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有风的语言,雨有雨的情愫,大自然以无声无息的手法为我们构建了充盈在生命进程中的美的意境。无论是幽思独僻的禅境,还是宁静浩远的深山。世间的景物皆有生命,而生命本身乃是一种艺术,艺术无时无刻不在散发美的因子。正像宗白华老先生所言:生命的境界是广大的,而这一切都反映在文艺里。
老师说,宗老的这本《美学散步》,我只读了一小部分,但却被书中的语言和它所散发的气息深深吸引。不知是它静谧幽远的韵味给了我欣赏美体会美的灵感,还是它教给了我寻找美的方法。只不过,我会在内心难得澄静的一瞬间突然感觉到什么。尽管转瞬即逝,却掀起了好长好长的湖心涟漪,久久不能腿去。
探究美先要有承受美的内力,要有一颗和美息息相关的心灵。美是稍纵即逝的,需要你在流动中捕抓住那最动人的一幕,把流动变成凝固,再赋予凝固以永恒。宗老说“艺术心灵的诞生,在人生忘我的一刹那”。能在美中做到忘我,才是真正有一颗寻美的心。那种“空诸一切,心无挂碍,和世物暂时绝缘”的觉心,是彻彻底底的放怀,也是和美产生的共鸣。抛开一切扰人的俗事,清除所有角逐的意念,在那一刻,忘记一切,释放一切,用生命来见证内心的宣言,一切都与自己无关。生命是那样简单,除了自己一无所有的感觉原来如此轻松,自由自在的生命个体是那样圣洁。
说来说去,仿佛发觉其实美其实与禅那样接近,空灵于一切,又充实于一切。美又岂止这些?
宗老说“我们心中不可没有诗意,诗境,但却不必定要做诗”。这句话很有道理,本来嘛,我们也不能强人所难要求人人都写诗。但我始终相信,写诗是内心灵性的一种确实流露,它让你的心情,你的思想可以超越身体凌空飞翔。宗先生不也在生活中找到了可以写诗的理由吗,这一点我们是相似的。文人骚客仅仅用寥寥数语却可将全部美的享受奉上,实属神奇。不用胭脂水墨,却能栩栩如生,仿佛亲眼所见,比起书画,一点儿也不逊色。甚至可以说,它给了我们超越固定形式的美的空间,让我们在这块空地上自由驰骋,其意境幽远是超越我们想象的。
提到诗,我确有些感慨。闲暇时,我也曾写过几首。也许它们和真正意义上的诗有些差别,或者它们在诗人眼里一文不值,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在其间得到了很多东西,似纵情山水之间的欢畅,如游船垂柳岸边的宛约。那种纯情感的流露可以抹去所有的黯然和凄凉。
我欣赏古诗的词风韵律,优美隽永,但却从未尝试写过,倒不是宗先生指出的“旧体诗写出来很容易太老气”不像年轻人写的东西,只是觉得它将作者束缚得太紧,不像新诗那样无拘无束,洒脱自在。
写诗需要有诗的心灵,我不知道自己是否具有。很多人都觉得我不像是一个能写出诗的人,有时连我自己都觉得不无道理,但我毕竟在写呀。诗是美的,而美需要发掘。很多人都和宗先生一样,是先接触别人的诗,读多了,读出意境和美感了,才有写诗的欲望和冲动,这似乎是一条常规。而我最先接触的诗却是自己写的,因为小时侯没有读书的条件,除了课本接触的诗之外,可以说一无所知。到了现在也一样,读过的诗也寥寥无几。只是不知什么原因激发了我写诗的欲望,于是,自己的诗便也随着自己不断探索,不断成长。诗丰富了我的内心,现实中缺少的东西,我却能在诗中得以诠释。美的渴望与美的创造合二为一,美的境界也便由此产生。
有人说美是属于艺术家的,我认为他们仅仅是把存在的美感具体化,通俗化而已。没有人的生活是苍白的,没有发现美的原因只是因为你没有去寻找。世间万物皆有灵性,美的气息就在你的身边。
本文已被编辑[素衣清颜]于2007-1-9 9:55:09修改过
-全文完-
▷ 进入湫萸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