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姆博尔斯卡(1923年—)
波兰女诗人。1996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生于波兰波兹南省克尔尼克县布宁村,曾在克拉科夫雅盖沃大学攻读波兰语言文学和社会学。主要作品:《我们为此活着》《向自己提出问题》《呼唤雪人》《盐》《一百种乐趣》《桥上的人们》《结束与开始》等。
桥上的人们
一个奇怪的星球,上面住著奇怪的人。
他们受制于时间,却不愿意承认。
他们自有表达抗议的独特方式。
他们制作小图画,譬如像这张:
初看,无特别之处。
你看到河水。
以及河的一岸。
还有一条奋力逆航而上的小船。
还有河上的桥,以及桥上的人们。
这些人似乎正逐渐加快脚步
因为雨水开始从一朵乌云
倾注而下。
此外,什么事也没发生。
云不曾改变颜色或形状。
雨未见增强或停歇。
小船静止不动地前行。
桥上的人们此刻依旧奔跑
于刚才奔跑的地方。
在这关头很难不发表一些想法:
这张画绝非一派天真。
时间在此被拦截下来。
其法则不再有参考价值。
时间对事件发展的影响力被解除了。
时间受到忽视,受到侮辱。
因为一名叛徒,
一个广重歌川
(一个人,顺便一提,
已故多年,且死得其时),
时间失足倒下。
你尽可说这只不过是个不足道的恶作剧,
只具有两三个星系规模的玩笑。
但是为求周全,我们
还是补上最后的短评:
数个世代以来,推崇赞誉此画,
为其陶醉感动,
一直被视为合情合理之举。
但有些人并不以此为满足。
他们更进一步听到了雨水的溅洒声,
感觉冷冷的雨滴落在他们的颈上和背上,
他们注视著桥以及桥上的人们,
彷佛看到自己也在那儿
参与同样无终点的赛跑
穿越同样无止尽,跑不完的距离,
并且有勇气相信
这的确如此。
译注:此诗提到的画为日本浮世绘画家歌川广重(utagawahiroshige,1797-1858)一八五七年所作《名所江户百景》中的一幅--〈骤雨中的箸桥〉,此画因梵谷(1853-1890)一八八七年的仿作〈雨中的桥〉而著名。
——陈黎张芬龄译
研读波兰籍女诗人、诺贝尔奖获得者维维瓦娃·希姆博尔斯卡的诗歌,实在不是我辈可以完全解析、自由驾驭、深入其思想精华之处、对其全面深究的事。但我想,诗歌是世界的,是大众的,是不受地域及年龄与文化水平高低而有所限制的,任何一个认真去读、去体会的人都会在其中得到点滴的领悟与收获。
希姆博尔斯卡的诗歌,在西方世界广受好评,有着很深的影响力,她的一生发表的诗歌作品不多,但她的诗歌领域与展现出来的诗歌才华令许多人感觉震惊。
《桥上的人们》一首,作者首先将自己置之于诗歌之外,以一种绝对的冷静和超然的心态下笔,并在第一小节定下了全诗的基调,统领了全篇,也全面地提示了这首诗的思想,开门见山。
“以日常的生活场景为题材,作者在近距离视角,平实而冷静地叙述,并且特别注重于细节,而且倾向于语言上的质朴、无华和生活化的操作。”(龙翔云舞编辑语)
“他们制作小图画,譬如像这张:”此句则是转则,承上启下,过渡到下面的内容:
初看,无特别之处。
你看到河水。
以及河的一岸。
还有一条奋力逆航而上的小船。
还有河上的桥,以及桥上的人们。
这些人似乎正逐渐加快脚步
因为雨水开始从一朵乌云
倾注而下。
此外,什么事也没发生。
云不曾改变颜色或形状。
雨未见增强或停歇。
小船静止不动地前行。
桥上的人们此刻依旧奔跑
于刚才奔跑的地方。
这两小节,本质上是在描述这副引起诗人思想深处的共鸣与火花的画(《骤雨中的箸桥》)但实际上多次研读,就会领略到诗人加入了自己的思想及感情进去,虽然是淡淡的,不易发觉,却还是有迹可寻。如:“这些人似乎正逐渐加快脚步”、“桥上的人们此刻依旧奔跑”。这两句,无疑是给静态的画赋予了动态的美感,而“似乎”“依旧”这样的词,把诗人心中那一点点展开了想像的翅膀微微地张开了。
在这关头很难不发表一些想法:
这张画绝非一派天真。
时间在此被拦截下来。
其法则不再有参考价值。
时间对事件发展的影响力被解除了。
时间受到忽视,受到侮辱。
这一节,诗人则再一次提出自己的思想与观点:“这张画绝非一派天真。”诗人读懂了画的内涵,也读懂了画家的内心世界,这有同于我们读一首诗,有时会感知到作者的思想境地一样。“时间在此被拦截下来/其法则不再有参考价值。”诗人通过画的静态,不仅看到了画家要表达的那种动态的思想及世界观,更看到了画家所表达的这种世界观与现存世观截然相反、不同的观感。“时间对事件发展的影响力被解除了/时间受到忽视,受到侮辱。”
