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文题材不限,但主题最好突出健康、快乐、幸福,可以是对幸福的认知,对人生的感悟,对生命的关爱,对自然的回归,对社会的思考等。忌颓废、偏激、色情等。“--烟雨《猪年心语》征文。
(因时间有限,此次征文活动恐无法继续参加,今借花献佛,从征文中抽出几个字,再从小说,散文,现代诗,古诗词,杂文中各取一篇文章并一一对应来闲侃一通,请作者们万勿见怪。)
一 、 对幸福的认知:
小说--《爱的奉献》作者:悠然一生
http://www·iyanyu·com/book/article/200612/20061210134650261424·xml
通过尘烟这个女人因为抱回一个被遗弃的婴儿而失去幸福,最后又得到幸福的整个过程,来讲述幸福的另一层定义--奉献。整个故事是相当平静的发生与发展,似乎一切早已注定。这里面有一个我们不能避免的话题,那就是贫穷,因为贫穷有人遗弃婴儿,因为贫穷有人离弃爱人,因为贫穷受人歧视,因为贫穷而不得不背井离乡,这样的故事不会发生在城市,只能发生在农村,而且应该是过去几十年的农村。
小说的语言与人物的刻画都不错,虽然在整体缺乏一种转折的可行与可信性,但整个故事的叙述还是相当熟练的。小说第一部分写因为尘烟抱回遭人遗弃婴儿而遭遇丈夫的离弃,是故事的开端,只是他们最后的争吵一笔带过是个错误,应当具体描写这个过程,一方面反映生活的无奈,另一方面增加故事的可信度。
小说第二部门写尘烟独自一个人的生活状态,承受生活艰难的同时还要承受别人异样的目光,不过最后若是想以王二的侵犯来表现尘烟的坚贞,则大可不必,所以个人觉得这个部分有凑的感觉。
第三部分是故事的一个转折,另一个男人潇洒出现在尘烟的生活中,并且爱上了尘烟,虽然如此,尘烟却依旧无法忘记他的丈夫,她拒绝了潇洒。最后一部分是高[chao]与结局同为一体,我将此文归入“对幸福的认知”,也是因为潇洒在此部分说的一句话:“放手—个人的幸福,成全三个人的幸福。终于明白,其实放手也是一种快乐,这样的结局是两家人的幸福。”这当然是远远不够的,从整个来说,幸福其实是---《爱的奉献》。我觉得这篇小说应当更加重于表达尘烟的对爱的奉献,只为一个弃婴,放弃了幸福美满的爱情,不过到最后还是找回了曾经的幸福,或许有的人会说这是她应当得到的,不过这并不违背幸福与奉献的关系。
话外音:幸福,在得到与失去之间,还是爱在作怪。
二 、 对人生的感悟:
散文--《活着,每一天都是特别的》作者:红尘若有你
http://www·iyanyu·com/book/article/200612/20061210101742261337·xml
“让今天,成为崭新的一天”--着墨于对父亲的刻画,诉说的却不仅仅是父爱,还有对大自然的喟叹,对生活的思考,在情景交融中展现出一幅幅绝妙的图画,无论是写景状物中的“天边冉冉升起的暖阳,葱绿的荫木,敞开它博大的心胸,用父亲那般似枯藤却柔软的双手,托住那一抹红晕……”,还是人物刻画中的“身后,慈爱的父亲,皱纹正化妆他俊美的轮廓,嘴角裂开孩子般的笑。”或者是语言刻画中的“一分一秒都是可贵的,不要把最好的东西留到特别的日子,因为活着的每一天都是特别的。”让读者感受到作者不凡的文字功底的同时,亦将自己置身于作者所描绘的情景之中,此情此景足于已让人陶醉。
