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要发展就要有一整套与之匹配的管理模式,当然包括企业的生产、经营方式和组织方式,之所以强调“匹配”,是因为企业的发展要顺应瞬息万变的外部市场,当外部环境变化的时候,内控一定要随机调整,否则企业只能自取灭亡。那么这种调整正是一种对不合时宜的管理模式的否定和超越,如果内控调整滞后于外部环境变化,企业的发展就无从谈起,也就是说,不能因时而变的很多行为惯性对企业的发展只能起阻碍作用,而创新管理模式才是企业发展的唯一出路。
翻开人类社会发展史,无不是人类不断创新并且日益强化创新的结果,人类发展的历史实际上就是不断创新的历史。时过境迁,如果总是依赖以前的经验、规则和思维惯性,只能是原地待毙,特别是在市场经济时势下,新情况变幻莫测、新技术层出不穷,试想,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那些老的思维定势还能解决新的问题吗?江泽民曾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懈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创新是中华文明存在与发展的根本和生生不息的动力。企业的发展也是如此,以不变应万变是企业发展战略的严重失误。
随着科学知识在各个领域的应用,人类理性认识能力不断拓深,对问题的看法有了新的观察角度,这样就会得出新的结论或形成新的观点,新的经验常识、理论知识便不断冲击旧的观念,使一定时代、一定条件下在实践过程中发挥过重要作用的诸多观念最终瓦解,观念的更新使旧有模式的改变成为必然和自觉行为。可见,行为惯性成为企业发展的阻力在人们的动态思维中已成定论。
为了企业的发展,人们观念的主观形式不断地追求着与客观实际的相对统一,而事物的发展变化是绝对的,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随着实践的进一步发展,原来与客观实际相统一的观念又变得不那么一致了,并且差距越来越大。于是,又需要创新。因此,企业的发展过程就是不断地突破行为惯性,寻找与外部市场相对协调的管理行为的过程。另外,由于市场经济对当今社会的全面影响,企业的观念创新也显得势在必行,企业只有打破传统的观念,突破传统的利益格局,才能推动企业各方面的创新,才能在市场经济时代立于不败之地。
其实,人们认识事物的过程就是不断地自我否定的过程,是也事物发展的过程,因此,企业若能面对现实进行自我否定,大胆设想,不满足于现有成就,摒弃惯有的思维定势、建立一种全新的思想,就能够迎合时代的要求,解决现实生活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创新不需要天才,只在于找出新的改进方法,对自己的工作恳于思考便人人可以做到。任何事情的成功,都是因为能找出把事情做得更好的办法,而抱残守缺,经验第一,没有创新性思维,没有勇于探索和创新的精神,人类的实践活动就只能停留在原有水平上,甚至陷入倒退状态。对于皮尔卡丹的发迹历程,拿破仑·希尔有一句经典之言,即:经营需要创新。经营离不开创新,管理也需要创新。
综上所述,可见,行为惯性只会阻碍企业的发展,而创新才是企业存续的唯一出路。
-全文完-
▷ 进入窗前梧桐的文集继续阅读喔!