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色的月光透过淡淡的窗帘。婆娑的竹叶投下模糊的阴影。晚风轻轻叩着静默的窗棂。
我倚着床沿,拿起一本书,目光在字里行间飘忽不定,尔后轻轻叹口气。窗外清凉的月辉泻满了山野,也似乎泻满了我的心扉。几天来,病痛的折磨与对儿子顽皮的忧虑把我推向无边的黑夜。
“听听音乐吧!”妻说了句,把光碟装入vcd机的碟仓,按了播放键。是阿炳撼人心弦的千古绝唱——《二泉映月》。
随着一声凄楚的长叹调,房内顿时萦绕着二胡粗犷悲凉而又细腻缠绵的琴声。两根绝妙的琴弦悠悠地颤动着哀婉苍凉的光芒。在这飘曳的音符里,阿炳抒发了对清泉明月的陶醉,对凄苦身世的悲愤之情。
这是华彦钧先生留给我们这个世界的最好礼物。这位潦倒的流浪艺人把他身上具备的最后力量凝注在琴弓的马尾上。我仿佛看到了丘陵与山岗,看到泉水流经时迅速溅湿我的思想。华先生把对光明月色的向往,化作了一尾素泉,被他拖着一粼一粼向我涌来。他眼睛看不到阳光了,也感觉不到天穹的明净高远,但他终于在黑暗中看到了一枝冬天的枝杆上长出子一个芽苞。那就是杨荫浏教授。华先生的一种素雅气韵一种无言的呼唤撞击着杨的心灵。杨久久地望着一张嵌在稀疏头发下边的脸,那是一张坚硬的存在的脸,两只眼睛犹如苍凉的两潭死水,然而却有着一股不可言喻的气势。杨荫浏说,此曲只应天上有啊!生命中最美好的年华和生活中最坚实的部分是从道观起始的,令阿炳魂牵梦萦而又无以为继,这也就铺成了他生命的厄运也成就了他生命的辉煌。他以肉体在人世间极为短暂的旅行中,完成了对爱的细腻、温情、深切的体验,于是他琴弓下跳跃闪烁的意象散发出了悠长的醇香。
曲子我已听了好多遍,每一次都使我感叹人生的遭际。这种感叹在今天更加深切自然,音乐的触角抚摸我生命的伤痕,拨动我柔嫩的心弦,它或缓或急地倾诉人生多舛命运,咀嚼酸酸甜甜的生活况味。
闭了眼睛,我任由情感乘着音乐的翅膀自由地飞翔,我仿佛看到一位身背二胡的盲艺人,拄着拐杖沿街流浪,傍晚坐在无锡西郊惠山漪澜堂下的一脉山泉旁。皎洁的月辉透过树梢洒下来,照着汩汩的山泉,山泉时而欢悦流淌时而咆哮狂跳。失明的阿炳久久地听着,按捺不住内心的苦楚,振臂疾呼:生活的出路在哪里?他操起琴弦,用激昂悲愤倾吐内心的屈辱与痛苦。阿炳将坎坷人生道路上徘徊流浪的凄苦与压抑凝于颤动的弓弦,写下伤感与抗争的独白。
其实,芸芸众生中又岂止一个阿炳在黑夜中踽踽独行呢?活在红尘中的人们无不都在各自的生活旅途上跌跌撞撞蹒跚而行,正如美与丑、善与恶无时不在针锋相对,痛苦的跋涉与拼搏的豪壮时时总在人的脚下交汇。
浸润在悲凉的琴声里,刹那间我倏然发觉,心底阿炳的故事一经思绪的催动,已经萌发出鲜嫩翠绿的叶片和瑰丽多彩的花朵,我周遭的一切喧嚣都被他盈满智慧光芒的琴声——拂去,刚才疲惫焦躁的心在一片蔚蓝色的纯净中,得到最轻柔的熨帖。在阿炳面前,我的一切苦痛是那么苍白乏力那么身苦尘埃。他琴弦下皎洁的月辉是一个透明得不掺一丝杂质的世界,汩汩流淌的泉声是岁月深处的呢喃,不得不令我们去打开灵魂深处一个个灰暗的角落,暴晒于炙热的阳光之下。
琴声不知何时停止,房间寂静无声,我摸一摸,眼角竟挂着一滴凉凉的泪珠。
-全文完-
▷ 进入徐小明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