“生活,一部没有‘ng’的电视剧”--说来笑话,起初我并不知道这“ng”是何意,到处查了一下方才明白原来大意是“不成功,重来一次”,的确,生活,永远不会让你有重来一次的机会,因为无法复制,所以“每一天都是特别的”。我们拿什么样的态度对等生活,生活就将拿什么态度来对等我们,而我们要做的就是跟着生活朝前走。正如作者所说:“复杂的人际关系,有时将我刺得遍体鳞伤;茫茫的大千世界,有时将我包裹得喘息都很艰难;困惑,焦虑,不安,时常挑唆我的信念。”但倘若一旦失去了这此伤痕,失去了这些艰难,失去了这些困惑和焦虑,我们的生活到底是更有味还是更无味,令人深思。
“每一天都是特别的,而不是特定的”--与前两节不同的是,此节更重于自我的思考,这种思考又更多的是一种感叹,对岁月,对生活,对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一种融合性的感叹,与第一节的极积心态出现偏差,也正是这种偏差,成就了“生活是特别的,而不是特定的。”
读罢全文,心中犹有一股淙淙的清泉流淌而过,是平静的,悠然的,让人沉醉在思维的天空,沉醉在在“悟”与“禅”的静谧中。三节之间似断非断,或有一条灵魂深处的线它们牵引了起来,生活就是人生的载体,对生活的感悟亦即对人生的感悟。
当然白壁稍有微瑕,如第一节第五段中的“一沫红晕”中的“一沫”应为“一抹”,第七段中的“光茫”应为“光芒”,第八段中“白晰的皮肤”应为“白皙”,节末的“苍桑”应为“沧桑”,而且最后一句英文也嫌多余,如果去掉或者改为中文叙述当会更好。另外个人觉得如能将第一节与第三节调换位置稍作改动,使感情由下向上,由感叹到感悟更为精当。
话外音:每个人的人生是无法复制的个体,每一天也是无法复制的,我们对人生除了感叹,更多的是把握。
三 、 对生命的关爱:
现代诗--《生命是一条船(外四首)》作者:青竹文书
http://www·iyanyu·com/book/article/200612/200612784916260316·xml
四首之中犹喜与题目相同的那首--《生命是一条船》:
不可多得的一种形式。我把荡向天明的水痕,一一抚平
用我不安份的记忆,再颤起一道只属于我的思海
那些溅起的水花,有我惘然的眼神。渐老的容貌。
划吧!尽情地划。遥远的彼岸,被一种无形的拉力扩张
我并不清楚这些,只属于黑夜所做的动作。那微颤的心
从我开始说要流浪的时候,一直至今,仍作无声的提问
我可以说些什么?日子正在以落叶的迅速,盘旋着地
那一地调零的——我的心啊!我在冥冥之中让你消瘦
消瘦最成狭窄的船舱,和最容易被冷落的遥远的灯塔
在现代诗上我是一个“文盲”,至今我都还搞不懂为什么在现代诗里一句话说完了不用句号,但是要用起来,两三个字就可以打个句号。不过在这首诗里,我总算看到,一句话完了并不代表它永远就结束,不可延续,感情在文字中的连续地进行着,对生命的感悟也在不断地进行着,永无句号。
生命是一条船,从此岸到彼岸,生活就是一片汪洋,不时时掀起一片惊涛骇浪要将我们打翻,但是舵在我们手中,我们才是生命的主宰。“划吧!尽情地划。遥远的彼岸,被一种无形的拉力扩张。”
全诗的基调似有些低沉,“从我开始说要流浪的时候,一直至今,仍作无声的提问/我可以说些什么?日子正在以落叶的迅速,盘旋着地”此句也表现出些许伤感,像一条失去了方向的船。抛开此诗不说,生命不应当是一叶扁舟,而当是一艘巨轮,要“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西南北风。”
话外音:生命,或许有时脆弱得不堪一击,但是坚毅的精神,却是无法摧倒。
四、 对自然的回归:
古诗词--《五绝*咏葩》作者:为你撑伞
http://www·iyanyu·com/book/article/200612/200612714432260440·xml