诗人在此第一次呼应了开篇“他们受制于时间”的思想,不过诗人是以一种相对性的理论来反证时间的限制性,诗人在诗中写“因为一名叛徒/一个广重歌川/(一个人,顺便一提/已故多年,且死得其时)/时间失足倒下。”如果单纯从字面上去理解诗人的句子,说广重歌川是叛徒肯定是错误的。其实上诗人是赞同这位画家把时间凝固,让人们受制于时间又能掌控于在一副画中的时间的。在此“叛徒”一词的使用在全诗中极其高妙。这样色彩极浓,又能提炼出全诗中心思想的词语,在一首诗中也只能出现一两次,多了反而突出不了它的重要性。“时间失足倒下”这一句是对应此画作的作者广重歌川、死得且时这一句而言,再一次提出时间的限制性,也就是“时间对事件发展的影响力被解除了。”一个人只有死亡了,时间才对他再无任何作用,所以,时间在此是失败的,“失足倒下了。”
“你尽可说这只不过是个不足道的恶作剧”这一句,诗人又从开篇的置之度外与极冷静的观望角度回到了诗里,回到了诗中与画中的那些奔跑在时间、奔跑在桥上的人们心里。诗人站在这些人的角度说,你可以不以为是,你可以不必相信,你也可以把这当成一次游戏。但是诗人真的如此想么?这一句,有一种启下的作用,诗人的主要用意是揭开下面的、她最想要表达的思想。
当然在表达这个思想之前,诗人是婉转的,她采用了一种排除法,先把世人大众对这画的思想的理解道出:
只具有两三个星系规模的玩笑。
但是为求周全,我们
还是补上最后的短评:
数个世代以来,推崇赞誉此画,
为其陶醉感动,
一直被视为合情合理之举。
这一小节中,最后三行,也便是世人对这画的思想——推崇赞誉、陶醉感动,并朋视为这种众人推崇理所当然。
然而诗人追求的并不是这些表面的赞美,诗人追求的是这副画的灵魂深处。诗人一开始便将自己冷静地付与画外,甚至可以说将自己冷静地付与画中世界之外,诗人从这个画里的世界超脱,但又反复潜回这世界的一些人心中。先时,是潜入了一些平凡泛泛之辈对此画理解的心态之中,所以才有“你尽可说这只不过是个不足道的恶作剧”一句,但此刻,诗人又潜入了另一些对此画有更高精神及思想领悟的人心态中,所以诗人写:“但有些人并不以此为满足。”这有些人,不满足,就自然而引出哪些人,有哪些不满足,就此,全诗的思想再一次呈现,而这一次是较开篇之前与中间部分更为完全、具体、平实、详细而精致。诗人好似在将同一个道理,以不同的口吻与心态告诉不同知识层面的人,并希望他们各自通过自己喜欢并接纳的方式接受这副画乃至这首诗的思想精髓。
他们更进一步听到了雨水的溅洒声,
感觉冷冷的雨滴落在他们的颈上和背上,
他们注视著桥以及桥上的人们,
彷佛看到自己也在那儿
参与同样无终点的赛跑
穿越同样无止尽,跑不完的距离,
并且有勇气相信
这的确如此。
最后一节提到的这些人群,可以说在生活与对待世界的态度与观点上绝对是智者,他们能冷静地置时间于不理,又能知道自己是时刻奔跑在时间之中,并且极有勇敢接受时间的残酷与限制这两方面相反情绪的人。
全诗的语言风格自然清晰、直白、朴实,描写处在从容中展露细腻,略有淡薄的讽刺,运用了超脱、悖论、角色穿插、层出不穷对思想一步步加深的体悟等写作手法,虽委婉却是极底坚定的态度告诉了读者某一个人生观,世界观,甚至还可以理解出一些人的心态观感。诗中有其冷静的一面,也有其深情的一面,是一首将读者的思维空间开裂至很大的诗作。
1996年,瑞典皇家文学院授予希姆博尔斯卡诺贝尔文学奖,在授奖词中说她的诗歌“以精确的讽喻揭示了人类现实中若干方面的历史背景和生态规律”。(此段来源于网上)
希姆博尔斯卡多年来磨练出她独特的诗风,她的诗艺建立在二十世纪诗歌传统和人道主义主流的基础之上,本着一种强烈的个人主义品格,她始终置身于时兴的哲学、美学、文化潮流之外。她的诗歌主题有三:一是哲理的思辩,二是对宇宙世界和人类社会的看法,三是日常生活中的事物、情感、见闻,涉及爱情、亲情、友情、命运、时间、生与死、不同个性的人甚至生活中的琐事等等。(此段来源于希姆博尔斯卡诗集)
另:附一首
隐居
你以为隐士过的是隐居生活,
但他住在漂亮的小桦树林中
一间有花园的小木屋里。
距离高速公路十分钟,
在一条路标明显的小路上。
你无需从远处使用望远镜,
你可以相当近地看到他,听到他,
正耐心地向维里斯卡来的一团游客解释,
为什么他选择粗陋孤寂的生活。
他有一件暗褐色的僧服,
灰色的长须,
玫瑰色的两颊,
以及蓝色的眼睛。
他愉快地在玫瑰树丛前摆姿势
照一张彩色照。
眼前正为他拍照的是芝加哥来的史坦利科瓦力克。
他答应照片洗出后寄一张过来。
同一时刻,一位从毕哥士来的沈默的老妇人——
除了收帐员外没有人会找她——
在访客簿上写著:
赞美上主
让我
今生得见一位真正的隐士。
一些年轻人在树上用刀子刻著:
灵歌75在底下会师。
但老费多怎么了,老费多跑到那里去了?
费多正躺在板凳下假装自己是一只狼。
陈黎 张芬龄 译
后记:画作请于论坛贴图区欣赏:)
此诗歌的解析完全是个人理解,无任何借鉴,有不足之处,各位可以礼貌批之。但请尊重作者为前提,任何有关人身攻击方面的评论和误解恕不欢迎。
未经作者允许,任何媒体及网站不得转载。
本文已被编辑[心海岸边]于2007-1-14 21:12:29修改过
-全文完-
▷ 进入紫色菊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