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者,土筑而围成也,多指地理上的人居位置。而“府”者,则是指这个空间位置上的高门大宅了,其字面定义当然属于居住范畴。只是城也好府也罢,都属于带有浓重的古典气息和色彩的景观。有意思的反是中国文字,“城”与“府”合起来,却引申出另一种人文意义,有一层深邃的思想。
时光的流转中,“城府”成了人内心禁地的代名,而且与原本的字义大相径庭。这种意义上,“城府”理性地抽象了人生的一种状态——胸有城府。比喻处事之道,待人的心机,有深而摸不透的意思。城是深沟高垒,府是庭院深深,什么样的心思值得如此秘密地隐藏呢?也许,这是缘于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座自己的城,自己的府。而这座城府,是属于自己的天地,自主随意地开合着外界的风风雨雨和熙攘人群。
胸有城府,汉语词典上似乎没有赋予什么好的寓意,反而多是贬抑,指一种令人难以揣测的深远用心,给人的感觉或是诡,或是谋,深隐难测,总让人生出几分神秘和寒意,少了许多的信任。很多人都说胸有城府不好,我却一直比较中性地理解这个词义。
举目世界各色人种,中国人似乎是“城府”的专家。姑不论创造土木城府的高超建筑艺术,仅以此衍生的涵养也为其它人种所远不能及。也许是几千年以来中国儒学“不偏不倚、平实刚正”核心思想——中庸之道的影响和熏陶,中国人“隐之忍之”的城府较之于世界各国要近乎于坚忍卓绝:任世事如棋如迷,只要还有路走,只要还能生存,生死有命,我自生生不绝。
我想,国人的这种城府的始作俑者应首推孔子。一生“一以贯之”地“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孔子并不是一意孤行的莽夫。几十年起伏跌宕的人生,让孔子修筑了很深的城府。如“小不忍则乱大谋”,“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贤者避世,其次辟地,其次辟色,其次辟言”,“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无自辱焉”等等很多很多。所以,谁要是认为孔子只知忠义仁礼智信和温良恭俭让,那可是大错特错了。
当然,城府有它不好的一面。如在政界,城府是大有讲究的。表现为喜怒不形于色,哀乐不现于形。我们几曾见过率性而为、不计后果、随便表态的政治家?见得多的倒是一些或刻板、或随和、或平静的脸孔。职业需要,在如今领导的讲话就是指示的现实中,没有城府的领导必定是不久后就要下台的庶民。
因为,城府一直与权术联系紧密。自古城府极深的人,首推官运亨通者,更或是一些奸臣枭雄、成王霸主等,凡有权势、名利之争的地方,必然有城府的存在。城府深不可测,权术左右命运,其关系应该是,权术为体,城府为用。这种城府,涉及颇深,其“艺术”之高超,可怕已极,幸而普通人寻常难得一遇。
城府更多的出现在利益相似的人群。这个人群里,每个人都设法隐藏自己思想深处的东西,不管是善意或者恶意。但它其实很脆弱和无奈,因为谁也把握不了自己的城府是否比别人更高更深。繁杂的社会金字塔上,谁在塔顶闪耀着金光?谁又是最下面的一块砖石呢?
有人认为,在社会系统中,作为主体的人不能生活在自己或祖先设计的心灵禁锢之中,提倡拥有“单纯个性”。他们觉得人与人之间的城府似乎是 “狡猾”、“阴险”、“精明”、“有心计”、“尔虞我诈、明争暗斗、阴奉阳违”的代名词。应该扯掉心灵的栅栏,推倒心理的围墙,拆了这城,毁了这府,心里多点阳光,真诚地面对这个世界。若社会和生活真能如此,倒也快哉!
