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2006,我的阅读笔记向天而歌

发表于-2006年12月30日 下午5:00评论-8条

2006年马上就要过去了,仔细回想这一年的读书生活,有收获,亦有失败,在此盘点一二,以备来年再战。

2006年,最系统的阅读是围绕三个词进行的:胡适、自由主义、美国。

先说胡适。

和大多数人一样,对于胡适的认识最早来自初中历史课本。胡适,某年某月生,某年某月死,某某家某某家这寥寥几行可能也是大多数人的最终认识。记忆深刻的是,历史老师在讲述胡适与李大钊就“主义与问题”的论战时,那种对胡适不能认清大局,不能明晓真理,高举我马列大旗的痛心疾首。我猜想,要是胡适再生,十有八九要被我的老师说服,反戈一击,投诚我军。后来,大概是高二,一次偶然的机会,我读到朱学勤《想起了鲁迅、胡适与钱穆》,我忽然意识到,所谓历史,原来就是成王败寇的逻辑,浮浅片面、尖酸刻薄,我辈碌碌其中浑然不觉。

“胡适的一生是坚持自由主义的一生。难能可贵的是,他是以与这一信仰相匹配的温和态度坚持了60年,同时不失坚定。他既未被那个时代所激怒,在激怒中一起毒化;又未被逃避那一时代的文人情趣所吸引。他完全有理由走向这两极的某一极,但是这个温和的人竟然做到了某种倔强性格做不到的事情——始终以一种从容的态度批评着那个时代,不过火,不油滑,不表演,不世故。仔细想想,这样一个平和的态度,竟能在那样污浊的世界里坚持了60年,不是圣人,也是奇迹。胡适的性格,与这一性格生存的60年环境放在一起,才会使人发现,这也是一件值得惊讶的事。”

后来,我到合肥。有几年的时间里,发誓要和光同尘,做一个人该做的事,对胡适之类抱着眼不见心不烦的策略。然而,有一天,又是偶然,看到了熊培云的《错过胡适一百年》,熊文向来雄浑浩荡,有浩然之气,这篇文章的部分语段更是沉郁顿挫。 “胡适不仅是约翰克利斯朵夫,更是奥里维,他是思想之军,而不是暴力之军。他被忽略了,却从未有人能把他击垮。”

每次读胡适的文章,“宁鸣而死,不默而生”、“有一分证据,说一分话”、“天下没有白费的努力”、“真正自由平等的国家不是一群奴才建立起来的”、“做学问要在不疑处有疑,待人时要在有疑处不疑”、“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这些话都一句句的跳出来,触目惊心。

20世纪末,胡适研究在大陆慢慢的热起来,研究胡适的著作相继出版,以我的阅读经验,真正能够对读者有所启发的实在不多,唐德刚、余英时、李敖是少数能够做到独树一帜的人。无论是史料的搜集运用,思想的缜密开放,文笔的优美晓畅都做到了第一流。窃以为,读这几个人的著作,是切入胡适的最佳点,切入了胡适,就是切入了中国现代思想史。

06年阅读胡适的一个遗憾,就是没有读到多少胡适的日记。照余英时的说法,“最近一二十年来,晚清到民国时期许多重要人物的日记已相继出版,为现代史的研究领域增添了很丰富的史料。但以史料的价值而言,《胡适日记全集》恐怕仍然要占第一位,远非同类作品所能比肩……他的日记所折射的不仅仅是他一个人的生活世界,而是整个时代的一个缩影。读完这部四百万字的日记,便好像重温了一遍中国现代史,不过具体而微罢了。”

当然,言说胡适,另一个绕不开的人物就是鲁迅。06年之前,我已基本通读鲁迅的文章,对所谓的鲁学研究成果有有所涉猎,四个字“失望透顶”,借鲁迅的话说就是,少读,甚至不读!再一次想起朱的那篇文章,于是百度出来。

朱说:

“对鲁迅,我的认识有过反复,感情上有过起伏。60年代至70年代是信奉,80年代则是怀疑、疏离,甚至有些厌烦。80年代最后一年起,才明白自己所处的年代还是鲁迅的年代。”

