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过物理学的人都知道“惯性”这个概念的,这就是物体具有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的属性。物理上的“惯性”是可以直接观察和感觉到的,而思维的“惯性”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它是客观存在的。人的“思维惯性”,通俗地说,就是人的思维方式的习惯性。
人的“思维惯性”常表现在人的行为和性格中。比如,我们说某某人固执、死板、不开窍、缺心眼、不可理喻等等,这是因为此人在思考问题时习惯使用“于我不利不同意”的思维方式;又比如说,某某人油嘴滑舌、信口开河、“马后炮“、“通天晓”、“万事通”,这是因为这个人在思考问题时习惯使用了“要充分表现自我”的思维方式;再比如说,某某人在办事时举棋不定、犹豫不决、朝三暮四、左右摇摆、瞻前顾后、谋而不断,这是因为这个人在思考问题时习惯使用了“凡事要给自己留条后路”的思维方式。
总之,不会辨明是非、不会去伪存真、不会因势利导的思维方式,是不良的思维方式,如果这种思维方式形成惯性,则贻误终生。
科学的、辨证的、双向的思维方式,如“凡事要全面看问题,要换位思考,要凭心而论”,这种思维方式如果能够形成惯性,则终生受益。
思维方式一旦形成惯性之后,将导致个人性格的形成。良好的思维方式产生良好的个性,反之亦然。要知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啊”!可见“思维惯性”不是一般的小问题了。
可能有人会问:“思维惯性”存在吗?不会是故弄玄虚吧?有什么根据呢?下面略举两例,聊以为证。
国外有个搞电气的工程师,他由于曾经遭受几乎丧命的电击,从此以后,他患上了长年的“触电恐惧症”,有一天,他的双手无意中碰上了两根电线,他顿时惨叫一声就去世了。法医来检查时发现,那两根电线根本没有电源,他身上也没有被电击的迹象。
有个化学教授在上课,他拿来一杯清水对学生说:“这是一种气味很怪、很难闻的药水,大家轮流闻一闻,以加深对这种药品的印象。”
学生接过去轮流闻了一遍,个个都皱眉扭鼻,大有臭不可闻的状态。教授问:“气味怎么样?”学生个个答道:“很臭!”“很难闻!”教授笑道:“可是这的确是一杯清水啊!”说着,教授将那杯水喝了一口。学生诧异,一齐上讲台验证,的确是一杯清水的。
中国有很多典故,如“杯弓蛇影”、“守株待兔”、“惊弓之鸟”、“掩耳盗铃”等等,不就是思维惯性的作用吗?
在对待社会上的人和事,在分析、思考问题的时候,有的人善于把问题简单化,“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有的人惯于把问题简放大化,动辄“上纲上线”,小题大做。这两个极端的做法都不好,正确的方法是当繁则繁,宜简就简。
处事要做到准确把握尺度,实事求是,依事施宜,因势利导,恰到好处,这的确是不容易啊!这需要很多年的经验积累和实践历练,需要很多年的自身修养才行啊!
-全文完-
▷ 进入霞中子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