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俗眼观佛门湫萸

发表于-2007年01月09日 早上9:45评论-3条

在中国佛教传承的两千年的时间里,佛教与中国文化经过不断融汇与提升,已经水乳不分,成为中国哲学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部分。宗教是有神论的高级表现形式,它既表现着有神论的粗俗的信仰形态,又体现着人类思维精华的哲学形态,反映了不同时期人类对精神追求的感性与理性的融合,支持着人类精神思维的空虚与无助。中国佛学是印度教与中国宗教长期的磨合与融合的产物。对于佛学,我并无深刻的研究和超凡的见谛 ,只是对它的精神欲求的独特性和思维的智慧性深感好奇。于是,便以世俗人的眼光领悟一下佛教的魅力,却发现佛的智慧可以广泛地运用到红尘俗世中。

出世和入世是生活的两种态度。出家之人的“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的怡然自在即是一种出世,是抛却了前世、今生、物念、欲念等一系列杂念的纯净心情,是自我体验,自我完善的过程。佛教哲学所涉及的问题不是人如何认识世界,而是人如何通过自我内心的体悟去把握生命存在的至高境界,并通过这种生命境界的默认与把握,使人的身心达到一种圆满无碍,自在丰盈的状态。这是一种精神至上的人生哲学,一种脱离喧嚣的清净与淡泊。记得有人曾说“中国传统文化,尽管各有差异,但究其实质都有一个共性,那就是感性”。是的,探寻中国哲学的发展历程,自春秋战国开始,儒道法及其它各家思想的本质内涵,不难发现,追求精神、意志、感悟的升华是中国思想发展的源泉和最终极的动力。这一点,在佛学的发展上可见一斑。佛教是让人从内心的意志力量的磨练与完善,达到一种“无我”的境界,使人从内心的迷执和生的痛苦中脱离出来,使生命的意志得到充分地肯定。

佛教的最终目标是“人人皆可成佛”,这与西方对基督的信仰有所不同。前不久,看了史铁生的一篇文章,文章中对二者的内涵有一段精辟的描述:“‘人人皆可以成佛’和‘人与上帝有着永恒的距离’,是两种不同的生命态度,一个重果,一个重行,一个为超凡的酬报描述最终的希望,一个为神圣的拯救构筑永恒的路途”。看后觉得的确如此。当然,对于不同的宗教信仰追求,我们不能简单地以“好”“坏”“正确”“不正确”来草率地加以界定。这是由不同的文化背景决定的。中国佛教提倡的“一切人都可以成佛”和“万物都有佛性”在本质上都是强调佛的普遍性,即佛是可见可做的,这种美好的愿望和理想启发着人们的智慧之光,也使信徒在追求的过程中心里充满了憧憬和希望。同时,它使一切痛苦的磨砺有了最终的解释,那就是两个字“成佛”。

这种美好的前景在远处启示着人们,于是,人们更加虔诚,也更易于接受在这个过程中所经历的所有困难,以及抱有感恩和宽恕的心。因为有一个信念在支撑着他们,这都是成佛所必须接受的考验。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中《西游记》描述的就是修业过程中的种种艰难。唐僧师徒四人为到天竺求取真经历经了九九八十一难,其中对几人的考验甚至是以生命为代价的。值得欣慰的是他们最终完成了所有难题,苦难不但没有削弱他们的毅力,反而使他们的信念更坚定更虔诚。这是包括他们在内的所有佛教信徒一直追求的。

其实,这种对信念的执著追求同样是我们生活在世俗中的人应具有的。这种执著地不顾一切地追求有一种格外地美丽,让人生活得很从容,很洒脱,可以笑傲人生中的一切苦难。把生活的物质条件定在最低点,但却能在其中享受到超然的生命本质,提炼出最精华的人生哲学。很多佛学大师都是在这样的时候领悟出了佛学的精髓。

成佛应具备的条件和经历的途径有很多,比如布施、持戒、忍辱、蝉定、般若等,这些都是成佛的基本条件。其中,让我感触颇深的就是忍辱。生活中,我们难免会遇到一些有意无意伤害自己尊严的事情,别人的侮辱会给我们造成一些或大或小的不平衡。当一些谚语把自己灼烧得坐立不安时,往往会发生冲突。可是很多时候不愉快的事情都是可以避免的 。这就需要我们具备忍辱的修养。忍辱不是一种懦弱和无能,而是一种很强大的人格力量,也可以说是一种意志力,需要有一种理性的修养。这就像我们明明知道不要发脾气,可是却偏偏控制不住自己,不是不懂得其中的道理,而是意志力不够坚强。记得中国哲学史的第一堂课上, 老师说了这样一句话“以出世的心情做入世的事,有时会让自己活得很轻松”,这需要一种感悟,而这更多来自你的内心 。在谈及未来的生活时,我说:“我喜欢一种轻松、自在没有争夺的生活,但恐怕找不到。”朋友听后,笑着说:“只要你不争,就没有人和你争了。”这种心情需要放在一定情境中,但却给了我一种思考。有的时候,我们感觉自己很累,只是因为我们在意的东西太多。记得我在文集中打了一篇文章,至于内容就不说了,写得是自己对一件事的态度。在编辑的留言中有这样一句话“放下即自在,既然无愧,就一切安然了”。看后,我由心底里说出了两个字“谢谢”。有的时候,内心的默契有一种强大的力量,在某些场合中,我们确实可以很轻松。

