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人口贸易市场”之见闻洞庭樵夫

发表于-2007年01月20日 晚上8:49评论-2条

托改革开放的福,现在各大超市的生意是一年比一年兴隆,经营者也赚的是盆满钵满,这不,前两日随一位从事“人口贸易”的(人力资源管理)老友逛了一下位于广州市某报刊亭内(广州市购书中心)的“人口贸易综合市场”,发现其生意火爆程度决不亚于任何一家菜市场。

(一)

火爆场面之一:“货”满为患(求职人员)。放眼市场内外,人头攒动、噪音喧天,场外是八千米长龙,场内则水泄不通。乖乖,这“卖身者”恐怕不下于四、五千吧,好一派繁荣昌盛的人口贸易之景象,看到这一幕,真为我们国家丰富的“物”产资源和“成功”的教育机制而无比自豪。

火爆场面之二:“商”家云集(招聘单位)。起先,当看到那么多货时,还年代担心“货”太多造成积压。不过对于这个问题,那五、六百个招聘摊位座无虚席就足以解释问题了,也充分地向国、内外表明我们国家人口贸易的供求关系总体上还是比较平衡的。

火爆场面之三:档口紧俏(招聘摊位)。据我那从事“人口贸易”工作的朋友介绍,近年来“人口贸易市场”的生意是反常的火爆,就连这一天价值1000多元的招聘摊位吧,你得提前三、四天预订,晚了就没戏了,如果想在市场内找一个黄金地段的档位,没有内部关系的话,那是门也没有。真可谓商场如战场,人才市场也如此。听君一席话,悟道胜千年也。

火爆场面之四:机制健全(配套服务)。这样火爆的市场,要想不拉动一方的地方经济,那可是比登天还难,这不,从那各类齐全的配套保障机制就可见一斑了。人口贸易市场火爆的直接效益就是:火了饮食业,火了印刷业,火了运输业,火了传媒业……不尽如此,还有效地调动了各无业游民的工作积极性,你不信?那就请你亲临“人口市场”一次就行了,那些散发小传单的“志愿者”,三步一岗,五步一哨,层层设卡,逢人就发,工作可谓是尽心尽责,恨不得全世界人民人手一份,却根本就不管那经过“呕心沥血”、“好不容易”才散发出去的传单是否一眨眼就进了垃圾箱,真难为他们了。话说回来,这各行各业火了,为“人口贸易”所服务的各项配套机制也就上来了,设有专门的公交线路,专门的就餐场所,专门的复印机关,还有那吹破牛肚子不用你负责的宣传媒体,更配有专门的让咱国人羡慕的停车场,甚至有消息说,为了扩大人口贸易市场的规模,下步还将增加专用的飞机、火车线路呢,我们就趐首以盼吧,嘿嘿……有些商家还怕求职者上下“奔波劳累”,把快餐送货上门,服务那是相当地热情,半钱米饭加三根咸菜仅值十五元,物超所值啊,价钱“便宜”的让人吃一次就不忍心再吃了。

火爆场面之五:营销灵活(招聘宣传)。也许诸君对这一方面深有体会和感想,那铺天盖地的招聘广告,如蜘蛛网似的宣传条幅,让你电脑一天死机一千回的招聘或求职邮件……其场面和声势,也许就连美国总统选举也不过如此。

不过,据最近市场反馈的消息来看,尽管我们那“人口交易市场”异常火爆,本该买卖双方才对啊,但不尽然。这不,出现了莫名其妙的事,成千上万的求职者找不到“婆家”,成万上千的企业招不到“媳妇”。真是对那“火爆”的“人口交易市场”最大的一个讽刺啊。

(二)

俗话说:物分优次劣品,人分三六九等。有了市场,就得看看产品怎样。在我那“人贩子”朋友的介绍下,我对咱中国的人口产品及其质量状况、市场前景也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

第一类:优质品,量少难觅。我那“人贩子”朋友说,良禽择木而栖,同样,企业也选择优秀的职员,在这样的背景下,真正有实力的优秀人才是不屑于去人口交易市场的,他们要么凭自己非凡的能力与老板一起开创一个公司的王朝,成为打工皇帝;要么在转化工作环境时,依靠自己的能力和通过工作中在行业内建立起来的信誉度,谋到理想的职位,这样的人才,往往是意未动,买家就到了;或者是直接被别的公司挖走。最突出的就是那些优秀的销售人才及技术型人才和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就如笔者经历过的一家公司,销售总监、厂长、研发部经理及研发部大部分工程师,都不是人才市场招来的,而是公司主动出击,从别家公司“挖”过来,虽然手段有点那个,但却从另一方面反映了企业文化、公司的发展前景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招聘工作的走向。

