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贤春先生的长篇小说《猪朝前拱》在烟雨红尘连载暂告一段落,即便小说结局还没出笼,但因为作者为我们提供了最后的故事梗概,所以我可以大胆来说说阅读本小说时感想。这是一部烟雨中不可多得的长篇力作。因为有了这头奇特的“猪”、《爸爸的小新娘》、《赌徒》等优秀作品的存在,这个网站长篇才渐入佳境,越来越好。
《猪朝前拱》表面写的是依靠个人奋斗后来是身不由已地登上了局长宝座的知识分子颜仲江最终堕落历程,其实提示的是我国农民的一般悲剧。农民是压在中国社会的最底层,虽然心中有一个永远向前良好愿望,可是他们脆弱得像是一张纸,最终常常是被碰得头破血流、苦难深重,不得不只求取来生。
中国农民很难摆脱靠天吃饭的命运。小说既写了六十年代“千年等一回”大天旱,也写了九十年代百年不遇的特大洪灾。这两次天灾的打击都是毁灭性的。
天意不可违,人祸更可怕。
这篇小说差不多几乎完全继承了中国章回体小说传统:没有一个冗长的中心故事,围绕时代更替和人物命运组织材料,构建了一幅巨大宏伟的关于二十世纪我国历史壁画图。没有追求惊险离奇的故事情节,没有迎合世俗口味的色情呈现,相反地有些类似于福楼拜的“客观而无动于衷”。作者是搞统计的,在乎资料详实和厚度,仿佛是在编辑历史的清单,让历史数据和现实生活之间有着惊人的准确,使艺术虚构与生活场景融会贯通,达到了一种科学的真实。
作品有一种巨大的概括力和表现力。小说虽写的是贵州乌江中下游结合部农村、城镇两大聚落变迁的历史,但我们读小说却强烈感觉到是在描写我们听到的和所经历的生活。历史常善于开玩笑,政治更长于捉弄人、愚弄人,简直能把人变成工具。普通人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他们的生活中有时是刀光剑影、真枪实弹,有时是欲哭无泪、凄凉入骨的;鲜有田园牧歌式和世外桃源。猪,曾是两栖动物,一直在不停地艰难地爬行,它几乎走过了现代中国历史:国内混战、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建国初期土地改革(包括清匪肃反运动)、大跃进(吃大伙食堂)、文化大革命、粉碎“四人帮”、改革开放。中国人曾经集体表演过的喜剧、闹剧、丑剧等大都在这部小说中有所反应。
个别农民,或者说是农家出身孩子,可能是有一时得意,依靠自己的勤劳朴实,对工作的忠心耿耿,杀进了城市文明人行列,还不是祖上有了德积了阴功,抑或是靠龙恩浩荡,才暂且做稳了奴隶,虽然从没争得做人资格(鲁迅语)。他们稍许有一点资本,于是就神往贵族特权阶层的生活。要社会加倍偿还似乎亏欠过他们的债务,于是挡不住诱导,被逼下水。经济是一片沙滩,十分不成样子,哪有豪门的财大气粗,再加之一个暂借的并不可靠的权力,于是悲剧就早已写定了。胡长清这条大肥猪是如此而已,颜仲江这个小猪仔更是这样。社会有逼良作娼的说法,官场有拖你下水的传统。
悲剧是将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颜仲江是个光照全书的人物,他的悲剧尤其是让人痛心疾首。其实仲江是落后农村、宗法制农民和不公平社会的牺牲品。为了忠于辛娅,不伤害香玲,采取了一种在今天看来极其愚蠢的甚至于不可思议的消极态度:服药来压制自己的情欲,结果遭到了几乎不可原谅的惩罚。他最终能与辛娅结合,是真正的爱情得到了慷慨淋漓地表达,还是出于不可捉摸的怜悯和同情,让我们看不懂。这是伏笔还是祸端,我们只能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张贤春先生显然是倾向于前者的,因为仲江善良得可爱,八十年代的城镇生活还来不及让他学会游戏人生、玩弄爱情。他们从合到分,由分到合,再合而分,实际上是爱情婚姻观念的反复无常。作者要让我们终于明白:再坚不可摧的爱情也经受不住时间最后检验,更为可怕的是改革开放后中国人没了自己的信仰和价值观。