《五绝*咏葩》
牡丹暖春羡,梅花寒冬坚。
众慕水中莲,谁怜塞上仙。
虽然此诗未被推荐,然诗本身是相当不错的,铁马金戈亦评:一句一花,各见神韵,堪见才情!我除“塞上仙”之花未闻之外,牡丹、梅花、水中莲当是耳畔之物·
牡丹,花中上品,宋代诗人欧阳修曾著有《洛阳牡丹记》和《洛阳牡丹图》,也有用此花喻美人的--“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风流”;梅,岁寒三友之一,让我突然联想到幼时所学的“墙角一枝梅,临寒独自开。”的诗来;莲,“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者;全诗以花的次序来表现冬与春的交替,不仅描绘出冬春时节更替的景象,亦与此次征文“猪年心语”相符。
古诗词讲求“诗眼”,此诗“诗眼”当在“暖”与“寒”上,此二字恰与“春”与“冬”二字相应,一为“暖春”,一为“寒冬”,从而描幕出两幅截然不同的自然景象,不失为回归大自然的佳作。
个人觉得承句中最后一“坚”字,虽在全诗看来压韵,总觉是未到神韵,一时也想不到更好的字来代替,胡乱说一通,请作见谅。
话外音:大自然,需要的是真正的回归,也需要人类心灵的回归。
五、 对社会的思考:
杂文--《教你去强j*》作者:子琛
http://www·iyanyu·com/book/article/200612/2006121021659261294·xml
此文单是题目就可谓抢人眼球,以为作者要大谈如何强j*,心术不正者想进去学学经验,心术正者想进去开怀痛骂,不过待读者进去看了之后便会大呼上当,全文由上到下,直到最后一句方才点题提及这“强j*”二字,有“挂头头卖狗”肉之嫌,但若不这样,相信也引不来许多人对此文中所批的现象的关注,也算是达到了“引人入胜”的效果。文章开头一段当属经典:“如今的娱乐产业越来越红火,紧随其后的是便是我们的大众产业……”高就高在,在此之外,还给娱乐业里的垃圾扇了一个耳光。其后再以自己的经历来表现这种现象的可恶,然后慢慢慢的延伸,到多数人都知道或都看到过的现象来批叛不良广告。
杂文得像匕首,投枪,作者文笔犀利正如一把刀,一刀一刀把这垃圾广告剥给读者看,而且一边剥还一边给你解说,告诉读者这是四肢,这是内脏,这是心脏,然后一刀插下去,垃圾广告就死翘翘了。
文章中指桑就骂桑,丝毫无避讳之意,全文从生活中的广告,到电视上的广告,再到网络里的广告,一路骂来,甚是痛快,骂完之后还附加一句:“就骂你啦,咋的”,俨然可见作者的铮铮铁骨。
看了作者的文章,想起近来我的电脑不知何故中毒了,时不时弹出一个黄色网站,什么激情视频,什么滋阴壮阳,又想起街头胡乱张贴着什么梅毒,淋病,什么无痛人流,这些正是广告中的病毒,看起来让人觉得人类完了,除了上床的本事什么本事也没有了,似是男人都肾亏,女人都阴虚,全体都要起来支持医疗事业了。我料想作者是个嫉恶如仇的人,从他的另两篇文章《浅析高考》和《腐败亵渎了善良的灵魂》便不难看出。和平的年代更需要这样的作者,去思考和批叛社会上的一些丑恶的现象,而不是在风花雪月里缠绵的作家或文人。
不过此文不足的是对关于性的广告着笔过多,而对虚假广告过于简略,只是一个连带捎出来的一骂,给人意犹未尽之感。
话外音:社会的不合理往往是那些自以为是的人制造出来的,和平的日子真的是干净的吗?
本文已被编辑[鬼魅罂粟花]于2006-12-14 18:41:22修改过
-全文完-
▷ 进入庞徨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