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怀念徐迟黄钺

发表于-2006年12月05日 中午2:31评论-0条

20多年前,徐迟的一篇《哥德巴赫猜想》一夜间风靡全国,不仅使数学家陈景润成为家喻户晓的“明星”,也使哥德巴赫猜想这个古老的数学难题成为“众矢之的”,直到今天,数不清的业余数学爱好者还在为之呕心沥血,足见其影响之深远。徐迟也因这篇报告文学声名远播,遂将后半生精力投入了科学文艺作品的创作,相继写出了介绍物理学家周培源的《在湍流的涡漩中》、介绍植物学家蔡希陶的《生命之树常绿》、介绍地质学家李四光的《地质之光》等一大批优秀报告文学作品,可谓风光无限。

然而,此后很长一段时间直至去世,徐迟的名字逐渐淡出读者的视线,既未写出影响超越《哥德巴赫猜想》的作品,也未再次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是“廉颇老矣”、“江郎才尽”,还是另有别的原因?我以为,需从两方面着手分析。一是大的社会氛围有所改变,二是徐迟本人的创作方法值得探究。

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全党全国的工作重心转到了经济建设方面,公众关注的重点自然也发生了转移,而徐迟的创作方法也由以写人为主转到了以写事为主,显然这一转变并没有得到公众的认同,这大概就是徐迟的作品未能再次引起读者兴趣的主要原因。

无论如何,徐迟的作品毕竟促成了科学和文艺的“联姻”,扩大了科学在公众中的影响,对于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在高新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更需要大批像徐迟一样的科学文艺作家,为公众提供优秀的科学文艺作品,因此,我们怀念徐迟,希望他能“复生”。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黄钺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 编辑点评 ☆
帘外落花点评:

他是不会再来,只希望有人可以采着他的脚步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