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某年某月某高校举行特色团日活动,各个学院纷纷行动起来,一时间学校热闹非凡。请看:
场景1:
1日a君从学校广场经过,迎面走来一群男女。
男说:“我们是理学院大一学生,我们这次活动主要是为了救助某山村贫困失学儿童,希望你能配合我们一下,不论捐物还是捐款捐多还捐少,我们都先替那些贫困的儿童谢谢你们了!”
男说完上前把写有“募捐”的纸盒子递到a君面前。
a君随手掏出5元,塞进纸盒子。
理学院学生感谢后离去。
话外音:为贫困儿童献一分爱心,是我们每一个有良知的人应尽的义务,关心儿童,关心社会,关心我们身边每一个需要帮助的人!
场景2:
3日b君到食堂吃饭,一女向他走来。
女说:“你好,我们是艺术学院……”
b君一听那女生介绍,知道这又是一个为山村儿童捐款献爱心的活动,就和那女的搭讪起来,聊一回才掏出5元离去。
话外音:前一天才捐的款,今天又来了,不是看那女的颇有点姿色,嘿,谁还捐款!
场景3:
5日c君去超市买完东西,走出超市,看到超市前面的广场上拉了一横幅:为贫困儿童献出你的一点爱心吧!
横幅下站着几个人,见了c君,一女的走来,c君一见这阵势,撒腿就跑……
话外音:你以为我是李嘉成啊,钱多的没屁眼花,天天来搞募捐……
2
朋友,看出特色了没有?没有的话,不急,坐下来,喝口茶,先听我来讲讲吃饭的问题吧!
说起吃饭,我倒想起来食堂里那些油腻东西,真的有点让人倒胃,天天吃那些东西真的有点厌烦,吃久了米饭,很想吃一下面条,尤其是家里手压的那种,学校也有,不过好像都是干的,没什么韧劲,就是吃了也难以下。
这也许是生活习惯的问题,南方人主要以大米为食,但也常吃些面食,而北方人则跟南方相反,在常吃面食的同时,米饭也是必不可少的。这可以说是一中生活规律,也可以说是一种生存规律,假如叫一个南方人到北方去,他一定不回马上适应,而叫一个北方的到南方天天吃米饭,我想他饿不死,但一定也要被烦死。
吃饭有两个作用,一是温饱,二是精神安慰.温饱不用说是为了活命,而这精神安慰则是一种生活方式。中国人的习惯是一日三餐,有的时候也有两餐的,但毕竟还是不如一日三餐的,所以还有很多时候本来有了两餐,第三餐也就可以免了,但人们不管多少总还是要表示一点,这是对自己精神上的安慰,也是形式上的一种满足。
中国人的吃饭艺术也严重影响到了中国人的为人处世,鲁迅曾经尖锐地批评过国人的不足,而这吃饭上的形式主义正是所谓的国人的劣根性之一。而现代人则把这一吃饭的艺术演绎到了极致,甚至达到了自欺欺人的无我境界。
这是好事吗,你说饭是吃饱的还是看饱的?我说是吃饱的,你说全是扯淡,现在都追求精神享受了。
但实际是,人不吃饭,只有死路一条。
3
喝完了茶,吃完了饭,哥们,特色看出来了吧!
呵呵,怎么还没看出来吗?太不给面子了吧!这点特色还没看出来,这让特色团日活动还怎么特色下去啊,这特色还有什么特色啊!
其实,我要说的一句话就是:这特色团日活动还真没有什么特色,要有特色的话,那就是继承了国人的“优良传统”——形式主义的再延续。
我们先不说这团日活动的特色,来说说这活动的目的,我想不论举行的什么团日活动,首先一点,思想是积极的,不论是为了锻炼自己还是帮助别人,其目的必定是好的,但是活动的形式呢,千篇一律,我不知道我说吃饭的问题是不是恰当,但有一点,如果天天叫我吃米饭,我肯定受不了的。
前些日子在学校,时常见不少学院排了长长的队伍去献血,后来又是一群一群的人在那里抱个募捐箱跑来跑去,首先我不否让这样做的积极意义,但是这样到底收效有多大?这样真的能帮助些需要帮助的人们吗?
献血的事情在这不多说,因为不论你是自愿还出于报酬或是被强迫,能献血那肯定是在做贡献,但我却不知道那么多学院高募捐,最后到底给那些贫困的山区带来了多少好处,具了解,哪个班高募捐活动,将来把东西送到山村学校去的时候一个班都还要去,我不在说高次募捐能捐多少东西,但去送的同学多达四五十个,来去的车费,还有中午的饭费,这些钱一将是谁来出?
说这些并不是说高募捐不对,只是觉得天天搞没什么意思,上面列举三个例子,只是三中现象,在我们高活动的时候我们应该想想我们高活动的实质是什么,只是为了别人对你一句赞扬,或是表面上赶下场,那样有意思吗?
表面是做给别人看的,实质是什么也没有的活动做起来不仅没什么意义,而且还容易造成人的思想虚夸,做事疲于应付,实际却达不到效果,说难听点那是纯粹在浪费。
既然是浪费,那么特色又从何说起呢?
4
实际上,我要说说的浪费还远不止此!
学校毕竟是学校,无论是繁杂程度还是承载条件都跟社会这个大观院是不能相比的,但学校做为社会的一部分,它里面所拥有的东西在社会里不会少,可以说学校是社会的一个缩影,而社会上的某些本质也在学校得到了体现。至于过节送礼,有事请客,那是障眼法,障住的是上面,快活的就是下面了。
现在的社会物质在进步,而思想却在倒退,这话不假,看看那些报道就知道了。人们已经把工作当成了一种负担,上面来检查了,就老老实实地在那装样子,一走就该怎么样还怎么样,其实他们已经把责任看成负担,而形式也就扭曲成了一种虚假。
这种扭曲是来自精神上的心虚,就像做贼的人,看起来一本正经,其实龌龊的要命,做人要厚道,做事自然也不能有假,一切到还需脚踏实地的来。
又扯的远了,说这些只是想说浪费有时候是必要的,但那些不必要的浪费却是不能经常发成的。偶尔一次也好说,但多了别人嘴上不说,心里却在骂,让人就觉得恶心了。
什么东西都是两面性的,形式主义有他的好处,那便是能让好的传统继续发扬光大,而它却也可以让那些坏的东西继续恶性循环,然而说到底,形式主义之所以能够长胜不衰,那还要归根于人们的惰性——那就是创新意识不够,就拿我所要说的团日活动来说吧,你就只会高募捐,只会搞献血,难道就不会想出点别的新花样出来吗?
说到这里,我想我该停住了,团日活动还是要高下去,血是要献的,款也是要捐的,那些所谓的形式主义也是还要形式下去的,而我们的思想我们的意识却应该变的更加敏锐更加的活跃起来,只有创新才回与众不同,也只有创新才能使特色团日真正的特色起来!
本文已被编辑[帘外落花]于2007-1-1 9:38:30修改过
-全文完-
▷ 进入醉梦客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