“我怀念鲁迅,有我对自己的厌恶,常有一种苟活幸存的耻辱。日常生活的尘埃,每天都在有效地覆盖着耻辱,越积越厚,足以使你遗忘它们的存在。只有读到鲁迅,才会想到文字的基本功能是挽救一个民族的记忆,才能多少医治一点自己的耻辱遗忘症,才能迫使自己贴着地面步行,不敢在云端舞蹈。”

阅读鲁迅,总有长夜漫漫,不知何年何时才见光明的阴郁感。读胡适,却总能鼓起一点信心,行路的勇气。所以,失败的时候,我常常将《野草》反复吟诵,将那无路可走的绝望、透入骨髓的悲哀和那欲罢不能的执着咀嚼,以求知音。反之,意气风发,意欲有所为的时候,常将胡适的逻辑、胡适的宽容、胡适的平实晓畅、胡适的达观拿出不厌其烦的一遍遍讲述。而最近几年来,常将二者反复比较阅读,却也迷惘中清醒,清醒中张狂,张狂中痛哭流涕,这道路竟不知何去何从了……

韩石山在《少不读鲁迅老不读胡适》中说:

“为了纠正时下的偏颇,我要说:少不读鲁迅,老不读胡适。需要解释的是,我这里说的少不读鲁迅,不是说绝对的不读。现在的少年人读得太多了,已有了负面的影响。不读是极而言之的说法,可理解为少读,至少不要强制他们读。老不读胡适,是说胡适的书,适合少年读,老了就不必读了。 

少不读鲁迅,老不读胡适,这句话可反过来理解,那就是少年时要多读胡适,老年时再读鲁迅不迟。鲁迅是一位独特的作家,他的尖锐的观察,深刻的体验,刻薄的用语,苍凉的情感,都是常人难以比肩的。年迈之后,再读这样的文字,会有更为深切的体味,也会有更为独到的心得。” 

而我在这少年老年中纠缠不清。

第二绕不开的就是自由主义四个字了。

说到自由主义,不能不提起的一个人就是毛泽东,毛泽东1937年写下了著名的《反对自由主义》,可以想见的原因,该雄文在大陆流传不是一般的广泛,历次思想改造运动其都是强力武器之一。可以说,大多人脑海里根深蒂固的认为自由就是为所欲为,自由就是散漫无纪律、无原则、自由就是无法无天等等观念就是从此而出。毛彻彻底底的歪曲了自由主义,或者说他根本就不懂自由主义。

经过数百年的发展,作为一种学说,自由主义的著作可谓汗牛充栋,流派纷呈。但千变万变,核心精髓总是那几个。大陆自由主义代表人物谢泳曾做出最平实的解说:

“我认为自由主义是一个好东西,是因为我从许多历史事实中发现这套东西第一合乎常识,第二合乎人情,没有什么神秘的。比如它认为要容纳异己,我以为这就比不容纳好;它认为要市场经济,我以为就比计划经济好;它认为民主比獨裁好,我也觉得这是一个好想法; 还有人独立就比依附好,等等。自由主义其实就是一种生活方式,它让自己生活,也让别人生活,它是说理的,它是商量的,它是温和的,它想让人多一点自由,多一点随便说话的地方。”

每次我阅读自由主义的时候,对现实就有许多想不通的地方,套用王小波的话就是 “我总以为,有过雨果的博爱,萧伯纳的智慧,罗曼罗兰又把什么是美说得那么清楚,人无论如何也不该再是愚昧的了。肉麻的东西无论如何也不应该被赞美了。人们没有一点深沉的智慧无论如何也不成了。”

谈及自由主义,另一个常常想起的是李敖所说的自了汉问题,顺便会想起鲁迅的一句话:自称君子者,得之尽是小人。自称小人者,得之反而是君子。我总觉得大陆的某些自称为自由主义者的人充满了侵略性、暴戾之气,谈及理论头头是道,但对于最重要的反求诸己却是吞吞吐吐,顾左右而言他。王小波是个例外。

第三个绕不开的就是美国了。

今年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了一本书《自由的历程》,朱学勤为此书作的序为《美国是一次试验》,它试验了人类能否在大国众民中实现民主制度,在不同种族间平等相处,在宗教热情与政教分离之间能否找到平衡。这套美国丛书我还没有买,但从目录来看,完全值得一读。