第二类:杂牌品,鱼龙混杂。这类人才分优劣两种,优秀的就如第一类,他们主要是通过人才市场来谋求一份好工作,但他们不是这里的主要顾主,只是在自己的职场生涯中偶尔来一次两次的。我主要想说说另一类“产品”,通俗地讲,是那种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的求职油条子。这类“产品”是人才市场的常客。他们大多数不安分守纪,眼高手低,这山瞧着那山高,在一家公司工作不了一年半载的便跳槽,以跳槽来换取自己职场人生的进步,属花瓶性质,只可远观缺乏实用价值,也是最不可靠的“产品”。但正是有了他们的存在,人才市场才得以长期兴旺不衰:一是不排除他们的确有料(但大多数是二吊子),二是他们乐于赶场子(总认为在这个地方能找到让自己飞黄腾达的职位),三是这些人通过三寸不烂之舌总是能迷惑住那些“求购者”,招聘故事也就在这样变态的博弈中周而复始地生存着。

第三类:半成品,竞争无力。这类人才主要是指大、中专毕业生。刚从学校毕业走上社会,经验、学识都只停留在书本上,在竞争日益激烈、并以务实为前提的招聘当中,他们是最不受企业眷顾的一个角落。如有一次在招聘现场看到一场让任何教育者都难受的一幕:某大型企业招文员,要求女性,本科以上文化程度,有两年以上经验(优先应届生也可做考虑),至少精通英、日、俄任一语言,待遇面谈。前来应聘者如云,其中有几名看起来比较优异的某大学应届毕业女生脱颖而出,只差面试负责人确定了,这时有名女生多了个心眼,问薪资水平如何,面试负责人说,如有经验2000元以上,像你们刚毕业的,试用期800元。一席话,让应聘者当场愕然。这样的情景不禁让人深思:是学校教育造成的吗?好像是,也好像不尽然;是企业的用工机制造成的吗?好像也不尽然。那究竟是什么原因呢,笔者认为:一是毕业生在应试教育的作用下,大多数缺乏实际操作技能和独立工作能力;二是企业层面只注重用人,缺乏有效的人才培养机制(不会培养自己有用的人才),同时大多数企业担心自己辛辛苦苦、好不容易把一名大学生刚刚培养出适用的人才后,却被其他公司挖走,赔了夫人又折兵;三是大多数企业只愿用经验型人才,不愿用学者型人才,你没文化没问题,但只要有相当的经验就成,经验主义至上是大中专生在企业中难以生存的重要原因;四是大、中专毕业生不能很好地摆正自己求职的起点,不能从最低处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出自己多彩的职场人生路,反而过多地在待遇上下心思。要知道,在求职的过程中,能有一个锻炼的机会,远比那些看似可观、实则微小的眼前利益要有用的多。

第四类:二手品,销路渺茫。主要是指下岗工人、再就业人员。其生活及求职的艰难本人就不详述了,电视里讲的太多。总之,他们的生活大多是以辛酸来展现在人们的面前的。他们不易,并且他们正是处于我们父母辈一样的年龄(40-50岁),人生的何去何从、生活的重担压力,使他们成了求职者中最让人心酸的一个部落。

第五类:农产品,质粗价廉。这类商品的典型代表是农民工。农产品有广阔的货源,但往往因为缺乏深加工或不懂的产品包装,以致于难以买上好价钱(找到好工作),尽管其中有不少真材实料的土特产(有一持之长的),如没有懂货的买家也是很难发光的。从另一方面来看,正是农产品的适用性及其用途的普遍性,加上这个社会“资源消耗”过大,或是对“资源”需求加剧(企业每年都以百分比的速度增长),农产品也出现了供不应求的局面。哈哈,那些招不到工、整天在人才市场转悠的企业,不珍惜、随意浪费“资源”可是对自己最大的惩罚啊。

(三)

谈了产品,就把视线转移到那些正在从事或曾经从事过“人口贸易”的商家和买家吧,看看他们究竟是一些什么样的面目:

第一类:诚信经营、合法买卖型。这类企业,其优点不用我说了。但在职场中,这样的企业却是可遇不可求。要知道,在求职过程中,那些企业基本上是天下乌鸦一般黑,只是别太黑就拜托了。

第二类:狡诈无比、反复无常型。笔者管他们叫奸商。这类企业,他们招聘的信条是无利不从“商”,哄你没商量。从招聘面试起,就一直给你玩迷藏,不签就职合同,待遇模拟两可,随时叫你走人。总之,是想法榨尽你的能量,再一脚把你踹出门。不客气地讲,这类企业占了大多数。

