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是农民的勤劳、淳朴、善良造就了社会;有人说是母亲的勤俭、朴实、宽容造就了人类;有人说是孩子的童真、成长、希望造就了家庭。在我的心中,是母亲让我知道了自已的年龄;是母亲让我懂得生活的奉献;是母亲让我领悟做父亲的责任。
——题记
在农公车站的站台外,看着母亲蹒跚的脚步;看着母亲日渐增多的白发;看着母亲慢慢远去的背影,我的心头为之一振,泪水模糊了我的视线。
在我的心里,每次走进母亲的视线,一直自认为自已还是一个长不大的孩子,母亲的双手是我远航的方向,母亲的胸怀是我停留的避风港。
想想、母亲今年62岁;看看、母亲蹉跎的背影;母亲真的老了!
母亲的家境不好,又是家中的长女,从小一人在家一边下田干活一边照顾年幼妹弟的衣食起居。
母亲没有读过一天书,母亲在生活中知道没有文化的苦。
在我很小的时候,家中种了十几亩农田,都是母亲一人忙里忙外。在母亲的眼里父亲是个知识分子,农活好象是她应该做的与父亲无关,更不要谈我们三个姐弟了。
母亲任劳任怨的性格和吃苦耐劳的精神,使母亲的身上留下了很多的病患,如阴天下雨母亲的类风湿性关节炎就会发作,痛得手上脚上关节的皮肤青一块紫一块。母亲从没有因为病痛而流过一次眼泪,后来,因为长期服用大量的激素对母亲肌体功能的破坏,母亲前后又患上了糖尿病、慢性胃病、类风湿性心脏病。
我们姐弟三人在不同时期都走上了不同的工作岗位,随着母亲年龄的增大和多病的身体,我们全家召开过一个家庭会,虽然儿女没有成就大的事业,但也能算得上衣食无忧了,希望母亲不要再种田了。母亲最后还是妥协了一点,种了二亩口食田,说在家闲着没事,闲也是闲着,可不比人家退休拿工资的,没有劳保,自已一辈子是个庄稼人,总不能吃饭的粮食也要买吧!
由于工作的原因,前几年经常行走于各大城市之间,对于母亲的病患一直放在心中,不敢有一刻懈怠。拜专家请名医,给母亲带去过很多药,明明知道对母亲的病患治疗是一种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每一次的希望只能是缓解病痛,但总梦想奇迹能在母亲身上发生,可每一次带来的却是心灵的更加不安。
母亲一直生活在生我养我的农村,母亲不愿到城市与子女一起居住,母亲说到城市生活不习惯,在农村生活舒服、自在、习惯了,我想母亲可能是不愿影响我们的生活规律及工作时间。
每年母亲都会到我这里住上几天,时间长了,母亲说想到我这里看看孙女。
女儿只有四岁,女儿不可能理解奶奶的心思,不可能看懂奶奶的眼神,在女儿的眼里能看到的或许是一点点陌生与害羞。
女儿喜欢吃肯德鸡这样的洋块餐,可母亲这一辈子都没听说过,更不用说品尝了。母亲为了消除女儿眼中对奶奶的陌生与害羞,带上女儿坐三轮车、吃肯德鸡、选玩具、买衣服,母亲对女儿的赊岂让我为之心痛,看着孙女的满足母亲开心的笑了。
女儿的眼中没有了刚开始的陌生与害羞,女儿和母亲俨然以成为了朋友,在女儿的房间里,女儿教母亲唱起了儿歌,朗诵起唐诗宋词,和母亲讲起了悄悄话,数落起爸爸和妈妈欺负她的往事。
母亲每一次来,都会到超市买一些父亲爱吃的食品,回去带给父亲做下酒菜,这一次我陪母亲一起去超市,母亲在食品部看到有好多人排队买三丁包子、五角一个,由于是特价一人只能买四个,母亲说三丁包子好,你爸喜欢吃,我们两人排队不是可以买八个吗?于是我和母亲一起加入等待的队伍中,看看母亲为了省下几角钱排队买三丁包子的高兴表情,想想母亲为孙女的满足花钱不看价的开心,我在一点一点的领悟。
看着成长的女儿,作为四岁孩子父亲的我,在母亲高兴表情与开心微笑中,我读到了更多的责任,我在努力、努力着……。
在这里,母亲时时惦记着父亲,想到父亲的衣食起居,母亲又不安了,母亲想到了农村的那个家。
第二天,母亲早早坐上了回乡的汽车。
看着汽车渐渐远去的背影,泪水慢慢弥湿了我的灵魂。
(这篇文章献给我亲爱的母亲邵粉珍女士,愿天下父母幸福、安康!)
-全文完-
▷ 进入张华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