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进入腊月年味就越来越浓了。
年味最浓的是乡下,一到年跟前,家家户户就忙年了,杀猪宰羊好不热闹。农家屋檐下晒干的辣椒、老玉米棒子旁边又多挂出了香喷喷的香肠,流油的腊肉,还有盐制的兔子、野鸡等山贷。尽管年饭己办得很丰盛了,农家主人们掩饰不住丰收的喜悦,他们还是要骑着摩托车一趟又一趟地往集镇上跑,把新潮的服装、刚上市的酒水、北国南疆的水果,海里来的海产品都往家里买。要不这样这年好像就过得不过瘾似的。是啊,现在经济发展了,人们手头宽裕了,家里小康了,年饭不办好,确实是过意不去。因为一年上头,家里的人们都在外忙生活,捞世界,挣钞票,只有到了年下,离家的人才不管刮风下雪,哪怕挤车挨饿都要夜以继日地往家里赶。
也只有到了年下,一家人的温情才得以完美体现。在家可以围座在一起,畅谈异地他乡的见闻,在外打拚的艰辛和收获,酸甜苦辣这时都可以向家人倾诉。一家人在一起相互安慰、相到鼓励,回首往事,展望未来,倍添信心。这是亲情的回归,也是文化传统的张扬,更是亲人的鼓励和支持。是人生的加油,也是春天的召唤。现代社会是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人们离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和田原牧歌时代的生活是渐行渐远了。忙碌代替了悠闲,奔波代替了安宁,闯荡代替守望,生活因此生色而变得多姿多彩。
城里的年味远不如乡下。但城里过年的风景也分外热闹。大街上人来人往,吆喝声、叫卖声不绝于耳。小商小贩穿梭在大街小巷。店铺用多种办法在促销,有的在自家门店前进行小型歌舞表演,有打出了跳楼价,有的热情店主热情地站在店外不断地向过往行人招手。各酒家早早地挂起了红灯笼,开始为城里人订做年饭了。最高兴的还是城里的小孩们,嘴里吃着冰糖葫芦,手里拿着大大的气球,眼里还盯着商店里好看的衣服和玩具。城里人办年自然要比乡下人从容。
年味是农家温暖一家人的炉火,是城里熙熙攘攘的庙会,是小孩子手里噼啪炸响的鞭炮,是老人杯中的陈年美酒。年味总是让留恋,让人回味无穷。
-全文完-
▷ 进入cztian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