理需要,这可以说成是人性化的互补。如果这位老教授是位女教授的话,还能发生这样的故事吗?如果女教授真的取得了所谓的人性化的互补,有了个蓝颜知己的话,那么,外界会对这位女教授进行怎样的人身攻击?
在中国,现在的事例是:男人在外面的风花雪月是风流潇洒,而轮到女人身上就是放荡下贱。那么试问:如果没有外界所责怪女人的放荡下贱,又何来男人的风流潇洒呢?因此,我还要问:这种人性化的互补,对女人来说是否就不存在人性了?而且是丧失人性了呢?既然是人性化,就应该是平等的。在中国,男女都不能平等,哪里还会有男女间的“人性化”的平等呢?
作者文中又说到了许多官吏和大款的诸多情人。这些官吏和款爷的情人,做他们的情人,并不是以感情为基础的,也就不存在着什么人性化的互补了,只能说他们是一种迷乱行为。女人用特有的功能来换取金钱、豪宅、厚禄或者某种程度上的物质享受,这只是一种肮脏的交易。女人用自己来与官吏和款爷做交易,这种行为与妓女何异?只能说他们是高级嫖客与高阶层的卖淫者。他们的所作所为,是对“人性化”的亵渎。
作者在文中问道:“难道生活在自欺欺人的心态里会幸福?”我可以回答:不幸福。但现实生活中,谁不是生活在自欺欺人中呢?从小家到大家的诸多事情中,个体的家庭与整体的国家都在自欺欺人中徘徊中。个体的家庭生活中,在外面已与红颜知己或蓝颜知己两情相悦,回到家里却要小心翼翼;本来在外面已是彩旗飘飘,回到家里还要唱“明明白白我的心”来表白;明明婚姻已走进崩溃的边缘,却要为了面子努力去维持婚姻的圆满;这是个体家庭生活中的自欺欺人。
对不能代表整体国家思想意志的某些领导来说,他们所领导的某些部门也在自欺欺人。我们的领导说:我们国家没有妓院。却有无数的娱乐场所,养活了大批的“小姐”;中国是一夫一妻制国家,却有无数的官吏与大款公开包养二奶乃至三奶、四奶或者更多;这就是整体国家的自欺欺人。整体的国家所领导的大气候都在自欺欺人,那么,生活在这个空间的人们,就要适应环境生存。所以,每个家庭的不幸福,也要自圆其说地过着。每项工作再辛苦,也要无奈地做着。就是自欺下去,也许这就是中国特色,生活在中国,就要符合中国国情。
关于人性的问题,不是作者所说的“也有过悖逆传统的观点”,而是有着太多的悖逆传统的观点和不平衡的观点。男女一方有了外遇,男人却需要女方承担不温柔、不体贴的责任,从而找到了充足的外遇借口。而女人有了外遇,却要自己承担起“水性杨花”或者“不守妇道”的罪名,之后可能会独自面对可能被“休”的下场。同样是外遇,最终的结果却是天壤之别。在中国,无论多么开放,哪位男士都不会容忍自己妻子身心的背叛。如果真的有妻子背着了丈夫,哪怕只是偶尔的错误,男人都会抱着“好马不吃回头草”的心理,而与妻子分道扬镳。请问,哪位中国男人愿意戴一顶有着特殊意义的“绿帽子”?
孔子说:“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刘备说:“兄弟如手足,女人如衣服。”明代曹臣所辑的《舌华录》中说道:“男子有德便是才,女子无才便是德。”这些伦理上对女人的束缚,是女人身上一把无形的枷锁。想打开这把无形的枷锁,给女人多一些“人性化”的理解,或者说让女人成为知己男人的精神寄托或者说心仪男人两情相悦的知音,在中国只能说这是一个美丽的、不着边际的幻想。
在中国,有70%以上的人赞成婚外性行为,也有70%以上的人有婚外性行为,而却有80%甚至更多的人,反对自己的妻子儿女(尤其是女儿)有婚外性行为,这就是一个不可回避的现实。这就足以证明,在中国对于女人来说,在情感生活方面,尤其是在婚外的性行为上,连平等都没有,所以也就更没有“人性化”可言了。所以说,女人再难再委屈,也不要做完善自己或者是完善心灵的“不守妇道”的牺牲品。一时的冲动,可能会带来一生严厉的惩罚,后果不堪设想。
人们在物质与欲望横行的社会里,潜意识的压制着自己的本性,抗拒着各种诱惑。对女人来讲,虽然说“女为悦己者容”,虽然说女人也在为争取女人的“人性化”而做着努力,但古老中国在道德与伦理上对女人的束缚,已固定成为一把无形的枷锁,要想劈开这把无形的加锁,胜似“蜀道难,难于上青天。”所以,当涉及到女人的尊严,女人的人格问题时,一定要明明白白,来不得半点糊涂。因为男女平等对女人来说都另当别论,尚未完善的“人性化”,对女人来说更是遥不可及的了。
虽然时代在发展,社会在前进,人也在发展。本弱的人性也在不断完善,人们也都在培养人性,弘扬理性,实现人的人性化,实现人的自我完善。但离对女人的平等的“人性化”的接近与改善,还不知要等待到何年何月?也许将是一个无期的等待。
-全文完-
▷ 进入文清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