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7月13日
今天我收到《新课程报•语文导刊》(校园作家版)的一封约稿函:
>> 您好!
>>>>>我是《新课程报·语文导刊》(校园作家版)的编辑,致力于发现和培养一批校园作家,繁荣校园文学,提高学生的文学兴趣和写作能力。
>>>>>>>现长期需要一些有质量的中学生(分为初中和高中)原创作品,体裁和题材不限,最好是散文、小小说、杂文、评论等,也可以是寓言、童话、武侠故事。作品要求:
>>>>>>>1、有创意。特别鼓励具有个性和神奇想象力的作品,能够反映当代中学生的精神风貌。尽量不要平庸的习作。
>>>>>>>2、文笔独特,构思巧妙。故事性的题材最好曲折、生动,有活力和灵性。
>>>>>>>3、最好有思想深度和时代气息,反应社会现象和典型事件的题材尤为欢迎。
>>>>>>>4、作品篇幅一般在1000字以内,特别优秀的文章篇幅可适当长一些。
>>>>>>>5、重点关注80后(高中版)和90后(初中版)新锐写手。校园外的写手也可,只要是和校园题材有关的作品都可以。欢迎踊跃来稿。
>>>>>>>6、本报致力于推出一批校园“文学之星”,要求有作品发表或获奖,采取老师自由推荐的方式。请选送一至两篇有个性的1000字以上的作品,并附上作者资料(包括见解、爱好、喜欢的作家作品、创作谈)。经初审拟订选登后,再附上作者相片。
>>>>>>>7、同时欢迎广大文学社团集体亮相,请附上社团资料,包括:社名,社刊,主办单位,社长或指导老师,社团简介。同时选送五篇以上成员作品。
>>>>>>>
>>>>>>>请用e-mail发送至:jiangxirenzaibei@163·com
>>>>>>>联系人:刘七平 tel:010-58899386 qq:645223324
>>>>>>>
>>>>>>>《新课程报·语文导刊》简介:
>>>>>>>《新课程报·语文导刊》是一份体现新课程标准理念的专业报刊,与北京师范大学中国语文与海外华文教育研究中心合作编辑。她以教育部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为指导,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人文精神,力求实现语文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高度统一,准确把握中、高考改革的方向,是中学生学好语文的良师益友,也是中学生展示个性的舞台。校园作家版分为初中和高中版,现面向全国中学生稿件。来稿请注明作者的学校班级及其指导老师。一经采用,即付稿费,优稿优酬。
>>>>>>>栏目说明:
>>>>>>> 分为四版,基本栏目暂定为:文学之星,心情日志,思想红茶,星月童话,诗绪纷飞,奇幻空间、社团频道等。版面可根据学生稿件另行稍作更改。
>>>>>>>撰稿须知:
>>>>>>>1.所有来稿需用word排版,并通过e-mail发送至指定电子邮箱。来稿请注明联系方式,注明学生所在年级。
>>>>>>>2.本报对来稿拥有修改、加工和删节的权力,如不允许改动,请注明。
>>>>>>>3.所有题目均须原创。严禁抄袭、照搬或模仿教参内容,严禁抄袭或变相抄袭他人成果,切忌一稿多投。否则,由此引发的所有纠纷由乙方自行处理。
>>>>>>>4.凡在本报刊发的文字和图片,本报有选编结集出版的权力。
>>>>>>>5.稿件质量优秀者本报将列入优秀撰稿人名单,持续约稿。长期撰稿者本报将授予特约编辑称号,享受特约编辑的权利。
>>>>>>>6.如果您对我们的约稿细则有任何意见和建议,我们真诚希望您提出,我们会适当采纳,以进一步提高报纸质量。
>>>>>>>7.请务必认真阅读以上条款,严格遵守撰稿要求。
>>>>>>> 《新课程报* 语文周刊》编辑部
我就把我的一篇文章通过e-mail发了过去,并没抱有什么希望,只是尝试一下。
2006年9月22日
爸爸打电话给我说我的文章发表在了这个报纸上,并且寄了样报,我算了一下,就是我发的那篇文章了。每个人都会为自己的东西变成铅字高兴,但是富脑袋的同时也要富口袋是吧!于是我用e-mail去和他们联系,询问关于稿费的事情,他们回复说“十一”之后统一从邮局汇出。我只有等待了。
2006年10月31日
我等了一个月,他们还没有寄来稿费,于是我就打电话去问。他们好像对我的询问很不满,就说少不了我的稿费。既然人家说了少不了我的,我还能说什么呢?等吧!朋友都和我开玩笑说我们等你的稿费撮顿饭吃,我们的口水流的要能做几盘菜了!我笑笑说,不会吧,那你们先吃着自己的口水吧,我的稿费一到,立刻请你们撮一顿行了吧!虽然这么说,但是心里也很着急啊!
2006年12月3日
我的稿费至今还没见到,我的朋友渐渐对我失望了,我也没信心了,所以我想把这些记下来给大家提个醒,让大家对那些信用不好的杂志不要理会他们的狗屁约稿!
-全文完-
▷ 进入耶烨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