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诌却非扯淡
转眼又是新的一年,不觉间自己已在网络文学之路上走过了四年。细细数落,这些年网络文学在带给我人生新意的同时也着实夹杂了不少困惑、迷惘、酸楚。我是个没文化的人,因而拥有了一个不大不小的胆子。借着大过年的,咱就把心中隐忍许久的一些话吐一吐,也许大言不惭,但的确事出有因。
我爱诗,也读、也写,所以我就先拿网络诗歌说事吧。网络文学中作品数量最大的、作者人数最多的无疑是诗歌。为什麽呢?诗歌好写呗。对于绝大多数皆为业余作者的网络文学创作大军来说,诗歌因其工作量小、形式自由、优劣难析而十分自然地成为了写手的首选。
说句不好听的,写诗的人多了,诗歌也就变得不值钱了。更甚的是,许多初涉文学的朋友竟然说,不会写,就先写诗吧,写诗容易哩。惊悚!这番话真的让许多将诗歌奉为信仰的人感到毛骨悚然。
诗歌其实是所有文体中最难掌握的一种,写诗需要深厚的文学积淀,甚至还需要一定的天资。诗,是思想、心性、情感、语言的高度凝炼与升华,绝不是表面上那百余字所显示的信息。但随着网络文学某种意义上的混乱无度,导致许多初涉文学的写手对其产生了本质意义上的误解。先列举几段网友留言,借此一一解析网络诗歌的几种畸形现象。
一位叫“天上云”的写手曾在“胡惠良”某网站一组加荐的诗歌后留言:你的诗很好,但读不太懂。他们都说我的诗很有韵味但太好懂,所以不如你的诗显得上档次。
许多过于“深奥”的诗歌后也经常会出现这样的留言:好诗,有海子的味道。
还有许多网站精华诗作后的留言是:学习了,欣赏了!
还记得一句含冤怒斥“梨花体”的:这也算诗歌,那咱那首憋了一个月的真是冤死了!
怎样才能写好诗歌呢?跟着写得好的学呗。可什麽样的诗歌才算好呢?要问我,可能只有提问的份了。一位哲人说,最简单的、最质朴的也就是最真理的。我感觉把这句话套用在诗歌身上比较合适。诗歌应该是一个文人经过艰苦的文学积累,蹉跎的人生历练后,用最简单的语言,最本真的性情,对生命发出的一次最强烈、最原始的回馈。诗歌,应该是一气呵成、不加修饰的。诗言志,歌言咏,诗歌高雅脱俗的灵魂源于它的单纯。所以,那位用一个月憋诗的朋友是我无法理解的,“憋诗”?有点晕。
诗歌的档次,其实说白了就是“意境”,可这意境啊,真是个无底洞。在文字里藏智慧、藏道理并不现代诗的发明,早在北宋时期,中国诗坛就盛行“包袱诗”了。文人喜欢在诗文里藏一个又一个包袱,所谓解开、读透之流,才有学识、才可知音。苏轼是北宋最杰出的文学家之一,他平生作了不少篇深含典故的“包袱诗”,可他真正绝唱千古的却是“赤壁怀古”、“明月几时有”这些心性本真的咏叹。所以说,好诗是长久的。还是写明白点好,给它一个流传的理由。
“致橡树”、“大堰河——我的保姆”、“走吧”真的都消失了吗?我想不通,我是个无名无分的平凡百姓,可我不必膜拜查海生,因为我从未读懂过他的诗歌。我不管他在多少人心目中树立起伟岸的、传奇的形象,在我心中,他的姿势永远定格在——一个向诗歌高举屠刀的人。
现在每个原创文学网站都会标榜出一种优秀诗歌的模式,许多朋友就在后面跟风地说学习了、欣赏了,其实他们未必真的读出了什麽东西。大家说好就是好,就像“皇上的新衣”,你读不出好就是没水平。说说就罢了,可怕的是模仿。许多写手已经开始想尽办法向其靠拢,以图作出博得认可、赞美的好诗,在这个过程中桎梏了本真的心性,束缚了自然的运笔,最后那些优秀诗歌差不多都大同小异了。诗歌,本应是一种极具个性的艺术,只有不同风格的并存,才有蓬勃的生命力,如果大家都朝着一个方向写,那必将死路一条。写好诗歌,就是写自己的诗,写真实的感受!朋友,别用技术写,用心、用生命吧。
诗歌首先要跨越语言和技巧,语言需要大量的阅读与练习,积累一定的文学底蕴。而诗歌最大的技巧就是无技巧,无技巧并不是不知所云、一窍不通,而是纯熟的掌握了各种写作技巧后而将技巧揉作无形。有了如此基础也就必然对文字有了一定的敏感度和节奏掌控力了。此后,在生命某个节奏的轮廓凸现时,用源于内心的语言加以记录,诗自然成。千万别以诗为诗,如果那样不但是诗歌的悲哀,也是一种生命的悲哀。我见到过许多网络写手,只写现代诗不作文,偶尔写篇文章,也是晦涩、空洞,但他们仍以“诗人”自居,这绝对是“后现代诗歌时代”一种极其特殊,也极具代表性的文学异类。这个世界本无诗人,或者说人皆诗人。诗不是写出来的,而是心流露出来的,生命迸射出来的。写诗需要有一双诗意的眼睛,一颗诗意的心,并不是一双长满老茧,用来写诗的手。
其实我也是个一瓶子不满,半瓶子逛荡的主儿,恬不知耻地在众人面前拿了一把大鼎。面对诗歌的纯净,再次照出了自己的蓬头垢面,但我还是希望许多如我一般热爱诗歌的朋友们踏实些,再踏实些,那样诗歌就安稳了。说着说着就把自己给绕进去了,唉,只怪这世界太哲学。但我渴望世界充满诗意,我也相信世界充满诗意!
本文已被编辑[梦天使]于2007-1-2 23:50:04修改过
-全文完-
▷ 进入小涛s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