小说有一章叫“初进包房”,将仲江“初出茅庐”写得很有层次感,十分精彩。一个大好人就这样露出了农民的劣根性:小人得势就猖狂。就像阿q做了革命党,就做百日梦,想把秀才娘子宁式床搬进土谷祠。如果能够像那个乞丐皇帝朱元璋赌下了江山,就可以跑三宫六院了。
邓小平改革开放政策,是国人历史上破天荒地第一回意识到自身的存在,并开始为自己而活。以人为本,而非以权力为中心,建立健全和谐社会,这是一个多么美好的愿望啊!可中国却是没有经过资本的原始积累和真正民主革命,历史来了个三级跨跃式飞越,矛盾厚积薄发,就像小说第15章“阵痛时分”,写的是农民和公安警察间发生的暴力事件。
干群关系发展到如此地步,还能说有些人是代表人民的根本利益吗?正如恩格斯在谈及哈姆莱特悲剧时说:“历史的要求同这种要求不可能实现的悲剧性冲突!”别人吃喝玩乐,你当一个正派人就亏了。老q有一句精妙的至理名言:和尚动得,我也动得。而且这人世间本就没了和尚,喂肥了就能揪出来杀肉的猪毕竟冰山一角。仲江是平民的根子,又有文人真诚的脾气,江湖上混得太稚嫩,实实在在是个没段位的小人物,稍微甩尾巴就露了老底。就像那个书法家、“三讲教育”大红人胡长清居然在开世博会期间去和情妇偷乐,犯了低级错误,将惊天动地的秘密暴露无遗,活活自绝生路。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历史不可抹杀,历史的悲剧不能重演。忘记就意味着背叛。周国平先生《小说的智慧》里说:现代一切伟大的小说都在思考。张贤春做出了有成效的尝试,他想通过再现历史,思索中西部农民的出路:不靠神仙皇帝,没有救世主,自己救自己,走出去。要改变观念,首先要改变生活。
小说风格简洁,凝练。故事情节单线展开,没有静止的人物心理分析,没有大段落的空洞议论,像是所谓的“焦点访谈”只是让事实说话,让人物表演。民风习俗、自然风景,人物个性,用的是传统的素描,几笔勾勒,特征毕现。民族地方特色十分浓厚,尤其是民族心理,老百姓鲜活的语言描写之到位、准确,让人叹服。细节是构成小说作品价值。严肃的诗艰苦地写,作者写了许多富有独创性的细节、故事。如易婵之死,就极有戏剧色彩,让人哭笑不得。大量的口语、俗语、谚语、诗词(包括古八字算命的那一些顺口溜),提升了小说的品质、趣味。现实本身就有幽默和讽刺性,有时我读到精彩细节,捧腹大笑。不得不叫人惊讶作家多方面的艺术修养。
小说获得成功在于写活了几个可以称之为典型的人物:辛娅、颜河义、古成兰、古八字、牛维贵、牛世和、包章莲等。牛世和的故事虽然不多,但这个现代教师形象却给我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迹,仿佛是有我的影子,给我四周的人画像。古八字是作者人物画廊中重大贡献之一。此人一出场,保证就有好戏可看。他油滑世故,凡有赚钱的卖买就要做,同时全凭自己那张三寸不烂之舌,能说会道之嘴,在他身上沉淀了我国农民太多的落后、愚味、善变、麻木、逆来顺受等可怜可叹可悲消极因素。(其详细评说可参看小说后的留言)
不过让作者可能困惑的是:既然是一部史诗般的作品,小说的建筑结构、人物命运的多条线索展开、大场面的描写等就需要苦心经营。又因为政治性约束,使事物有些本质流于表面。但瑕不掩玉,即使让托尔斯泰执笔也有些勉为其难,再说烟雨红尘已连载的还只是长篇手稿,作者声称将采取众人意见进一步完善。
祝愿《猪朝前拱》获得更大成功,祝愿烟雨越办越红红火火!
-全文完-
▷ 进入山中来客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