只是很难想象,心中没有任何城府的人会是个什么样子。现实中,一个襟怀坦白,直吐忠言,敢作敢为而不知自保或是尊重别人意愿的人,社会又会赋予他们多大的生存空间?若是心里藏不住事,把人人都当做知己,好恶之感都写在脸上,尽管心地善良,但易说不该说的话,伤不该伤的人,坏不该坏的事,没有城府能行么?在此意义上,请别相信“好人自有好报”,因为——监狱里面的不全是坏人,监狱外面还有更多坏人,到头来受伤害的又舍己其谁?
我们应该正确对待城府。如城墙府第都必须具有一定高度一样,人也必须具有一定的自我防护意识。否则一切将会公诸于世,所有的优劣也都将暴露无遗,最难堪的还是要面对后果。所以,一种外在表现与城府相似的人格,即在丰厚的人生积淀下的大彻大悟,以及面对世间百态的从容不迫、镇定自若的城府,始终具有存在的可能与必要。
为人所称道的城府,是通于世故,智圆行方,不显露山水,不愠不火、反璞归真的化境,这种恰到好处的人生哲学是悟透世态修炼而来的。其实,城府体现在人的身上,最主要的是要藏得住自己的喜怒哀乐,藏的住自己的心事、欲望和情绪。这种深藏不露,不喜言语,但心地善良,处事得体的城府,正是我们所需要的。
城府还寓意了宽容。为人必须豁达大度,才能乐观进取,才能站得高看得远;才有严于律己,宽于待人。这种豁达大度就是人生需要的城府。这种城府下,不会去斤斤计较,不会心有千千结,无心之事,有意接受并堆积于心;不会处在我是人非的旋涡,更不会在尔虞我诈中摩擦。不管风起云涌,不管世事变化和沧桑变迁,都会拥有一片属于自己的满足而宁静的天空。
人在少年的时候,对任何事情总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并且是“初生的牛犊不怕虎”而不管天高地厚,由此而产生的负面也易被“年轻人犯错误,老天爷也会原谅”所包容。那是个没有城府的年龄,如果有的话就叫做少年老成了。长大以后,绝大多数人都有其不让人知的一面,人前尽量掩饰内心活动与好恶之感,屈伸于无形之中。近乎规律,越是有社会身份和地位的“成功人士”越是城府深,好像城府与成功之间具有一种必然的逻辑联系。
这样看来,城府,似乎属于年长者或久经历练者的专利,标志着一个人素质和修养的高低。“性深阻若城府,而能宽绰以容纳”,客观地理解,城府体现了胸怀宽广、有较大包容性、能理解和体谅别人的人生真谛。人世间有花开花落,月盈月亏,人生中有酸酸甜甜,落落扬扬。经历得多了,看惯了“乱哄哄你方闹罢我登场”,听熟了“看你起高楼,看你宴宾朋,看你楼塌了”,唱多了“世人只说神仙好,惟有金钱忘不了……”,自然就人情练达,世事洞明,看穿了人生与世故的底蕴。
城府是我们体认生活、生命和自然的能力,它的存在是应该有尺度的。从生存的需要来说,人应该有城府,但不要太深。于我看来,这就是“对象的选择”及“程度的把握”。俗话说,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朋友来了有好酒,豺狼来了有猎枪”。对待那些虚伪狡诈的小人,为非作歹的坏人,我们应该设好自己的防线,而对待友情则要真诚,不能对朋友耍心计。如果对任何人都城府深深,把自己裹于一副坚硬的外壳里,恐一生必形单影只;而不懂得回避克制,就必然时有矛盾冲突。这是我们所必须遵循的生存哲理。
从实而言,城府是人心里的一座城池。这么一座城池,分明是人生阅历在心灵上的积淀,一种理性过滤杂质后的气度,也是不寻常意志的人格魅力。俗话说“宰相肚里能行船”,而区区一条船又能算什么?真正襟怀宽广得能容下“城”和“府”的人,是何等的大度、沉稳、向善和睿智?心中容城府,没有理由不活出精彩的人生!
-全文完-
▷ 进入那片红帆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