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室的窗子正对着一条北南走向的大街。忙碌了一会,感觉有点疲倦,我便会站在窗前,静静地,看大街上人来人往的熙熙攘攘。透过厚厚的眼镜片扫描那些形态各异的人们,总有一种初春阳光般的思绪柔柔地在胸膛铺展开来。
天气的确很好,春阳在青嫩的叶片上在楼舍光洁的瓷砖上洒下点点金光。大街上依然车水马龙。虽然时序已进入春天,但人们仍然包裹得严严实实的,抵卸春的微寒,于是便难以看清人们的尊容与神情,惟见各色的风衣在碎碎的阳光下飘逸。行色匆匆的男女老少们都去忙些什么?是去赴正月里一个美好的宴请?是去商场买心仪的衣裳?是受领导的信任与重托去完成神圣的使命?是为了某种未了的心愿或生活的窘迫去烧香敬佛?我不想考究,只看见他们或步行或骑摩托或坐在轿车里行走在初春的大街上。
想想自已已在这座城市生活工作了年余,很多时候尽管我很清楚地知道这是穿梭在别人的城市里,但我没有伤感也没有兴奋,有的只是一种平常人的心态去看人们的匆忙。我只知道,我是一个过客,不会成为它的主人。我的家在一条河流从屋侧轻轻流过的乡村,那里是我永远的家,我在那里哇哇坠地,也将在那里闭上永远明亮又混沌的眼睛。这个世界我有时看得太清,有时又看得太模糊。
我不去揣测与我一样借到先进性教育活动办公室的同事平日的与最后的心情。望着大街上的人们,我却可以知道,开着轿车的人不一定比步行者更从容,穿着高档衣裳的人不一定比衣着朴素者更高贵,把摩托骑得飞快的人不一定比步履蹒跚者更先到达目的地。由此,每次步行或坐车到党政大楼办公务,我从不对静静看我一眼的人作多情或无端的猜测。一如现在的我,仅仅只是站在窗前,欣赏别人的城市,平淡而又怡静。
去年刚接到将我借到这个临时单位的电话时,有同事问我的感受如何,考虑过将来是留在县城或是再回来站在三尺讲台传道授业吗?我笑了,毫不掩饰地说,水往低处流是由其本质所决定的。而今,再过半年我将回家回到原先工作的单位,却有种种思想困绕心头。回去后,人们会怎么说?说我工作能力不行,说我不得领导器重,说我不善周旋人际……不管怎么说,我毕竟尽心尽力地做好了本职工作,且业绩不菲。待到与这座城市说再见,我想,定格在脑海的将永远是那些关爱我的领导与朋友,他们爽朗清泠的笑,他们细无声处的眼神与手足,那是人生阅历中最宝贵的财富。匆匆来,匆匆去,尽管满身灰尘注释着无言的疲惫,但心域深处总有一轮太阳在冉冉升起。
起风了,窗口广告牌上几块凋零的塑料片发出呜鸣的轻吟。这是日子里想展示自已高贵的“高贵者”在夕晖中作着最后的残喘,这是春寒里山间的野猴跳着无奈的舞蹈。下班的时间到了,从各个学校、医院、机关、公司涌出的人流涨满了整个街道。人多而杂,却不喧哗,偶尔响起几声车铃与喇叭的欢鸣。此时人们心里一定充满柔情蜜意,在外忙碌了一天,就要回到有着天伦之乐的家了。家是一个多么温馨的地方,时时为疲倦的心灵打造一片宁静的港湾,为脆弱的生命营造一个遮风避雨的爱巢。有家可归的人是多么值得骄傲和自豪呀!即便在外栉风沐雨,劳作得身心俱疲,被“明枪暗箭”袭击得遍体鳞伤,回到家,你就不会感到孤独无助。
暮色渐浓,华灯初上,街上行人渐稀。关好办公室门窗,我走在了回住处的路上,掏出手机,情不自禁地拔通了妻稔熟的号码。一个人的心就是一座城市一个家。别人的城市再好,也只是视野里一幕流动的风景,挂在心间历经风吹雨打冰冻雪凝亘古不变的是那永恒的爱恋挚情。
-全文完-
▷ 进入徐小明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