第三类:打持久战、愿者上钩型。笔者管他们叫惯商。此名有点怪,是从“惯偷”引义而成词的。意思是经常或长期进行招工,并且招同样职位的工。他们往往在人才市场长期租一个摊位,或把招聘广告长期地挂在公司门口,信奉的是打持久战,姜子牙钓鱼愿者上钩。如广东中山有一家对生活充满美好希望的、专门生产风扇的著名企业,在广州市图书大厦内的韦博人才市场包了一个档口,做起了长期买卖,看一下其“收货”内容,一年到头不外乎就是市场部经理、人事部经理、总经理秘书之类的。真奇怪他们怎总买不到这些“商品”呢?是市场上缺乏这类“商品”?还是“商品”不对他们的胃口?原因不得而知,总之,求购信息挂了一年,并且从迹象看2007年还有继续挂的苗头,真为他们感到着急啊。套用一句话,那叫是“主[xi]不急部长急”,呵呵。

第四类:属于毒商。最突出的代表是那些搞传销的,以莫须有的公司名称,打着招聘的幌子,到人才市场招摇撞骗,其行为、其性质不亚于从事毒品交易的,不过,这种现象,招聘一线现场比较少,网上交易比较多。劝君应聘多留意。

(四)

最后,我们来谈一谈代理商(招聘网站、人才市场)。这是从事招聘工作的两个主要途径。目前的招聘网站,良诿不齐,但总体上还是好的。不过,网上招聘信息却有一部分存有阴谋。诸君可要留意。

说起现场招聘的人才市场,可谓是近年来“人口贸易”之商战的最大赢家。他们的特点是唯恐天下不乱,坐收渔翁之利。看看他们这副子嘴脸、这副子德性!!没办法啊,他们占山为王,“我的地盘我做主,我的地盘我赢利”,有这样的地利条件,他们不赢利谁赢利呢。唉,那些多灾多难的求职朋友啊,为你们悲衰,望你们奋进!!

(五) 

哦,差点忘了,我那“人贩子”朋友,最后还给我讲了一个现象,让我在瞪目结舌中来结束本文:

目前在人力资源开发方面,有别有用心的人打着为企业输送用工人员的幌子,做起了人才交易的“期货”生意。也就是到地方偏僻,经济落后的地方,招募百八十人,送到一个企业,与企业签定一至三个月合同(超过三个月合同他们是绝对不会签的),从中收取用工费,三个月后,以种种理由说那家企业不履行合同内容为由(也难怪,大多数企业为了自身利益,很少能够完全按照所谓的劳务合同操作,尤其是工人的薪资方面,能少则少,恨不得员工干活了不给钱最好),向有关部门投诉,逼迫那家公司将这一拨人解雇。嘿嘿,他们就等着这一招,偷偷地乐呢,边乐边把那些解雇的员工组织起来输送到另一个公司。----相同的故事又重演了。不过,不知道这情况是真是假。但是,在变幻莫测的现实生活中,谨请各用人单位:宁愿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啊。

职场猫腻多,求职的朋友,请您多带几双慧眼吧!!

本文已被编辑[帘外落花]于2007-1-20 21:24:06修改过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洞庭樵夫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 编辑点评 ☆
帘外落花点评:

经济渗透在每个角落,一切都围绕人民币而行,道德,市场机制,法律都成了他们为利益可钻的空子。
求职者属于劣势范畴,怎么能抵挡这些利益熏心的人呢,所以成为求职市场被宰杀者就是没办法避免的事情了,我们要生存,要生活,即使知道也得去。真是伸头一刀,缩头一刀。

文章评论共[2]个
帘外落花-评论

呵呵,我以为是贩卖人口,仔细看是职业介绍和招聘会
  【无缘牵手 回复】:几点人事工作的一点体会,总觉得职场中的一些现象不吐不快,但这一"吐",好像啥又没吐明白.感谢点评.问好!! [2007-1-20 21:28:57]
  【帘外落花 回复】:呵呵,写得很不错的,谢谢你呢! [2007-1-20 21:29:47]
  【无缘牵手 回复】:胡言乱语,不成文章,见笑了.哟,祝周末愉快. [2007-1-20 21:33:13]
  【帘外落花 回复】:真的写得不错呢,你也快乐,谢谢你! [2007-1-20 21:35:27]
  【无缘牵手 回复】:呵呵,再一次感谢您的评论.以后请对我的拙作多给予指导啊. [2007-1-21 12:31:49]
  【帘外落花 回复】:谢谢你,问好,快乐 [2007-1-21 14:49:33]at:2007年01月20日 晚上9:25

光影流年-评论

呵呵,老兄把人才市场的种种现象写的是入木三分啊,佩服佩服。
  【无缘牵手 回复】:哪里哪里,在这个圈子里混久了,知道了一点点,也了解了一些内容,不过,行走职场,多个心眼是不会错的. [2007-1-21 12:21:54]at:2007年01月21日 中午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