咋一看这标题,把我自己都给吓了一跳,这叫啥标题啊,文乎?雅乎?心里直打鼓。为文,找不出一个能吸引眼球的好标题,那文章也就没啥看头的了。
俗话说标题乃文章之眼也,文眼之差说不定又遭读者的辱骂,“这真是狗屁文章,浪费读者的宝贵时间!”思考良久,想改换标题,终因想不出来,也只好凑合为之了。
追究文章的标题,想来也算偶然,有一天,不经意看了电视,说一个久考不题的书生,遇到济公和尚,说自己屡考屡败,功名不就,无脸见江东父老,求圣僧济公指点迷津。济公说:“求功名不难,你明天上考场一字不漏地把我写给你的文章抄上去就行啦。”果然遂书生愿,一举成名,做了知县大人。
原来,翰林点录时,说文章首段必有“狗”字,尾段必有“屁”字,方能录用,曰狗屁文章。圣僧就是圣僧,有先见之明,把写给书生的文章首段中的“鸡犬不宁”硬是改成“鸡狗不宁”,把尾段中的“废话连篇”改成“屁话连篇”。一字之差,不,应是两字之差,终成正果。
试想,如果没有大师指点,书生无论如何都不会想到要写一篇狗屁文章的,而且,只有写狗屁文章才会有仕途春风,书生断然是想不到的。
“鸡犬不宁”、“废话连篇”和“鸡狗不宁”、“屁话连篇”放在一起来探究,怎么看都很难找到大的差异性,“犬”乃书面语,“狗”乃口语是也,“废话”和“屁话”好象是有点差异,但放到句子里意思好象也没有两样。
可在翰林点录时,有“犬”无“狗”者不能录用,有“废”无“屁”者不能录用,文章再好,没有“狗屁”者不能录用,有“狗”无“屁”者不能录用,有“屁”无“狗”者不能录用,“狗”不在首段者不能录用,“屁”不在尾段者不能录用。
这样的录用标准,缺少先见之明的凡俗之人恐怕难以招架得了,只有圣僧济公和尚才了得,但世上凡人多,先见之人太少,现世也可能没有,但这样的录用标准抑或必写狗屁文章的事却并非没有发生。
某公司招聘营销人员,有一栏必须要填,就是有没有发生过性行为,如果不填或没有发生过,那是断然不能录取的,如果你真的没有,或怕泄露自己的隐私不想填写,即便你有天大的营销才能,也不能被录用了。
有些招聘打出的录用条件,确有狗屁文章之嫌,如结婚还是没结婚,是男还是女,是[ch*]女还是非[ch*]女等,这些条件真的对工作那么重要吗?不问能力,只问“狗屁”。
作家王蒙曾说过他做不出他孙子的语文作业,小学语文难倒了一个中文作家,听起来是好象是天方夜谭,但确有其事,这就好象“鸡犬不宁”和“鸡狗不宁”了,作业上要求写“狗”字,你要是写上“犬”字,那就是你错了,因为答案上只有“狗”字没有“犬”字。
中国的应试教育也差不多要发展到顶峰了,好象明清时期的“八股文”历经了千锤百炼,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了。一次考试定终身,考试成绩差不多是衡量一个人的唯一标准了,学生能力、兴趣、爱好等可能是千差万别的,用一种模式来培养人才,用一种方式来选拔人才,这种考试标准是否也有狗屁文章之嫌呢?那只有读者自己去理会了。
写这篇狗屁文章,可能不文也不雅,只望社会以后少一点“狗屁文章”罢了。
本文已被编辑[傲雪迎风]于2007-1-25 0:16:10修改过
-全文完-
▷ 进入青仔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