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七条人命引发的思考奔跑的男人1

发表于-2006年12月03日 晚上11:14评论-2条

河南省22岁的大学生20分钟之内连夺七名。死者最大的67岁,最小的1岁。虽然凶手最终被公安机关抓获。这种令人发指的兽行,在我们愤慨的同时是不是也应该留给我们一些深刻的思考呢? 

风华正茂的大学生何以成为令人所不齿的凶手?何以如此兽性的连毙七命?何以从天使堕落为魔鬼?何以用如此残暴的手段对付一群手无寸铁的老者和弱者?这背后的动机是什么呢? 

一切的品质跟细节有关。 

一个英雄的缔造只需要一秒,但英雄却准备了很长时间。甚至于无时无刻都有冲锋陷阵的打算。那么,一个魔鬼的形成也只需要一秒,他准备了多少时间呢?准备的时间肯定也不会太短。凶手,凶器,以及内心的挣扎,所需要的时间绝不是几秒钟就能搞定的。 

一个大学生无论如何也不能让我们跟一个凶残的暴徒相提并论。但这是事实,让谁都不能反驳的事实。这是血的事实,这是血的教训。七条人命,活生生的死在了暴力之下。 

谁都有活着的权利,为什么这种活着的权利却轻易的被别人剥夺了?被一个将来的栋梁,被一个天使一般的人。这究竟是谁的错误?家庭,学校,社会。是家庭的溺爱,学校的不加管束,还是这社会的冷漠?毕竟值得深思。 

学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人才。道德教育究竟是怎样的教育?思想素质教育到底又是怎样的教育?那就不得而知了。联系到时下有教师从四楼扔下学生并导致当场死亡的教训。可以看到我们教育界的弊端。作为一个老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到底是要魂呢还是赋予人类灵魂?究竟是谁在剥夺他人活着的权利? 

当然了,咱没有批判教育的资格。作为一个有良知的人都会把这种行为当作可耻的行经。但是,我们的学校,我们的家庭,我们的社会是不是也有一定的责任呢?如果不出李征,是不是还会出现王征,杨征呢?亡羊补牢还不晚。 

22岁的青年学生,我们不能一味的说他小,也不能一味的包庇他的过错。不算小了,虽然不够大。虽然心理承受能力不够坚强,但也足以能控制自己的行为了。人的行为虽然只代表自己,却与整个社会息息相关。 

行为方式和自我保护意识是人人都具备的。在此案中彰显了心理疾病需要调节的必要性。那么,是我们的家庭负责了?我们的学校负责了?还是这社会负责了?当然没有。其中,这里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因素:“贫穷。”农村的孩子把上大学当作唯一的出路。是唯一摆脱贫穷,摆脱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方法。在这种思想里,紧紧跟随的还有一种自卑感。因为自卑的因素更导致了他的敏感。因为敏感所以脆弱。压抑许久的感情爆发了,无疑是一场大火。 

杨征一案切实的冲击了教育体系中最脆弱的环节——既素质教育。素质教育对学生的心理辅导远远不够。这种素质教育中出现的缺陷,足以证明在教育中还没有一套完整的理论给予参考。 

这是一个无头案。到底该谁负责?没有人为这事件负责(除了杨征本人)。当然,这不仅仅是一个人的问题。不管是什么原因,不该发生的事件毕竟发生了,本不该有的结果却以悲剧收场。 

我们不能一味地说一些无关痛痒的话。也不能一味的头疼医头,脚疼医脚。我们是不是应该做一些防患于未然的事呢?别等到血的事实再一次发生事,我们才知道心痛。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奔跑的男人1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 编辑点评 ☆
chen红叶点评:

目前我们国家很多地方只重视文才教育,却忽略了孩子的心理;
也许很多惨案的背后都有引人深思的问题。我们国家的人喜欢做曹操,总是事后知。

文章评论共[2]个
意趣-评论

说道青少年犯罪问题,很多人习惯于提到教育。尽管有很多事例和教育的缺陷有关,但是我想问的是“教育就是解决犯罪问题的万能良方吗?”
  【奔跑的男人1 回复】:当然不是,学校教育只是一部分,家庭教育是一部分,社会上的教育又是一部分。最关键的部分还是靠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男人问好。 [2006-12-4 20:01:00]at:2006年12月04日 下午6:24

意趣-评论

犯罪的原因有经济、文化、教育、心理等多方面,我也不是很了解。但是,不可以简单地归咎于教育。
呵呵,问好!
  【奔跑的男人1 回复】:学生的大部分时光都是在学校度过的,教育体系有一定的责任. [2006-12-4 21:19:47]at:2006年12月04日 晚上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