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先生倡导:千教万教,先教做人。
还没有睡醒的我早早被电话的铃声吵醒,揉开矇眬的睡眼,抄起电话不耐烦的贴上一句:“谁呀,这么早就烦我!”“我是大吴,怎么还没有睡醒哟?”好朋友的大吴那种特有的熟悉的声音传来。“我要到南方去出差,你不是早就想到昆明去玩一趟吗?何不跟我去做伴哟!”
昆明是我向往的地方,哪里气候温和四季如春,赢得“春城”之称;还有冠有“造型地貌天然博物馆”的石林;还有古朴神秘的丽江等等名山大川…… 曾多少年向往的地方,难得一次如愿的机遇,乍能不想哟。可是,美中不足的大吴一家三口人全去,结伴同行就显得我是“外人”,就这样我也必须一同去,嗨嗨,谁让我们是好朋友呢。
出发那天,单位的司机小伟开车送我们到机场。当我们到了大吴家时,首先迎接我的是大吴的女儿聪聪。今年五岁的聪聪真是名符其实,特别的聪明,见到我们到来,就主动问好:“叔叔您好!”然后拉着我的手到客厅让坐在沙发上,又是端茶又是递烟,还拿出自已爱吃的“咪咪”糖非让我们尝一颗不可。当我们到机场要小伟回去时,聪聪用甜甜地话语替我们发出了告别词:“叔叔辛苦了!请您慢走!”我们非常开心,小伟一个劲地夸她嘴甜。
坐飞机上,空姐来送水,问:“小朋友,请问你喝什么饮料?”“姐姐我想喝咖啡好吗?”“好!”当聪聪接过咖啡后,大吴的爱人周韵把女儿畏在怀里,轻轻地对她说:“聪聪,你看到了吗?彬彬有礼的空姐才是你学习礼仪的榜样。你看这些空姐,招呼大家时声音柔和,面带微笑,多亲切!我们与人交往时是不是也应当这样?”女儿使劲点头表示同意。
哦!我明白了,原来聪聪得以妈妈的教诲。大吴的爱人周韵在我们同聊们的眼里深知是一位学资颇深、处事特具才华的人,今天我算开了眼了,在培养孩子方面也是一位称职的“教育家”呐。所以,我更注意周韵一路上对聪聪的教育啦。
当晚我们要住宾馆,在宾馆乘电梯时,门一开,没等里边的人出来,就有人抢着往里挤。一出电梯周韵就扶在女儿的耳旁告诉女儿:“刚才那个挤电梯的叔叔做法是不礼貌的,等候电梯应当站在电梯两侧,不要妨碍电梯里的人出来,外面人才能往里进。”
到了宾馆房间,发现卫生间马桶不上水。就让聪聪就给总台打电话:“喂,请问这是宾馆的总台吗?”“麻烦您来给我修修马桶行吗?”“谢谢!”彬彬有礼的语句使有佩服。但是,美中不足的是打完电话,小聪聪只顾汇报电话内容,“咣”的一声重重地撂下电话筒。妈妈周韵当场像“评委”一般对小聪聪进行了一番点评,表扬了她打电话时很有礼貌,但是告诉她挂电话时要轻声,重重地撂下电话筒是不礼貌的。
转乘火车时,在火车上又遇到一个情况,我们买的卧铺票是一个上铺和两个下铺,巧合的是上铺是一位上了年纪、行为不便的妇女,经周韵的提议,我们一商量决定把下铺换给那位妇女。借此机会跟女儿讲道理:“我们也门要照顾年龄大的人,虽然,我们不方便了,但别人方便了,我们会很开心。”
“嫂子,我想学学你对孩子的爱心教育。”周韵不失时机的教育,使我倍受到教育,主动跟她搭上关于对聪聪教育的话题。“哈哈……你在挖苦我吧!”她半开玩笑地呛了 了我一句,又会意而认真地诉说一番家庭教育的哲理。
对孩子进行教育,关键是家长脑子里要有这根弦。从孩子呀呀学语、蹒跚走路开始,就用心培养孩子懂礼貌、守规矩,这样日积月累循序渐进,孩子自然而然会变得举止文明,行为礼貌。
聪聪一岁多刚学说话的时候开始,不是心急火燎地教她叫“妈妈”、“爸爸”之类的称呼语,更不是“妈x”之类的骂人声,而是经常教她学说“你好”、“再见”、“请”、“谢谢”等礼貌用语。不仅教孩子说,还尽量教孩子使用。比如:聪聪对保姆说“给我巧克力”。就纠正她的说法,告诉她应该说:“姐姐,请给我巧克力。”孩子拿到东西后,如果没说”谢谢”。及时提醒她:“是不是忘了说“谢谢?”孩子说完“谢谢”,还要当场表扬她:“真好!妞妞真有礼貌。”经过不断提醒和重复,孩子就习惯了使用礼貌用语。
孩子两三岁后,经常给她灌输一些基本的礼仪规范,比如“餐桌礼仪”。刚学着自己吃饭时,就给她准备了一张高矮适中的椅子,让她坐好坐稳,跟大人一起吃饭,并“现场教学”,给孩子讲一些基本的用餐礼节。比如:不在碗里或盘子里乱扖拉,不站起来取食物,更不能用手抓,吃饭时不大声嚷嚷等等。但孩子毕竟是孩子,有时候一看饭菜端上桌,便急着要吃,也不等别人坐上餐桌,甚至敲碗。这时,要恰当地制止她,告诉她这样做不礼貌。
愉快地征途,愉快地旅游,愉快地心情。然而,收获最大的是这一路走来,一路爱心,一路教育。
聪聪母女交织在风景秀丽的花丛中,绚烂开放的栀子花芬芳四溢,清清的雾气,湿湿的泥土气味,不住地扑在脸上,纯洁动人,沁人心脾。一阵甜美的歌声随风飘起来了:“初升的太阳照在脸上,也照着身旁这棵小树,亲爱的伙伴亲爱的小树,和我共享阳光雨露,请我们记住这美好时光,直到长成参天大树……”
(待续)
-全文完-
▷ 进入拂晓之光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