中国人对美国的认识经历了三代:董鼎山和董乐山兄弟、林达夫妇与薛涌。早在2004年,南风窗署名“燕舞”的《三代人的美国书写》就对此做了梳理并评论说“董氏兄弟、林达夫妇和薛涌三代人在美国经验的叙述中,在价值取向上是有一定连贯性的,都是尽力向国内介绍值得国人学习的美国文化和政治文明的积极元素,都有着强烈的对中国问题的现实关怀,他们不单纯是为了说美国而说美国。”

董氏兄弟基本上不熟悉,除了董岳山译的《一九八四》。2006年,一个重要阅读方向就是借助互联网,将美国主要文献及林达、薛涌的文章通览,以求管窥美国。

在我所认为的这个最系统的阅读中,不断的会有新的阅读方向出来,以我散漫个性,少有时候能够做到注意力集中。这些阅读的一个基本感受,我一直无法找到准确的表述,数日前,在读唐德刚《袁氏当国》的时候,这段话默念再三,不禁惘然:

“我辈执笔文人,每觉我民族文化只是一大酱缸,肮脏污染之外,一无可取,果尔,则吾人对上述千千万万之烈士圣贤,又何以交代?正因为我民族中也多的是黄兴一类的贤人烈士,才能抵制那些民族败类、文化渣滓、昏君独夫、党棍官僚、土豪劣绅和市侩文痞,而使我民族文化绵延五千年而未至于绝代也。言念及此,每于午夜清晨,试溯旧史,辄至感慨万端,有时且垂涕停笔,不能自已。”

值得注意的是,本人交游不关,很多阅读完全是乱转,弯路太多,往往是溯游而上,毕竟是逆流,难度太大,耗力太甚,难免“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最后一个就是,上述多有引述,无非借他人酒杯之意。下列书单,大部分做到了通读,其他的只读了大部分或者小部分,拟对个书写一简单读后感,明年重读时再做打算。

12·30匆匆

《胡适文集(7卷)》、《胡适与中国的文艺复兴:中国革命中的自由主义(1917-1937)》、《胡适与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的选择》、《胡适评传》、《重寻胡适历程》、《胡适口述自传》、《少不读鲁迅 老不读胡适》;《现代危机与思想人物》、《袁氏当国》、《晚清七十年》;《政治自由主义》、《传统下的独白》、《独白下的传统》、《论法的精神》、《论自由》、《自由主义》、《新教伦理与自由主义精神》、《道德理想国的覆灭》;《论美国的民主》、《为平等而密谋》、《美国宪政历程——影响美国的25个司法大案》、《美国赖以立国的文本》、《胡适还是鲁迅》、《历史深处的忧虑》、《总统是靠不住的》、《我也有一个梦想》、《美国是如何培养精英的》、《直话直说的政治》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向天而歌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 编辑点评 ☆
文若书点评:

现在,能静下心来这么系统读书的,估计不是很多;而能读出自己的思索和见解的,更难得了。此文推荐给更多的文友看看,希望大家在新的一年里有更多的收获。

文章评论共[8]个
风中的百合-评论

喜欢读书笔记,烟雨真正能见到这样水平的东东不多。。。嘻,找,只找自己的快乐:)祝新年快乐
  【李尔王 回复】:呵呵,新年快乐。 [2006-12-31 10:13:07]at:2006年12月30日 晚上9:32

心海岸边-评论

哇。吐一下舌头。。。at:2006年12月30日 晚上10:55

文若书-评论

也祝新年快乐,并更有收获。at:2006年12月30日 晚上11:02

落歌-评论

问候朋友,新年快乐!at:2006年12月30日 晚上11:05

木贼蚂蝗-评论

不带任何功利的读书,那才舒坦。at:2006年12月30日 晚上11:39

水袖长舞-评论

祝君新年好!新年新面貌!新年新心情!新年新开始!新年新运气!at:2006年12月31日 上午10:32

一只冬天的蚊子-评论

顶贴是一种美德,一只冬天的蚊子前来探望。at:2006年12月31日 上午11:10

月落尘恋-评论

本以为作者所写的胡适,自由主义,美国。是三个毫不相干的,细读才发觉文中自有妙连。

at:2007年01月30日 上午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