佛教属外来文化,而禅宗则是土生土长的中国宗教。悟,是禅宗发展一个必不可少的部分。从这种觉醒和觉悟中来体验生命,获得自身意志的升华,完全印证了中国文化的特点:感性。

坐禅是日常修行的一部分。五心朝天、自在安然的状态,让人的整个身体轻松无碍。曾经觉得,坐禅就是静坐,只要坐在那里就可以了。所以,那时常想,不如用几个小时的坐禅时间去做别的更多的事,看起来更有意义。而朋友说,坐禅是一个悟的过程,是一种人心自由的状态。正是因为这一过程,使他们获得了空无与完满的心境。想来也是,置身于喧嚣的闹世,如果没有长久的凝心参悟,恐怕世人的迷惑永远都是迷惑,内心的嘈杂也永远无法获得宁静了。坐禅使心念安定、专一,在这种静滤与冥想中获得解脱。记得曾看过刘墉的一篇文章,具体内容不记得了,只记得其中有一段,是说一些在社会中摸爬滚打的人,觉得自己生活得很累,于是,纷纷到一位德高望重的法师那里寻求解脱的方法。法师只是让他们盘膝而坐,然后从一数到十,这期间什么都不要想。大家都表示这很容易,于是便开始实行。等到一切结束,竟无一人做到。于是,刘墉说了这样一段话“外界的宁静容易,心灵的宁静困难。真没想到,仅只从一数到十,这样短短的宁静,都难以获得,可见我们的心,平常有多么嘈杂了”。 这段话被我写在笔记本的第一页。纵使这种境界以我凡夫俗子的身心实现是不可能的,我依然会时常翻阅, 时常感悟,尽可能地让自己有一种超越羁绊的解脱,哪怕只有短短的一瞬。

“平常心既为道”,这正是禅所达到的一种境界。佛教哲学不是一种超越,而是一种返归,回到本然超然的自己,从而达到一种自由的境界。以完整的、无分别的心去对待一切,不为外在的一切所奴役,实现个体与整体短暂与永恒的统一。

学佛、修行是因为我们生活在现实的世界之中,世间的许多迷惑要的到解决,种种烦恼痛苦要的到解脱,因此,禅与生活是分不开的。禅师教给人们的,不是高深莫测的道法,而是以自己的亲历亲地去感化修行的人。“龙口含珠,凤头饮水”的吃饭姿势,他们以此为“人生美”的文化,于是日常进餐也便成了一种修身养性。“行、住、坐、卧”这些生活的细节在他们那里竟把宗教的约束与诗意的优美绝妙地集于一身。于是我们发现生活中的禅居然如此现成,而我们大多数时候却熟视无睹。

至于中国佛教未来的发展和走向如何,顺其自然好了。修行的人不会展望,他们只“活在当下”。正所谓“即将永眠在今宵,倾尽一切皆燃烧”,这是一种对生活的态度。对于中国佛教的具体性我无法概括,我所理解的只是其中一小部分,一些表面现象而已,至于它的博大精深让我慢慢感悟吧!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湫萸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 编辑点评 ☆
“逝者如斯”点评:

我对佛学不了解,你的文章叫我知道了很多。
收藏,慢慢研究。

文章评论共[3]个
项鹰-评论

  现在的佛家弟子又有几个呢?有的人只是喜欢说佛是一个连上帝都不如的白痴,我就不明白一点
为什么现在没有几个能说佛在心中?我崇拜佛!知音啊!
  【湫萸 回复】:其实,我也不太了解佛,只是从内心有一种说不清的感动。
喜欢佛,如你,只是现在却找不到什么是真的佛,值得我们去追求。很高兴有人也一样为佛感动。 [2007-1-9 13:40:14]at:2007年01月09日 上午10:47

意趣-评论

近闻陕西法门寺招聘各类人才的消息,忽觉佛门也不一定是清静之地,也许入世和出世真的是一个道理吧。
  【湫萸 回复】:大学将近毕业时,和同学去过锦州医巫闾山,那里有我一直衷情的寺庙,在庙门外,同学诧异我居然站在外面没有进去跪拜。说不清的心情,商业化的东西让我早已失去向往。 [2007-1-10 8:11:43]at:2007年01月09日 晚上9:45

项鹰-评论

   朋友。如果你不介意的话,有空我们好好聊聊佛。我的QQ号是:594274665at:2007年01月15日 下午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